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 午门行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美利坚总统的那一份电报,想到了即将出发的美利坚舰队,也想到了广袤的领土和纵深,顿时底气就上来了。  

“最近的部队在哪里?”  

奥首相再次问道。  

“周围矿工比较多,我们驻扎有不少军队,五百公里有三个步兵营,合计兵力一千三百人,装备有····”  

“不够!”  

秘书还没说完,奥首相就直接打断:  

“最少需要五千部队,而且要配备重炮和坦克,飞机也要。”  

自信回来之后,奥首相脑子也上线了。  

这伙所谓的矿工自治部队,既然能以极短的时间击溃有四辆坦克的三十七营,即便考虑到三十七营自己犯致命军事错误,也无法掩盖这伙所谓自卫武装实力很强很强。  

恐怕不仅仅有对岸提供的先进武器,其中军官已经士兵都是经过对岸培训,甚至就是参加过战争的老兵。  

奥首相虽然看不起对岸的人,但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单论陆军水平,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水平,对岸恐怕能碾压他们。  

考虑到这支自治武装接下来会扩充,那么最少要五千部队才能有把握歼灭。  

甚至,更多。  

“五千····”  

秘书开始找来资料,开始寻找部队。  

人口少就这点好,部队少,尤其是主力都在国外作战后,国内的只有三万部队,这还是包括三线部队在内的,都不需要军方的人,总统秘书就能搞定。  

当然,这也和战时制度有关。  

很快,秘书就完成了工作。  

“需要二十天时间。”  

地广人稀,主力还在国外,家里只剩下二线部队,内陆地区缺乏铁路只能走港口运输,能这么快集合已经非常不错了。  

“二十天。”  

首相再次心里有了后悔的思绪。  

不久前,日本人战败后,国内压力骤减,在美利坚总统的‘邀请’下,他派出了最后的二十万陆军前往欧洲作战,导致如今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部队。  

不然何至于区区五千部队需要二十天时间?  

何至于,一个营的正规军居然背区区矿工自卫队全歼?  

“不过,二十天可以召集一万一千兵力的部队。”  

秘书补充了一句:  

“包括一个坦克团,一个重炮团,一个装甲步兵营,合计五十辆M3和M4坦克,七十灰狗辆装甲车,二十六门105榴弹炮,十二门155榴弹炮。”  

美国佬撤退,把装备运输回去不划算,于是顺手给了奥军,这也就导致,如今奥本土虽然部队拉胯,但装备一点都不拉胯。  

“很好。”  

首相顿时心情好起来了。  

一万人的部队,还有五十辆坦克,七十辆装甲车,三十八多门重炮,其中还有一个团的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精锐部队,他就不信了,那群土哈哈能挡住?  

就算对岸派老兵参战,提供后勤补给,但那又如何?  

哪怕是从他们国内调集一支规模不大的精锐部队来,也不一定能打赢。  

随后总统召集来一群将军参谋,开始紧锣密鼓的布置调兵遣将的事宜,毕竟是近一万部队,在这个庞大的奥州,调集与运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第二天清晨,完成了工作的首相长舒一口气,心情愉快。  

二十天时间是秘书的粗略估计,实际上,调集一万一千兵力重装部队抵达被矿工非法武装占领的泽尔只需要十七天就行。  

“调查清楚他们的机场在那里了么?”  

首相看向秘书。  

昨夜,他派秘书去调查,对岸是如何给戈夫的非法武装空运物资的。  

“不清楚。”  

秘书摇头:  

“我联络了美利坚情报部门,但他们也不清楚。”  

靠奥自己当然不可能,这种事情必须让大腿、爸爸出面,也就是求美利坚调查。  

“继续调查。”  

奥首相也不生气,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另外,谴责对方···”  

他准备谴责一下,虽然没啥作用,但成为美利坚新闻头条也非常不错。  

“对了,是时候甄别一下国内的间谍和叛乱分子·····”  

最后,奥首相眼神厉芒一闪。  

抗议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扯旗搞自治,那就别怪我不客气,对其他人下手了。  

秘书点点头,向外走去,拿起电话开始逐个摇人。  

总统的最新命令,需要一些国内有影响力的人物才能完成,比如农场主,矿场主,工厂主等等国内大资本家,企业家。  

上次和美利坚合作,为次大陆日本人运输物资,就是首相秘书和这些国内大佬们的合作完成的。  

美利坚出钱,出物资,国内大佬们出人,出船,秘书负责沟通军方,第一次合作非常愉快。  

虽然第二次生意搞砸了,但不影响双方关系。  

“我们后天,也就是八月七号中午在卡恩斯酒店商议,总统先生会亲自到场。”  

不到半小时,秘书就联络到了一群大佬,并确认了召开商议的时间与地点。  

当天中午。  

奥州中北部,距离海岸线一百一十公里的泽尔县城,矿工自卫队的头领,以及自治运动的带头人两人见面开了一个会。  

带头人先说道:  

“这次我一共动员了十万矿工极其家属向这边汇合,但想要真正集合全部力量,组建自治区,需要更多的人,我们打一场胜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