九十六章 问题不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二月十三日。  

伦敦,  

地下首相府。  

邱胖子叼着雪茄,翘着二郎腿,靠在沙发上悠哉的吞云吐雾。  

西线盟军开始对齐格飞勒防线发起全面强攻,这意味着决定战争胜负的时刻到了,这将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消耗战,谁先扛不住谁就输了。  

到这个时候,邱胖子反而不急了,很澹定的抽烟睡觉。  

他能做的都做了。  

甚至,国内那群鼠目寸光的议员大骂他卖国,出卖大英帝国尊严,出卖盟友,出卖地盘,联合发起了多份不信任提案,甚至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联合弹劾,如果不是战时需要稳定,以及一些有脑子的人支持他,他早就被赶下台了。  

可以预见,战后他下台是必然,而且还得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负责,虽然不是全部,但也要负主要责任。  

还没有解释的机会。  

政治就是这么残酷,大英帝国的民众可不会管敌人如何强大,日不落帝国是如何的落寞。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但无所谓了。  

他能做的都做了。  

“首相,美国人拒绝了我们的军事物资要求,哪怕直接付款也不行。”  

秘书走了进来,对河邱胖子汇报。  

“我知道了。”  

邱胖子点点头:  

“从其他地方加大采购吧。”  

虽然美国人工业农业很厉害,但面对超过两千万的盟军总数,一千万直接参与直接作战士兵,以及两场规模超过瑟堡的战役,也有些扛不住了。  

不得不缩减提供给盟友的物资以应对战争。  

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且也不是坏事。  

名义上,美国人是民主国家兵工厂,通过租借法桉给盟军提供武器装备和物资,但实际上,租借的每一颗子弹,每一粒粮食,都是要钱的。  

甚至比平时购买还要更贵。  

毕竟租借方案其本质就是贷款购买而已,不过不需要抵押而已。  

美国人买不到,就从其他地方买就好。  

世界上能提供优质武器装备和物资的,又不是美国人一家,而且人家质量更好,价钱更便宜。  

唯一让他有些不太明白的是,这帮人居然也使用美元。  

虽然种种证据都表明,是这伙人经济手段太差,导致己方货币不稳定,哪怕大量输出黄金都无法稳定货币,不得不使用美元,通过和美元直接绑定汇率,借此稳定己方货币。  

但他邱胖子是一个字也不会信。  

技术带来的绝对垄断优势,海量的、超低成本的物资,庞大的、廉价的人力资源,内部巨大的、正在高速发展的市场,居然会导致己方货币不稳?  

骗谁呢!  

只要对岸不是傻子,就必然不可能出现被迫使用别人家货币的情况。  

美国人信,那是因为这对美国人有好处,大大的好处,  

或者说,不得不相信。  

战争负担下,美元海量超发,对黄金节节贬值,而现在对岸货币直接绑定,等于超发的美元都涌入这个池子,帮助美国人稳定了货币,对美利坚有极大的好处。  

虽然对岸工业比美国人差,但···  

不对!  

想到这里,邱胖子陡然意识到不对劲。  

对岸的工业确实才刚刚开始建设。  

技术很先进,但规模,尤其是已经开始生产的规模,甚至还比不上战前的大英帝国,但工业产品的输出,绝对不会比美利坚少。  

对岸似乎有另外的直接工业品出货渠道。  

这一点,海量技术劳工在那边工作的大英帝国再清楚不过了,那些大量出货的武器装备,以及总吨位超过三百万的新锐轮船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大英帝国就已经购买了几千辆坦克了,几万辆卡车了,人家依旧说要多少有多少。  

那伙人还在给东线提供武器装备,数量比大英帝国只多不少。  

而现在,美利坚深陷战争,国内大部分生产能力都用于战争,余下的一点产能,还不够美国人自己消费的,所以在国际上,对岸在贸易上是有绝对优势的,也几乎控制了全部国际市场。  

直接说,  

对岸全球贸易上比美国人强,  

工业产能只强不弱,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要什么有什么,虽然不能买到技术限制的一些东西,但货架上摆出来的,也比美国人先进不少,而且质量更好。然后,对岸部队更强,地盘更大,影响的人口更多,次大陆的一半都被对岸拿下了,成了人家的市场,  

那么,  

当一个强势方向弱势方故意低头,?  

他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一刻,邱胖子陡然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他感觉他已经触摸到了真相。  

可以想象,  

当战争结束,当美国老试图把强大工业能力生产出来的商品铺满世界,却发现,世界上所有市场都已经饱和,技术上、质量上比不过人接,军事上也不如,不能再玩上世纪那一套了。  

这个时候,那个吸纳了大量美元的池子,必然会不再允许美元流入,并且会大量放出海量的美元,  

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  

工业产品过量,货币过量,但市场严重不足。  

“这似乎是个好机会?”  

邱胖子捏了捏手里的烟头,陷入沉思。  

十二月十六日。  

瑟堡。  

出动累计一百万部队,持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