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持大间距,甚至扎营期间,也命令部队散开,避免突然遭遇炮火打击导致部队损失惨重。  

“联队长。”  

部队扎营期间,有侦查分队向大野进汇报:  

“敌游击队目前在三十公里外的莲花镇,似乎没有发现我们,依旧在继续向北行军,但行军期间十分谨慎,有大量前置警戒哨。”  

说着,这位鬼子侦查小队长拿出了一张地图,在地图上划出了游击队所在的位置。  

“兵力如何?武器配置如何?”  

大野进问道。  

侦查分队是他很早就派出去的,目的是打探敌人情报。  

如今的大形势非常明显。  

帝国江河日下,八路打的帝国蝗军连滚带爬,损兵折将几十万,蝗军一次小规模的胜利,就全军宣传,足以见得目前局势的严峻。  

大野进拿出当初和美军对战的谨慎对待这伙游击队。  

哪怕他联队有近四千人,敌人仅仅一千三百人,兵力上有绝对优势,但这伙游击队也有着轻武器和轻火炮的优势,而且根据衡阳战报,松县,武县有敌人机场,驻扎有数百架轰炸机、攻击机,敌人随时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另外,还有一股机械化大军也沿着公路向諵昌开进。  

局面不容乐观。  

区区一千三百人就敢在公路间大摇大摆的行军,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这伙游击队总兵力大约一千三百七十人。”  

负责侦查的是精锐鬼子,将情报打探的很完善:  

“他们普遍装备半自动步枪,机枪普及到班,还配备有数量众多的大口径重机枪,无后坐力炮,中小口径迫击炮,与八路的正规部队没有区别。”  

“但在队伍中,没有发现重型火炮。”  

“不过。”  

说到这里,这位鬼子小队长皱起了眉头:  

“他们队伍间还有二十个骡马牵引的方形小车。”  

“这些小车轮胎是宽幅大花纹轮胎,疑似火炮,不过很短,整体被雨布覆盖,因为距离过远,我无法仔细观察清楚。”  

“另外还有六十三辆马拉板车,使用的是游击队特有的大骡马,板车也是带钢板减震的轮胎板车,带有雨棚,无法仔细观察,但从轮胎印能判断出,这些马车是满载状态。”  

说着,鬼子小队长画出了一张疑似弹药车的简图。  

“方形小车?”  

看着手里的简图,大野进陷入沉思。  

单单从简图,他也无法看出这是什么东西。  

但由部队携带行军,数量高达二十,用雨布覆盖遮蔽模样,必然是武器,从体型来看,应该是火炮之类的重型武器。  

从形状看,疑似是一种新式武器。  

脑海中回忆八路的各种情报,从平安县开始的各种战报,大野进没见到过类似的武器。  

不过。  

这种武器第一次出现,是这种小规模游击队,肯定不是什么威力强大的武器。  

想到这里,大野进稍微放心了。  

“继续监视,一有动向立刻向我汇报。”  

命令侦查分队继续监视游击队后,大野进找来联队参谋长,摊开地图,将侦查分队获取的敌人情报摆开,完善预定的作战计划。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这次奉师团长之名歼灭这一伙游击队,他准备全力以赴,集中全部兵力,在适合地形,在夜间独立团飞机无法支援的时候,对游击队展开进攻。  

虽然轻武器少许劣势,但凭借在雨林,在岛屿磨炼出来的精锐武士,优秀的基层军官指挥能力,以及兵力绝对优势,突然袭击之下,绝对可以一战全歼。  

其实他是想伏击。  

就像八路军开战之初,在平型关,在神头岭一般。  

利用地形优势,发挥进攻的突然性,削弱敌人优势火力,但以游击队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还有行军的警惕程度,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放弃了这个方案。  

至于新出现的武器。  

不管新武器是什么,只要他保持大间距散兵线,就能有效削弱游击队的炮火优势,然后速战速决,最快速度解决敌人。  

这是多次和美军交手之后,大野进总结出来的经验。  

火炮威力虽然强,但射速慢,反应慢,哪怕是小口径迫击炮,也最多一分钟三十发,无法快速覆盖整个战场。  

只要速度够快,双方贴近之后,火炮就是废物,战斗会在很短时间内胜利。  

“夜视仪。”  

看着地图上确定好的进攻地点,大野进揉了揉额头。  

他倒不是头疼夜视仪如何应付。  

虽然他不清楚这个夜视仪是什么东西,如何运作,但根据目前已知的情报,八路装备的夜视仪类似于探照灯,只不过发出的光肉眼无法看到,需要特殊的仪器才能观察。  

既然是光,那就能借助地形隐蔽。  

躲避看不见的光,对于北方平坦地形,对于缺乏经验的士兵,这一点很难,但在南方茂密植被中,对于精锐的第六师团士兵来说,非常轻松。  

夜间靠近这伙游击队,然后发起袭击不是问题。  

常设师团,甲种师团,可不是白叫的,哪怕装备相同,经验的不同,训练的不同,人的不同,也会造成两支部队天差地别的差距。  

让大野进头疼的是。  

他两年前离开民国,那时候,华北地区展开大规模扫荡,五万皇军,而且大部分都是乙级、丙级师团,就赶得八路四处逃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