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太快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志过硬,而且文化知识水平都很不错。  

训练期间顺便打个一千多发实弹,什么固定靶,移动靶,远程靶,近程靶,统统打个一百多次,之后放到战场上磨炼磨炼,妥妥的一个精锐坦克车组。  

还有后勤人员。  

经验不足是吧,那就拼命修吧,那么多备用零件,全重一吨的发动机都有六个整齐备用的,修的多了,自然就精通了。  

反正出问题了,搞不明白了,那就找大师傅。  

“去吧。”  

李云龙挥了挥手。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前线鏖战在继续,每天晚上至少十几场战斗,独立团和鬼子勾心斗角,埋伏,反埋伏,渗透,反渗透,打的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而后面也没闲着。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秘密训练场都是一堆坦克嗡嗡嗡的叫,训练场,以及周边的山坡上,全是履带印,没有一处是履带没碾过的。  

维修中心那边,坏掉的履带都堆成一座小山了,甚至还能看到一座损坏的炮塔,炮管都被杵断了。  

后方的机械厂也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大师傅的鼓捣下,几座水泥窑建设成功,同时还有一座土造高炉建设成功,独立团终于能自己炼制钢材了,而且质量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产量不高。  

但如此大规模的动作,虽然独立团多方保密,但还是引起了鬼子已经国府的关注。  

同一时间。  

772团。  

“这仗打得爽啊。”  

完成对边缘根据地的支援后,程世发带队回驻地,回来的路上一营长一直都是喜笑颜开的模样:  

“机枪多就是带劲。”  

在后勤部给了六十挺自造的捷克式改后,772团机枪数量直接过百,而且高达一百三十挺之多,再加上充足的弹药,手榴弹,这次反扫荡,772团放开手脚,通过诱敌深入,花费大半个月的时间,设局一举全歼两个满编中队的鬼子,而且自身伤亡很小,只有鬼子的三分之一。  

对772团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这机枪还真不错。”  

程世发看向身边一个战士扛着的自产机枪。  

一营长点点头:  

“是啊,虽然比不上李云龙那边弄来的,但比晋造的,还有国府自造的好不少,战士们普遍反映这枪故障率比较低,很少卡壳。”  

“没有散热环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嘛!”  

“唯一的缺点,就是双脚架结构不行,抓地力不行,影响射击精度,还有枪托也有点问题”  

一营长做了一番总结。  

“写一份报告,给张部长送过去。”  

程世发说道。  

‘是。’  

一营长点头。  

几天之后。  

平安县。  

正在看着桌子上地图的山本眉头一皱,抬起头看向负责汇报的情报人员,语气疑惑:  

“坦克?”  

“嗨。”  

情报人员低头道:  

“侦察机在独立团根据地中心山区发现一个坦克训练场,里面有大量坦克在训练,虽然情报人员无法靠近,但从高空侦查显示,数量估计在二十辆以上,具体型号无法确定,对方白天做了一定的遮蔽。”  

“果然提供坦克了。”  

山本语气中倒是没有多少紧张。  

独立团有坦克,他早就想到过了。  

十轮大卡,吉普车都有了,甚至淮河黄金事件中还出现了帝国陆军的巡逻艇,提供一些坦克也很正常。  

但能在山区炮的坦克,必然很轻,装甲火力不会太强,而且八路军严重缺乏坦克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参战,就算强行拉上战场,也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机动性差被皇军轻易消灭。  

坦克,可不是一辆车加上装甲板加上大炮那么简单。  

“继续调查,尽全力调查清楚独立团的坦克型号。”  

山本继续叮嘱道。  

他唯一感觉可惜的就是,无法动用飞机轰炸独立团的坦克,山区地形,高空轰炸完全没效果,低空又会被独立团的强大防空火力击落。  

“嗨。”  

情报人员低头应是。  

情报人员离开后,低头看向桌子上地图的山本眉头却皱了起来,而且皱的很深很深。  

“山本大佐,伤亡比我们预计的严重啊。”  

一旁的甲佐真司说出了山本眉头皱起的原因。  

随着残酷的鏖战进行,平安县的皇军新兵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越发成熟,伤亡开始减小,但问题是,独立团那些新战士也成熟起来了。  

而且还越来越多了。  

以前只有一百多人的阵地,渐渐的增加到两百多人,整体兵力增加了一倍之多。  

扩军太块了。  

虽然这些新来的都是新兵,但配合独立团的恐怖火力,以及炮弹不要钱的打发,蝗军伤亡反倒是增加了。  

交战一个月的时间,伤亡超过四千皇军,其中玉碎达到两千八百多,虽然玉碎的大多数都是新兵,还是劣质新兵,但照着这个速度,对今后的作战计划影响极其巨大。  

即便半个月之后,驻蒙军的一个联队抵达,还是会导致严重的兵力不足,后续计划根本无法执行。  

“我们不能向方面军求援么?”  

甲佐真司不甘心的问道:  

“独立团明显越来也强,都出现大量坦克了。”  

对蝗军来说,二十辆以上的坦克,确实是大量。  

“还有那个李云龙,此人明显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