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你手下的兵呢?(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六月初。  

松县附近一处叫李家村的村镇。  

“排长,前面李家村····”  

狭窄的马道间,一个独立团排正在行军。  

经过改编,此时独立团的排已经回归正常规模,整排合计七十人,分为五个班。  

三个步兵班,两个火力班。  

装备两门60迫击炮,两门无后座炮,两挺大口径重机枪,三挺通用机枪,十支冲锋枪,五十支新式半自动步枪。还有十匹大骡子携带装备和补给。  

当然,这是标准编制,根据任务不同,会有不同的配置。  

此时这个排是负责随同基层干部招募民工。  

既然是招工,自然要展现实力和财力,在这个战乱又饥饿的年代,手里有枪,有炮,能让人吃饱饭,就是良心东家了。  

于是各排全火力配备,还多带了三匹大骡子,携带粮食肉罐头等炊事用具,临时组成了一个炊事班。  

不过这一个排刚走到目的地,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果脯的部队控制了李家村?”  

听到侦查战士的汇报,排长语气有些诧异。  

当然,也仅仅是一点诧异。  

部队在这里发展根据地,肯定会遇到当地势力的阻挠,一开始他们就有心理准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伙人居然派兵到各村镇控制老百姓。  

这是谁出来的主意?  

太谢谢了。  

他们正愁没机会接触那几个师的士兵呢!  

“通知下去。”  

排长大手一挥:  

“在村子旁边,找个空地驻扎,咱们埋锅做饭。”  

“是。”  

七十人的排迅速行动起来。  

列队小跑到村镇旁,找了一处空地,先是构筑简易阵地,架设好迫击炮,重机枪,摆放警戒防御态势。  

然后搭建灶,架起五口大锅,此时各排携带的锅是特制大铁锅,平安县钢铁厂出品,容量大,质量高,一口锅就能满足一个普通排伙食。  

不一会,大米,玉米,猪肉肉罐头混合一起的喷香便扩散开来。  

香味随风而动,飘荡在整个李家村上空。  

“都给我听好了。”  

李家村内,一个脸上油光满面的团长挥舞着手里的驳壳枪,语气嘶哑:  

“谁都不许去八路哪儿干活,都给我老老实实在村子里,谁敢去,就是通敌。”  

“发现立刻枪毙,亲戚家属也会牵连。”  

伴随着团长的话,他身边一群战士举起了手中插着刺刀的枪。  

在这位团长身前,一众被集合起来的面黄肌瘦的李家村的村民听到之后,顿时面色大变。  

现在是六月初,是农忙时节,一年的收成很大一部分就看这段时间了,现在不让出村子,不是要人命么,但摄于这伙士兵手里的枪,以及那一句通敌,老百姓也不敢多说话。  

这伙人,可是真敢杀人的。  

他们只能想着,打算晚上偷偷摸摸去地里干活。  

为了配合气氛,这位营长身边的保长也是嘶哑着嗓子,重复道:  

“都听清楚了吧,这段时间不许出村子,不许参加那伙八路的招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  

“不然的话···”  

说着,保长举了举手里的烟斗,愣了一下,最后没能说出狠话。  

毕竟不是枪,没什么威慑力。  

看着嚎叫的自家团长,再看看眼前低头不敢言语的老百姓,后面一群同样面黄肌瘦的普通大头兵有些不满,嘀嘀咕咕起来:  

“现在可是夏种,不让人出去,这咋活啊。”  

“是啊,到时候咱们也没有吃的了。”  

他们师驻扎在这里,名义上由军政处调拨后勤补给,但实际上到手的那点法币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更别说还有大部分被师长营长克扣。  

所以他们吃的用的全靠就地征收。  

这些老百姓可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尽管平时吃不饱,吃的还磕牙,但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有一口饭就不错了。  

现在这么搞,不是断他们的生路么。  

但说话的是团长,受到师长重视,是师长的心腹,他们一群大头兵也不敢说什么,只能默默的低头嘀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通讯兵跑了过来,对着营长汇报:  

“团长,村子左侧七百米发现八路军。”  

“什么?”  

原本还趾高气昂的团长顿时面色大变。  

他没有想到,土八路居然派部队到村子里来。  

身为师长心腹,备受重视,他十分清楚,这次过来的这群八路军,武器装备先进,大炮机枪应有尽有,实力极强,打起来他们绝对不是对手。  

“多少人?”  

团长连忙问道。  

七百米,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李家村是个大村,人口众多,一旦他撤退,把这里交给土八路,师长怕是能毙了他。  

“大约七十人。”  

士兵回答道。  

听到只有七十人,团长面色并没有放松哪怕一点点。  

全师只有三千多人,他一个团能有多少人?  

七百多而已。  

而且装备非常差,机枪都是退役的老货色,膛线磨平都是好的,甚至有一部分根本不能使用,只能装个样子,士兵普遍装备的是汉阳造,子弹也很少。  

至于炮?  

这是他一个团能有的东西么。  

现在他就带了一个营,刚好两百人而已,打起来,绝对不是这伙八路的对手。  

哪怕对方只有七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