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火力凶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指葛村方向,这些箭头代表着一个个今晚负责穿插的中队。  

“今天出动的有十五个中队,合计两千五百人。”  

甲佐真司指着地图对山本说道: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训练新兵,新来的士兵经验太差,很多都没有完成新兵训练,有些甚至仅仅训练了一个月时间,才刚刚完成了初步射击训练。”  

说到这甲佐微微叹了一口气。  

“我们得到的都是乙等兵员,这很正常。”  

山本语气不变。  

帝国新兵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是适龄服役青年,身体健康强壮,反应迅速,没有其他疾病,进行最低半年的训练。乙等身体年龄有所放宽,身体条件也适当放宽,训练时间四个月到半年不等。至于丙等,那就是老弱病残了,四十多岁甚至更大的都有,训练也仅仅是完成最基本的开枪射击,挖掘掩体,隐蔽等。  

其实严格来说,现在第一军收到的新兵,在开战时期只能算作比较好一点的丙等。  

战争已经打了很久很久了,帝国兵员已经枯竭,资源也枯竭,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去讨论,因为根本无解,所有人都只能当做不存在似的,继续狂热战斗。  

“还有就是磨炼各大队夜间穿插机动能力。”  

甲佐继续说道:  

“我们在火力上,短时间是没办法赶上李云龙和他的独立团了,无论是轻武器还是步兵支援炮火都远比我们强大,兵力也比我们多。”  

山本默然。  

很无奈,很气,但这就是现实。  

甲佐继续说着:  

“火力弱势,对方还有坚固阵地群,哪怕驻蒙军的那个联队抵达,哪怕远程加农炮群抵达,我们也无法正面突破独立团的阵地。”  

“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  

甲佐真司指向地图上独立团的根据地:  

“独立团阵地都是山区,地形复杂,数百公里的防御圈,想要完成彻底封锁绝对不可能,只要能有几个大队渗透进其根据地核心,破坏独立团根据地,破坏后勤补给通道,从后面发起进攻,我们就有机会。”  

“哟西。”  

山本忍不住点头。  

帝国经典的轻步兵穿插渗透战术,在东南亚地区,山下将军打出了一次经典的轻步兵穿插,面对火力优势的欧美列强,一举奠定胜局。  

这一招,用在李云龙十分合适。  

“不过。”  

甲佐真司犹豫了一下,才说道:  

“伤亡会很大,非常大,尤其是新兵。”  

“穿插战术不仅仅对指挥官,对士兵的要求也非常高,这些新兵成熟过程中会有大量伤亡。”  

“我们只要胜利就行。”  

山本语气冷漠。  

通过吉本将军的游说,他这边获得了不少新兵,但都是一些乙等兵员,而且是其中比较差的,这些兵员甲种师团根本不要,伤亡自然没有多少人会在意。  

“嗨。”  

甲佐真司低头应是。  

夜间十一点。  

独立团阵地上。  

“他娘的小鬼子。”  

徐虎生靠在阵地后,摸了摸手里的冲锋枪,骂骂咧咧。  

在徐虎生看来,这种阵地上瞎待着,最无聊了,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发起进攻,要么和鬼子换了,要么完事回团里去学习文化知识。  

“哎··”  

徐虎生又叹了一口气。  

不过,他也只能想想。  

如今他的一连,近六百人一多半都是新战士,训练时间只有三个多月,虽然新兵有一部分人之前就是民兵,有一点军事底子,虽然三个月的训练也很实在,基本的军事技能都熟练掌握了,甚至进行了实弹射击。  

但带着这些新战士去进攻,伤亡巨绝对很大。  

所以只能先借助阵地,实战练兵,但战士们成长起来了,再发起进攻。  

团里判断鬼子会趁着晚上出来活动,尤为重要,所以他作为连长,晚上要来阵地上看着,以应对意外情况,并总结经验。  

轰····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远处山间,腾起几道爆炸。  

“狗日的小鬼子。”  

看到爆炸的位置,徐虎生顿时一阵心惊肉跳。  

爆炸位置距离他阵地只有不到三百米,是左侧一个小山坡,哪里设置了一个警戒地雷,没想到,鬼子竟然偷偷摸到了他阵地前不到三百米的位置。  

“暗哨布置有问题。”  

第一时间,徐虎生就意识到了问题。  

根据部队的规定,夜间‘连’规模阵地,暗哨前出警戒范围是五百米。显然,因为部队的大规模扩张,一下子出了岔子。  

“准备战斗。”  

一排的排长也迅速反应过来,指挥战士准备战斗。  

爆炸让一排的全体战士都警醒起来,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  

“炮兵班。”  

“照明弹,左侧三百米。”  

一排长吼道:  

“轻重机枪准备,目标左侧,一班长,你带人注意两翼,防止鬼子从侧面包抄,还有后面,也派人去看看。”  

一百多人迅速行动起来,虽然大多数都是新兵,但也都有条不紊。  

徐虎生则是在一旁看着,没有下达命令,除非必要,否则他不会插手指挥,团里需要新战士和军官干部快速成长起来。  

“八嘎。”  

眼见就快要到独立团阵地上了,突然遭遇爆炸,还是好几颗手榴弹一起爆炸,前面探路的两个鬼子当场被炸死,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