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谈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那年冬天很冷。”  

孔捷深感赞同。  

“那次事情太诡异,上面都没夸过他,书面奖励都没有。”  

丁伟继续说着:  

“但这笔功劳,必然是算在李云龙头上了,这事,他也终于刷了一个好形象。”  

“然后,上面把李云龙辛辛苦苦打造的新一团给我,让他负责组建新二团,李云龙还是那个态度,嘴里有意见,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如何迅速让新二团有战斗力了。”  

“之后,就是山本特工队偷袭总部,被你撞见,他被紧急调去独立团收拾烂摊子。”  

“李云龙呢,还是老样子,也就嘴里有点意见,到了独立团之后,实打实的干事儿,他去没多久,独立团也恢复了。”  

“经历过这些事之后呢·····”  

丁伟说道这里停下来了,笑着看向孔捷。  

“嗯。”  

孔捷点点头,拖长声音的嗯了一声,他明白什么意思。  

丁伟继续说着:  

“有不同的意见正常,不过,最后肯定是优势方,或者得到证明的决定被通过。”  

“李云龙接手独立团这几年来,置办了多少家当?”  

“到上次鬼子大扫荡为止,从他那里出来的捷克式机枪,就不下于一千挺,德造大瘤子几十万发,子弹数百万发,还有迫击炮以及九二式步兵炮。”  

“不止。”  

孔捷补充了一句。  

李云龙来了之后他还在独立团干过一段时间,知道那位陈老板的出手有多么大方,那次帮他和丁伟打炮楼,绝对弄到了不下于两百五十吨武器弹药,那次事后,李云龙大手笔主动给上面物资也是证明。  

“还有黄金,药品,粮食,机械设备,炸药原材料。”  

“这些物资,大大加速了咱们根据地发展壮大,根据张万和的工作报告,到上个月为止,那套掷弹筒生产线,已经累计生产出来了三千支掷弹筒装备到部队。”  

丁伟笑着说道:  

“到赵家裕之后,武器装备就不提了,李云龙这四个月给后勤部那边提供了差不多三万吨粮食,因为这批粮食,现在咱们的边区币也彻底稳定下来了。”  

“这些粮食是那个陈老板给的。”  

“但赵家裕那边还在开办各种小工厂,煤矿,开办学校,组织大量人力开荒,养猪养鸡,甚至修建水渠引水,预计明年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也不会少。”  

“还有,那边在试行阶梯税收法,总税收比四个月前提高了一百多倍,而且还在迅速增加。”  

“一百多倍!”  

孔捷瞪大了眼睛。  

部队消耗主要靠根据地税收,主要是农业税,不然部队也不可能变出物资和钱来,一般一百个老百姓才能养活一个八路军战士脱产参战。  

一百多倍,以赵家裕那边的人口增长来看,单人差不多提高了十来倍。  

“难怪····”  

孔捷喃喃自语。  

部队强大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物产丰富了,还能获得大量粮食等物资,以及大量税收支持部队发展,难怪能抗住那么多反对意见。  

后勤部。  

一间房间内。  

“这是独立团送过来的。”  

张万和结果总部莫参谋送来的一张文件看了看,随后张着嘴巴,全是惊骇:  

“独立团准备组建日产五十吨的炸药厂?”  

“嘶····”  

说着,就是一口凉气长长的抽出来日产五十吨什么概念?  

这可不是黑火药,而是优质炸药,在李云龙送过来的那一批原材料用光之后,他兵工厂一年的产量,也没有这么多。  

算起来,一年接近两万吨炸药了。  

“原材料充足情况下,一年到一年半才能达到最大产能。”  

后面那一句倒是让张万和松了一口气。  

如果独立团明天开始,就每天给他塞五十吨优质炸药,一年近两万吨,他怕是会高兴的心脏骤停。  

赵刚最后发现,他的半年达到最大产能计划行不通。  

即便有了完整的生产线,不过因为场地和缺乏足够的熟练工人,虽然有大师傅指导培训,但毕竟只有一个,再加上还要负责修械所的事情,所以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达到最大产能。  

“需要桐油和食盐?”  

看到后面的要求,原本有些担心的顿时张万和大手一挥:  

“这个简单,我马上找人安排,他要多少,我就给多少。”  

“后面还有。”  

莫参谋提醒道。  

“还有?”  

张万和低头看去,再次吸了一口凉气:  

“零件加工厂?撞针和其他小型零件都可以大量制造。”  

“太好了。”  

这次,张万和高兴的直接跳了起来。  

不仅仅新武器,还有维修,撞针也是个大麻烦,李云龙出来的那些捷克式还有步枪到不是问题,撞针配件多的吓人,但汉阳造以及其他步枪,也是需要的。  

“我马上去安排人购买收集物资,然后亲自去一趟独立团。”  

张万和说道。  

独立团。  

赵家裕。  

轰轰烈烈的工人大招募自然没能瞒住鬼子的眼线,虽然渗透进部队的鬼子间谍极少,毕竟正规部队需要经过审核,卡的很严,但进入赵家裕,甚至加入建设大队都不难。  

只是,鬼子不清楚独立团打算干什么。  

但如此规模,总数超过五千人。  

要求也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