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击落击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此,团长特意找陈老板订购了十八座十六英寸的重炮,大型炮射火炮雷达,其实想订超大型夜视仪的,奈何,三十公里的距离,还真没有。  

“现在,我们可以趴一会。”  

看了一眼腕表,张大彪吐气有声。  

既然鬼子绕路了,那距离战斗最少还有五个小时时间。  

两个小时后。  

“发现鬼子舰队,位于关岛以北四百公里,以二十三节时速向关岛驶来。”  

“发现鬼子舰队,位于关岛以南四百三十公里,以二十三节时速向关岛驶来。”  

预警机终于发现了鬼子联合舰队的位置。  

“居然分兵进攻。”  

张大彪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小鬼子不仅仅绕路了,还分兵东南两个面同时进攻,而且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同时,分兵的两路还是差不多能同时抵达关岛。  

鬼子联合舰队是分散布置,仓促行动,期间电报只在本土有密集联络,然后就一路保持无线电静默,这样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点。  

和王根生聊过的张大彪,很清楚这对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陆地上都比较难做到,当年游击队时期,哪怕新一团,分兵进攻经常出现两方配合失利的情况。  

而海面上可不想陆地,能精确的计算航程,角度偏离一点,就有可能差个几百公里,小鬼子这样都能做到只差三十公里,确实有点本事。  

“毕竟人家是世界第三海军,咱们技术虽然有优势,但基本功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一旁的黄全忍不住赞叹。  

这没什么可避讳的,团长还经常称赞小鬼子呢,人家鬼子海军毕竟建军几十年,自己比不上很正常。  

“可惜。”  

张大彪阴阳怪气的啧吧啧吧嘴:  

“这战争,可不是基本功能决定胜负的了。”  

到现在,张大彪深刻的体会到了技术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  

几个小时后。  

清晨。  

“鬼子舰队距离两百五十公里。”  

预警机再次传来消息。  

“侦察机起飞,不要有死角。”  

张大彪立刻下令。  

虽然预警机很厉害,但也不是无敌的,很多时候多会出现误判,遗漏,所以侦察机不能少,而且鬼子真的就这两个舰队?  

谁也不能确定,张大彪可不希望有一艘鬼子舰队靠近关岛炮击。  

哪怕是驱逐舰都不行。  

随后,他下达了了进攻的命令你:  

“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  

随着张大彪的命令,一千架攻击机,五十架喷气式战斗机分两批向鬼子舰队扑去。  

同一时间。  

“起飞。”  

鬼子航母上,一架架战斗机,鱼雷机启动了发动机,集合编队后,向关岛扑来。  

但下达命令后,丰田副武却陷入了犹豫。  

这一战,联合舰队必须打,无论敌人如何,哪怕关岛敌人优势兵力,他也必须进攻,都必须夺回关岛,不然,天蝗会换一个同意进攻关岛的联合舰队司令。  

这一战,无论实力对比如何,都必须打。  

只是。  

回想起敌人这么久以来干出来的事,他心里本能预感到不妙。  

敌人难道预料不到他们必定会进攻关岛?  

关岛距离他们本土三千多公里,物资运输肯定比不上纳土纳,还有琉球,这么短的时间,必然不可能运输过来大量物资——哪怕他们那种神秘的运输技术很强,但任何运输手段,距离越远,运输速度就越低。  

只是。  

会不会有其他技术手段,比如某种超级武器?  

思索许久之后,丰田副武最终还是下令:  

“大和号和武藏号向后。”  

这两艘是联合舰队的超级主力,460毫米主炮是帝国的联合舰队的荣耀,他心里想的是,等确认关岛安全,再这两艘军舰上来炮轰,展示帝国实力。  

反正没有这两艘军舰,对战斗也没有影响。  

但丰田副武不知道,他这个命令,虽然保住了两艘巨舰,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从结局来看,还不如直接沉没了好。  

“鬼子出动飞机了,高度四千米。”  

虽然无法具体判断飞机数量,但预警机第一时间汇报了发现的鬼子飞机以及飞行高度。  

“出发。”  

收到消息,黄全猛地推下油门,坐下的喷气式战斗机尾部喷出猛烈火焰,推动着战斗机以九百公里的时速向鬼子机群飞去。  

“发现敌机。”  

高度七千米,黄全带着二十五架喷气式战斗机在预警机的引导下发现了鬼子的位置,而且顺利的飞到鬼子机群最上方。  

但鬼子显然没有发现位于他们上空两千五百米的敌机。  

“进攻。”  

深吸一口气,黄全下达进攻命令。  

顿时,二十五架战斗机散开,在七千五百米高度俯冲向鬼子的飞机,期间,黄全目光死死的盯着下方的一架鬼子飞机,驾驶舱内,速度表的数值也在缓缓上升。  

九百,九百五,九百八十····  

瞄准光圈中,一架鬼子飞机被死死的咬住。  

此时,鬼子终于发现了天上的敌人。  

“散开,规避。”  

由于美国佬的战略转移,此时鬼子海军的飞行员,还是有不少精锐的,这些可都是在美国佬优势空军下活下来的老鬼子。  

面对高速俯冲下来的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