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先出其不意后分割包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另一边。  

夜间八点。  

一营和二营刚刚出发的时候。  

“开始。”  

前线指挥所内,李云龙亲自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全速开火。”  

后方的炮兵阵地上,岩盛通过电话传到了命令。  

刹那间,一百门105榴弹炮炮口罡风绽放。  

不同于之前的持续射击,此次的命令是全速开火,每一个炮组铆足了劲,每一门火炮以每分钟八发的射速向远处的鬼子阵地投送炮弹。  

炮口连续闪耀,远比之前密集的弹雨笼罩向远处的鬼子阵地。  

轰轰轰·····  

密集的爆炸在鬼子阵地上腾起。  

这一次,炮击仅仅持续了三分钟,但也有两千四百发炮弹落在鬼子阵地上,既,每一秒都有超过十三枚炮弹落下。火力密度堪称全所未有。  

炮火刚刚停歇,三个坦克连九十辆坦克,一百八十辆装甲车呈三路冲向远处的鬼子阵地。后面还有两个营的步兵跟进。  

同一时刻。  

“山本将军。”  

鬼子司令部内,一个参谋急慌慌的冲了进来:  

“第四到阵地遭遇密集炮轰,敌人动用了超过一百门火炮实施炮击,驻防大队损失惨重,初步统计,大约三百人伤亡。”  

“纳尼?”  

山本心里一惊,随后立刻明白。  

他中计了。  

近期独立团的进攻很有规律,白天凭借凶猛的火力,以及坦克的装甲优势展开进攻,晚上依托阵地防守,抵御皇军夜袭。  

六天来,对方从未在夜间炮击皇军前线阵地,哪怕夜晚皇军抓紧抢修工事,也从未在夜间大规模炮击阵地,最多使用几门小口径迫击炮骚扰。  

一开始,他还有防备,夜晚抢修工事很小心,随时准备躲避炮击,但一连几天平静之后,前线不可避免的放松了警惕。  

抢修工事是死命令,要求必须天亮前完成,尤其是被炮火破坏的反坦克阵地,必须尽快修复。面对如此压力,前线指挥官经常无视了他要部队能随时躲避炮击的命令。  

他也知道,但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山本还没来得及说话,又一个参谋冲了进来:  

“将军。”  

参谋语气更加慌乱:  

“独立团发起进攻了。”  

“纳尼?”  

山本再次惊骇。  

这一声纳尼,比之前更加高昂,也更加不可思议。  

夜间阵地遭遇大规模炮击,他还能理解,但夜间独立团发起进攻,李云龙疯了么?  

“进攻兵力如何?”  

山本连忙问道。  

“目前还不清楚。”  

参谋低下头。  

夜间,阵地又遭遇密集炮击,损失惨重,一片混乱,如此局面,如何判断敌人的规模。更别说这才几分钟时间而已。  

“命令第十七大队立刻前往阵地。”  

没有丝毫犹豫,山本迅速动用了预备队。  

“命令远程加农炮联队····”  

说道这里,山本停下了。  

但第二条命令,山本却犹豫了。  

敌人出其不意,突然在夜间发起进攻,这必然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进攻,此时此刻,动用远程炮兵阻断是最好的选择。  

但敌人最少有一百门火炮,射程比帝国九二式加农炮远,威力比帝国的大。  

一旦己方炮兵开火,那么就一定会出现损失,而且必然是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全军覆没。这是他最后的炮兵了,山本舍不得。  

“继续待命。”  

最后,山本吐出四个字。  

“嗨。”  

参谋迅速去传达命令。  

看着离开的参谋,山本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这几天,他仔细观察了独立团的进攻手段。  

对比帝国,独立团的进攻也合理很多。  

炮击一旦结束,出动四号坦克通过速度,装甲,和火力迅速打开阵地缺口,后面跟进载着步兵的半履带装甲车,这些装甲车的装甲不厚,九二式都能击穿,但依旧可以轻易抵御子弹,也可以跟上坦克的速度,还有强大的通过性,可以让步兵及时跟随坦克进攻。  

一旦坦克突破阵地,装甲车上的步兵跟随坦克保护,依托坦克继续进攻,而装甲车则是作为火力点,提供火力支援压制。  

对比起来,帝国即便是配备坦克部队的甲种师团,也只能让步兵步行跟随坦克,极大的延误了战机,给了敌人反应准备时间。  

差距很大。  

正如山本总结的规律。  

仅仅八点二十分,负责进攻的部队就已经彻底撕开了鬼子的防线。  

但这一次,对比之前又有了些许不同。  

“一连继续进攻。”  

前线,负责指挥的装甲营营长在电台下达命令:  

“二连,三连从两翼迅速突破。”  

在营长的命令下,坦克一连三十辆坦克继续突进,后方六十辆装甲车步兵下车跟进,但其余两个装甲连则是顺着鬼子阵地两翼高速开进,无视鬼子的火力,碾过一道道壕沟,一路向前。  

队伍最前方,是一辆负责扫雷的四号坦克。  

这一幕被迅速传递到山本哪里。  

“将军。”  

参谋汇报:  

“独立团大约出动了九十辆坦克,近两百辆装甲车进攻,后面还有大队的步兵跟进。其中三十辆坦克正面进攻,其余六十辆坦克沿着第三道阵地两翼迅速突破阵地。”  

“进攻期间,他们发射了大量照明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