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应这伙部队,确实能改善目前衡阳最大的问题——兵力严重不足。  

七千多人,相当于目前衡阳总兵力的五二分之二了。而且在接应途中,肯定会能收纳到相当多的残兵,估摸着能上万。  

很多人撤退了,但也有很多人留下来。  

这比向独立团求援好。  

向独立团求援,虽然也能解决问题。  

但独立团的作战体系和他们完全不同,重武器比重相当多,尤其是长身管105榴弹炮,125重型榴弹炮,装甲车,坦克,这些都不是运输机能够运输的。  

而且还有更棘手的指挥权问题。  

“不过。”  

随后方军长皱起了眉头:  

“咱们有这个实力接应么?”  

衡阳总兵力也才两万,这还是算上了留下来的志愿者。  

“有。”  

一旁的参谋长立刻说道:  

“今天,独立团空运来很多武器装备,尤其是火炮,非常多。”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方合计有三十六门105山炮,三十六门120迫击炮,一百门82迫击炮,一百八十门60迫击炮。”  

“每一门炮都备弹最少十基数。”  

参谋长话音落下,司令部内的人,包括方进军都嘴角直抽抽。  

不算口径,眼下第十军就有超过三百五十门火炮了,甚至其中大口径火炮,也就是超过一百毫米口径的,就有七十二门。  

而第十军满打满算两万人。  

哪怕当年的德械师,也拍马都赶不上。  

而且,每一门火炮都有十个基数以上,也就是每门火炮有八百发炮弹。计算下来,那就是第十军目前炮弹总数,二十八万发。  

二十八万发。  

还是最低。  

实际恐怕会超过三十万。  

想到这个数字,每一个第十军参谋都是激动的脸颊潮红,恨不得立刻和鬼子大战一场,将数以万计的炮弹发射到鬼子头上。  

“在不影响防御强度的情况下,在留出警卫营作为最后预备队的情况下,我们能抽调出四千五百人的兵力。”  

参谋长继续说道。  

此时,这位参谋长语气兴奋,流畅。  

手里物资充足,物资充足,虽然兵力不多,但这依旧是他打过的最过瘾的一场仗。  

没有之一。  

面对超过五万兵力的围攻,他不足两万的部队,竟然在留出一千人预备队的情况下,还能抽调四千五百人,也就是抽调四分之一的兵力。  

堪称前所未有。  

但经过计算,他认为毫无问题,余下的兵力,哪怕鬼子全面进攻,也可以轻松守住,哪怕是鬼子夜袭,也毫无压力。  

鬼子来了,那就直接炮火覆盖就行,鬼子不走,炮火就不停。  

“这点兵力够么?”  

方将军问道。  

除去伤亡,衡阳城外鬼子有五万多人了,而且即将有两万新援军抵达,也就是之前那三个师牵制的鬼子六十六师团,以及第十七旅团。  

四千多人突出五万多人,接应部队,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足够了。”  

参谋长流畅回答:  

“三个师余部距离我们目前六十公里,一天的行军就能抵达,双方互相行军,半天时间就能接应到。”  

说着,参谋长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一个叫老河口的位置:  

“首先,调集所有山炮,以老河口为炮兵基地,接应部队也从这里出发。”  

因为火炮的因素,现代战场纵深非常大,单单依靠城墙是守不住的,必须依靠城市周边阵地,比如高地,峡谷等,然后以城市为依托,才能守住一座城。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干脆放开城门,放敌人进来。  

巷战。  

但巷战是一把双刃剑,杀伤敌人的同时,也在杀伤自己,目前第十军的兵力,巷战只能是最后的手段。  

老河口,便是第十军最东侧的一处阵地,这里实际上是一处山口,前出狭窄,后方有一片平坦地形,由第十军的一个团驻守。  

“老河口以外都是平坦地形,适合部队机动,适合炮火发挥。”  

“105山炮的射程是十一公里,也就是说,以老河口为阵地,单单三十六门山炮便能护送部队十公里距离,这十公里范围内,鬼子没有多少威胁的。”  

听到参谋长的话,众人齐齐点头,包括方军长。  

以第十军充沛的火炮,即便拿掉三十六门山炮,也对阵地没有多少影响,反正还有三百多门迫击炮。  

而三十六门山炮,还是一百口径以上的山炮,能全面压制鬼子,配合空中的炮兵观察,任何鬼子成建制的部队都很难靠近,接应部队安全得很。  

“至于后续行程。”  

参谋长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联络独立团,让其飞机提供掩护。”  

“当然,三个师的残部,我们也可以申请独立团空中掩护,不过,他们没有联络员,还需要和独立团详细联络。”  

“唯一需要担心的。”  

参谋长此时皱起了眉头:  

“就是,那和三个师脱离接触的六十六师团,以及十七旅团,我们不清楚他们现在的位置。”  

“让独立团空中侦查一下吧。”  

方军长说道。  

他这句话,是已经同意参谋长的计划了。  

同一时间。  

东京。  

首相府内已经吵翻了天。  

“拿下衡阳之后,应该继续进攻,以最快速度迫使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