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增程弹和无后坐力炮登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下。  

天空中弯月高悬。  

鬼子第二道据点后方,远程加农炮阵地上的炮兵观测气球吊篮中,鬼子炮兵观测员顶着空中的刺骨寒风,举着望远镜观测远处炮弹落点。  

“哟西。”  

看着那八门105远程榴弹炮迸发出的火焰,这位鬼子由衷的赞叹并微笑。  

火炮,看的是综合性能。  

射程,精度,威力,射速,机动性,任何一项都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单单某一项性能突出,在现代战场上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比如一战那些老古董,两百以上口径的重炮,威力巨大,一炮能摧毁一个小队的阵地,混凝土掩体都能一炮击穿,但还是被淘汰了,就是因为那数十吨的重量,每一次转移阵地都需要一百多人,需要最低半天时间,而且射程也明显不行,可以轻易被敌山炮压制。  

但作为大日本帝国皇军的最优秀大炮,九二式105远程加农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抑或者精度,都非常优秀,能在敌人射程之外开火,威力足够破坏敌人的前沿阵地。  

射速和机动性也不错,是一种完美的火炮。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神。  

能掌控战场的局势的火炮。  

上次四门远程105加农炮配合步兵连联队下属二十门75山炮,就能全面压制敌人的五十门火炮,甚至还有余力支援前沿阵地。  

而这一次,远程加农炮提高到八门,步兵联队下属山炮也提升至三十五门,一定能重创敌人的炮兵部队,还能更大幅度的支援步兵作战,消灭敌人的兵力。  

在他的视野下。  

皇军八门105加农炮,35门75山炮已经全面开火,密集的炮弹落在对面八路军的阵地上,第四道据点上的帝国皇军也开始行动,在炮火的掩护下,逐渐靠近敌人的阵地,准备在炮火向前延伸的同时冲上敌人的阵地,彻底消灭这群阻碍帝国圣战的敌人。  

“出来吧。”  

嘴角勾了勾,鬼子炮兵观察员看向远处的土八路阵地后方。  

一旦敌人炮火露面,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敌人炮兵的位置汇报给远程加农炮大队,他相信,帝国的炮兵能迅速压制,甚至摧毁敌人的炮兵,为陆军的进攻扫清障碍。  

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很快,独立团的火炮开始反击了。  

他能够清晰的看到。  

独立团前沿阵地上,密集的炮口焰火开始闪烁,这是迫击炮,有120重迫,还有82口径中迫,阵地后方,同样腾起一抹抹不同的炮口焰火,这博福斯75山炮。  

迫击炮的炮弹飞向帝国正在逐渐靠近的进攻部队中,山炮炮弹则是划过弧线,落在在帝国山炮阵地方向,这次敌人炮手比上次好,精确度还不错,射击方向对了。  

独立团的反击目标也没有出乎这位鬼子观测员的预计。  

炮兵的进步也在他预计之中,独立团能和帝国交战这么久没有被消灭,必然不是废物。  

但是!  

“纳尼?”  

看着视野内炮火焰火数量,他猛然瞪大了眼睛:  

“一····一百门?”  

“前线迫击炮数量也没有减少?”  

“这怎么可能!”  

“一百门山炮?”  

“迫击炮数量也没有减少?”  

收到消息,平安县司令部内,山本一木和甲佐真司互相对视一眼,两人眼神中闪过同一个念头。  

李云龙隐瞒了实力。  

上次进攻,独立团只有五十门山炮,而眼前,开火的有一百门山炮。  

而且在两人的预计中,李云龙既然派兵进攻河源县,而且仅仅六个小时就基本占领县城,这说明其派出的部队非常多,而且都是精锐部队。  

否则无法解释为何能这么快消灭河源县帝国驻军。  

难怪。  

同时,两人心里恍然。  

难怪李云龙敢在和他们对峙期间,分兵进攻河源县。  

“山本将军,怎么办?”  

甲佐真司看向山本一木。  

对比山本,甲佐真司很清楚,他的底蕴差太多了,在平安县出了成绩,收集到大批帝国急需物资之后,他和山本同时晋升少将。  

他晋升孤零零,没有任何人庆贺。  

而山本,一堆实权派中将师团长来电庆贺,可见差距之大。  

大本营的决定也说明了问题,平安县周边有大量新兵,经过鏖战新组建了数个联队,这些部队都归属山本将军指挥,他负责辅助。  

那些想来摘桃子的,中国派遣军一堆少将等,似乎被岗村将军,和恢复职位的筱冢将军全部挡住了。吉本将军也出力不少。  

很显然,山本将军此时是帝国军界红人,上有后台,下有实权。  

所以抱紧大腿吧。  

“继续进攻。”  

山本一木厉芒一闪。  

指挥了这么久的平安县鏖战,他也有了一些指挥大部队的经验。  

上次进攻才一个多月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说独立团能将炮兵部队扩大一倍,这绝无可能,那么,上次交战,李云龙是故意隐藏了实力。  

既然如此,那就趁着这次机会,好好试探一下,李云龙独立团的具体实力吧。  

“嗨。”  

甲佐真司低头应是,宛如一个下级。  

“我们去前线看看。”  

山本没有理会甲佐的讨好,或者说还没有意识到。  

作为特种小队指挥官,山本和绝大多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