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分散突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知道身后追了他大半个月的鬼子兵是什么部队,心里暗暗记下了,准备找时间找回场子。  

“团长。”  

“团长。”  

身后,传来了二营长的声音。  

“什么事?”  

“慌慌张张的?”  

孔捷眉头一皱,对自家二营长有些慌乱的语气很不开心。  

都已经这个情况了,还能有什么消息这么慌张的?就算现在后面的鬼子打上来了,大不了扛起刺刀拼命了,以前又不是没干过。  

谁还怕死不成?  

“团长,我派出去的侦察战士汇报,咱们后面追击鬼子顺着公路向东北方向去了,速度还挺快的,重武器也带走了。”  

二营长语气有些乱。  

“嗯?”  

孔捷眉头顿时一挑。  

“东北方向?”  

他拿出地图,手指沿着公路向东北方向延伸而去,最后手指停在了一座县城上:  

“寿县···”  

孔捷语气阴沉不定。  

寿县那边是李云龙的地盘,据说李云龙在那边牵制了一万鬼子。  

“团长,那咱们?”  

二营长也很清楚这个事情,追击他们的鬼子突然撤退了,向着寿县方向开进,带着重武器,很明显是去对付寿县的,公路的通向一看就知道。  

“继续按原计划执行。”  

孔捷一咬牙。  

虽然不知道李云龙那边发生了什么,但他此时也是自身难保。  

‘他娘的,劳资这算是又欠了他一个人情么?’  

孔捷最后又骂骂咧咧的一句。  

清晨时分。  

寿县后方林间。  

两个骑兵侦察兵快马加鞭的跑进寿县后方的独立团指挥部内,因为行动过猛,下马的时候有战士甚至直接扑到在地上,顾不上疼痛,这个战士连滚带爬的跑进地下掩体。  

“什么?”  

“两个鬼子联队正在向寿县靠近?”  

听到两个侦查战士汇报之后,赵刚直接失态,惊骇出声。  

包括张大彪、孙德胜在内的一众营长纷纷面色凝重,然后随同赵政委,齐齐看向独立团的主心骨,李云龙李大团长。  

两个联队的鬼子,那就是六千左右,是现在独立团的两倍了,即便非满编,那最少也是五千人,再加上外面的鬼子最少也还有六千多,而独立团满打满打算只有三千战士。  

兵力比四比一。  

此时,李云龙表情倒是罕见的异常平静,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万多鬼子大军,只是一伙伪军。  

“鬼子还有多久抵达寿县?”  

“具体位置在哪里?”  

李云龙语气冷静的询问。  

“大约今天中午抵达寿县,一个联队从太原方向过来的,还有一个是从交县方向过来的。”侦查战士流畅的回答道,团长的淡定让侦查战士不在慌张。  

“也就是说,鬼子的两个联队呈现两翼包夹之势向咱们扑过来。”  

李云龙总结出了目前的局势。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轰··一声巨响,伴随着轻微的晃动,期间‘轰轰轰’密集的炮弹伴随响起,众人面色再次齐齐一变。  

“这是那门240重炮,看来鬼子要强攻了。”  

张大彪语气凝重。  

鬼子已经很久没有动用那门240重炮了,因为炮弹几乎用光了,但这次突然拿出来,这意味着随着援兵的到来,鬼子准备发起总攻了。  

“撤离的老百姓和运输队现在到哪里了?”  

李云龙语气依旧不变。  

“运输队是夜间十一点出发的,现在他们应该抵达了··”  

张大彪看了看手里的腕表,此时腕表因为长久的战斗,表面镜片破碎,他擦了擦才看清时间,计算出运输队的位置:  

“四十七公里外,目前应该在继续移动,按照计划,会一直到下午两点才会在一个苦竹村的地方休息,晚上再快速通过平原。”  

从寿县到预定目标赵家裕附近,要通过一片大平原地带。  

“继续按照预定计划。”  

李云龙吐气有声:  

“继续坚守四个小时,在鬼子援军抵达之前,以连为单位,分散突围,带不走的重装备可以直接放弃,告诉战士们,只要人活下来,武器弹药今后有的是。”  

“分散突围····”  

赵刚一愣,语气带着犹豫。  

兵力分散,容易被鬼子逐个击破,而拧成一股绳,可以如同一个钻头,从一个点钻出去。  

环视一圈之后,李云龙才解释说道他这么决定的原因:  

“坚守四个小时,避免鬼子援军转道堵截,然后在鬼子合兵进攻之前撤退。”  

“寿县后方是一片连绵的山区,不适合大部队行军,现在鬼子又有侦察机了,大部队行军躲不开鬼子视线的,出了这片山区还有一片大平原,平原上还有鬼子的封锁线,平原地区鬼子速度可比我们快,再加上敌我兵力比四比一,集中突围那是找死。”  

“但小股部队机动性高,可以轻易通过山路穿插渗透,咱们地形也比鬼子熟悉。”  

“只有分散突围,才有机会。”  

“而且,分散突围还能同样分散鬼子的兵力,小鬼子肯定会以大队为单位分散在山区追击,能进一步为运输队争取时间。”  

“好。”  

赵政委最后同意了。  

“走,去前线。”  

决定好战术之后,李大团长好不啰嗦,抽出二十响驳壳枪准备亲自上前线。  

他身后,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