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这很李云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在解决工厂问题后,山姆大叔依旧可以大规模爆‘蛋’。  

无非是延迟了一年多。  

“很好。”  

总统先生这次眉头彻底放松了。  

有十五枚,完全可以赢得战争胜利了,当然,前提是那个时候,大英帝国还有那头熊依旧在战斗,不然孤家寡人一个,他连投掷炸弹的方式都没有。  

“‘仓库’计划么?”  

总统先生再次问道。  

“毫无头绪。”  

格罗夫斯苦笑一声:  

“如果不是军方那些资料,那些科学家都不会相信这种东西存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能。”  

“知道了。”  

富兰克林点点头。  

格罗夫斯离开后,总统先生再次将目光看向桌子,哪里有一份关于次大陆三十万鬼子的‘招募’方案,他沉默了很久。  

这三十万炮灰,很吸引人,是西线战场的一剂良药。小鬼子的战斗力,投放到西线,再适合不过了,如果能得到天蝗,效果还能翻倍。  

一段时间后,秘书走了进来:  

“海军电报,没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知道了。”  

总统先生点点头,心里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只可惜,这份良药,副作用不是一般的大,让他有些犹豫不敢下嘴。  

“和尚他们回来了?”  

平安县,李云龙收到了一个消息。  

“对。”  

参谋回答:  

“运输船刚刚抵达关岛,正在修整,预计明天乘坐飞机回河源县。”  

“山本那边呢?”  

李云龙厉芒一闪。  

美国人想干嘛,他很清楚,无非是欧洲那边伤亡太大,想找一些炮灰,如果是其他人,其他鬼子部队,他李云龙说不定也就忍了。  

但山本一木和岗村宁次这两个以及两人麾下的部队。  

绝对不可能。  

这两人,还有这两人麾下部队的很多很多鬼子,必须死!这才几年,他会忘记了晋西北大地那些仇恨?没有任何商量的可能。  

“还在和他们接触。”  

参谋回答:  

“根据情报,他们连改编方案都谈好了,山本和岗村正在对部队中的死硬派进行清洗。”  

“哼。”  

李云龙冷哼一声:  

“还不死心?”  

随后,他下令:  

“命令徐虎生动手。”  

对付和小鬼子勾勾搭搭的美国佬英国佬,他可不止区区一招。  

“是。”  

参谋立刻去传达命令。  

另一边,赵刚也叫来了一位参谋:  

“暂停和美国的所有技术合作。”  

不仅仅是钻地弹,由于陈老板出手的技术过于先进,以及欧洲占据太过于惨烈,德国佬子喷气式飞机上的技术优势,使得美国佬不得不寻找根据地帮忙。  

“是。”  

参谋立刻去执行。  

北平。  

最高法院。  

虽然组建没多久,但在赵政委的全力推动下,以及十几位法律大师傅,十几位法律学博士的带领下,根据地法律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起来,基础架构已经搭建好。  

剩下的就是宣传和执行了。  

好在建设大队以及海量廉价粮食几乎彻底摧毁了根深蒂固的氏族体系,那些依托于土地生存的家伙被冲散的一干二净。  

最大的阻力没有了。  

他们的土地也被赵政委以政策、经济、税收等手段和平瓦解。  

地主地主,靠的就是土地,地的所有权,地里的产出。  

但低廉的粮食冲击了粮食体系,种地根本不赚钱,除非和根据地部队签订收购合同,保价收购,否则种地也多亏本也就越多。  

而且是血亏。  

但收购合同是地主能拿到的?  

就算有些人通过特别手段拿到,也是很快被发现,因为赵刚特意请了几十个大师傅带队组成几十个巡查组,全部根据地无规律自由巡查,直接对他汇报。  

要是真拿到了,还省事了。  

至于不种地,那可不行,看看以前饿死了多少人?这是危害根据地粮食安全的行为,战争期间,是重罪,重罚。而且还必须种植主粮。  

这一套下来,地主们还不得赶紧抛弃手里的田地?  

根据地接手后直接承包给老百姓。  

老百姓自然喜出望外,虽然市场上粮食价格低,但很多老百姓种地是为了自己吃,而且还有根据地保价收购,除去种子和粮食成本有的赚。  

当然,会有人想着,从市面上购买廉价粮食然后报价收购赚钱?  

可惜。  

根据地出售的都是大米,面粉等加工后的粮食,而收购的都是稻谷,小麦粒,至于大豆和玉米,暂时不执行报价收购,仅仅补贴种子和肥料。  

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地老百姓对部队的向心力极强,信任度极高,政策执行根本没有任何难度,有一些问题也能很快被解决。  

今天,十七个米国人,二十个日本人被押解进入这座法庭。随同一起的,还有一些米国人律师,以及举着照相机的记者。  

当天下午。  

一条重磅新闻就传遍了世界。  

几天后。  

次大陆。  

“李云龙居然抓捕了十七个米国人进行公开审判。”  

岗村看着手里的新闻,语气惊骇。  

李云龙居然敢对米国出手,而且是抓捕十七个在米国国内有不小影响力的十七个人,甚至公开审判,完全不给米国面子,属实让岗村感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