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章 邱胖子狂喜(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来。  

包括项目主管人员,核心研究人员,实验进度,武器原理,各种数据,甚至是最终要的离心机工厂,被人一字不差的写在了报纸上。  

美利坚最大的秘密,最后的底牌,是人家的报纸头条。  

全民皆知。  

“怎么回事?”  

杜鲁门牙齿在颤抖。  

他心里在恐惧,以至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周围。似乎,周围所有人都是间谍,都在出卖美利坚的情报。  

如此高度保密,知道全部流程的不超过十个人的项目,居然被对岸知道的详细无比,这说明什么。  

说明此时此刻,美利坚内部就是一个筛子,所有的秘密都暴露在人家眼里,内部,到处都是敌人的间谍,或者出卖情报的人。  

“不知道。”  

格罗夫斯摇了摇头:  

“我不清楚是哪里泄的密,知道这项计划全部的人不超过十个人,我都调查过了,都不是。”  

老杜此时已经恢复了一些平静。  

他看了一眼格罗夫斯,没有说话。  

区区一个军方准将,对间谍和情报一无所知,本身只是负责协助联络的人,能调查出什么来?恐怕会被间谍耍的团团转。  

甚至。  

再次深深看了一眼格罗夫斯,杜鲁门心里下定了决心。  

美利坚需要一次强力的清洁。  

“看来,对岸那群人,危险性比德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看了一眼手里的报纸,杜鲁门眯了眯眼睛。  

对岸为何要冒着情报搜集体系被连根拔除的风险,也要公布这份情报?  

缺乏证据,无法判断,但杜鲁门心里有几种猜测。  

有可能是为了打击美利坚曼哈顿计划。  

既然这份情报泄露,而且如此全面,总统办公室都都得花不短的时间来搜集这份曼哈顿计划资料,说明这个计划以及被别人渗透的非常密集。  

他们接下来必然会进行内部调查。  

而这一行动,必然会对研究项目产生影响,极大的拖延项目进度,以及,误伤一些无辜的人,这些误伤,是完全无法避免的。  

也有可能是为了提醒德国人。  

他已经知道了德国人也有类似的研究,但去年年初,重水设施和工厂被炸,导致这一计划被拖延,进度很慢,即便目前也重视度不够。  

一旦双方都有这种武器,那绝对是两败俱伤,对岸最终获利。  

同样有可能。  

是为了制造混乱,进一步刺探更深更详细的情报,借此完成对这种武器的研究,比美利坚提前掌握这种划时代的超级武器。  

但无论对岸是什么目的,他们都必须对研究项目进行调查,找出泄密的人群。  

哪怕代价再大。  

他没有选择。  

“你继续负责这个项目。”  

虽然还没有正式任命,但杜鲁门已经已经开始指挥起来:  

“有任何需求直接和我说,我会尽量满足,泄密事件的调查方面你不用管,我会派专人负责此时。”  

只要先有了这种武器,当然,是先拥有,大洋对岸先进技术带来的优势,以及德国人陆军的优势,就能完全抹平,然后,借此占据优势,结束战争。  

“是。”  

格罗夫斯点头,听从了副总统的命令。  

因为战争的影响,富兰克林总统直接连任,当前才一年不到,现在总统死亡,这位副总统最少还有三年任期,除非他犯大错,否则这三年时间,此人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一群人。  

格罗夫斯离开后,众人也一同回到了总统府。  

与此同时,议长等一众大佬都过来了,接着就是老杜的正式上位,虽然富兰克林总统还没最后确定死亡,但哪怕奇迹再次发生,活过来,也无法继续担任总统了。  

确定身份后,老杜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欧洲暂停进攻,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  

搜出那些潜伏的间谍。  

对岸的那份独立日报里面,军事板块,还附带了大量美利坚军事机密情报,说明军队里也有很大问题。  

随后,他对秘书下达了有一个命令:  

“去叫麦肯锡过来。”  

找出国内存在的大量间谍,需要一个优秀的带头人。  

“还有。”  

老杜继续说道:  

“下午安排一下,会面一下他们的大使。”  

巴黎。  

德意志西线指挥部内。  

“很好。”  

看着手里的电报,老狐狸笑的整个嘴巴都咧开。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在被歼灭一半后,巴约地区的三十万盟军终于投降了,那位美利坚巴顿将军,向他发送了投降电报,并带着剩余的部队举起了白旗。  

亲手布置如此战场,并最终获得胜利,歼灭十五万敌军,俘虏十五万敌军,即便是老狐狸也心潮澎湃,大有一股世界尽在我手的感觉。  

对这场战争的胜利也更加有把握了。  

“太好了。”  

特意赶过来的凯塞林也松了一口气。  

这次战斗很重要。  

元首非常不喜欢放弃任何阵地,之前的瑟堡已经让元首很不满意了,这次卡朗唐两人耗费了很大精力才劝说元首同意。  

如今轻松歼灭三十万美利坚部队,其中俘虏超过十五万,这是罕见的大胜,能极大的提升全军士气不说,还能让两人后续作战计划顺利得到元首的点头。  

这一点,比歼灭三十万更加重要。  

比起一城一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