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头又开始疼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哀悼。  

这是日军对于军官玉碎的标准动作,按照道理,收到部队或者军官玉碎的消息时,要全员低头致敬,以表示敬意,但出乎鬼子队员预料的是···  

‘哦?’  

山本先是愣了一会,随后语气一扬,带着轻快的意思,伴随的嘴角也是微微勾起:  

“岩松中将在保定城门口遇袭,玉碎了?”  

这一幕,看的这个鬼子队员一呆。  

虽然他低头表示哀悼,只是模式化的动作,心里其实毫无悲伤情绪,甚至有点想笑,毕竟一个中将在门口被炸,这安保部队也太废物了。  

但,队长,你这个勾起的嘴角,以及轻快的语气,是认真的么?  

“嗨。”  

压下心里的心思,队员低头应是:  

“保定方向已经确认,岩松中将已经玉碎。”  

“嗯。”  

山本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收敛了表情,恢复了之前那种面无表情的冷酷,说道:  

“继续按原计划,我们在保定下车,去看看情况。”  

岩松挂了,被干掉了,而且是在保定被干掉了,那么筱冢将军短时间就不会被撤职了,还会继续担任第一军司令官的位置。  

帝国随着战争的进行,将军越来越多了,但能担任一军司令官的还是不多。  

而且筱冢将军也是有人脉的,借着这次机会,说不定能扭转当前的局面,毕竟,非第一军辖区内的保定也遇到这种事,说明不仅仅是第一军无能。  

“嗨。”  

鬼子队员点头应是。  

侧目看向窗外,外面风景掠过,山本此时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  

筱冢将军继续担任第一军司令,这对山本来说,是最好的消息了,整个帝国,除去已经玉碎的宫野将军,支持他推广特种作战的,并付诸行动的,就只有筱冢将军了。  

因为此事,他对前往保定也不是那么抗拒了。  

虽然去了肯定会被嘲讽,刁难,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想去看一看。  

想知道到底是谁干掉了岩松中将。  

太原。  

第一军司令部内。  

筱冢义男遣走了参谋,以及值班卫兵,一个人悠闲的呆在司令部内。  

这位鬼子中将坐在椅子上,把玩着手里的武士刀,神色轻松。  

他面前的桌子上,堆着满满一叠文件资料。  

这是关于李云龙的一些情报资料,包括从坂田被击毙开始,到最近的海军黄金被劫事件,全部记录在这里。  

随着大本营的命令下达,卸任的时间越来越近,他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了,近期第一军基本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方面军总部也停止了和他的日常联络,一切事情都在等岩松上任之后在谈。  

筱冢义男也乐得轻松。  

于是,在忙活的为对付李云龙的准备之后,他也不干事了,每天悠闲的下棋,看书,擦拭武士刀,等着卸任回国了。  

“帝国啊···”  

放下武士刀,筱冢义男突然轻叹一声。  

当从第一军司令官位置抽离之后,这几天,筱冢义男反而看到了不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帝国占领华北地区已经超过三年了,在这里获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和粮食等帝国急需物资,但这三四年来,因为八路军游击队带来的严重治安问题,帝国也不得不源源不断的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来肃清治安,以及维持交通线。  

十多万华北方面军不得不常驻华北地区,保护铁路线,保护公路线。  

总体计算下来,帝国占领华北地区,是亏损的。  

而且,这个亏损还在扩大。  

华北地区确实物产丰富,而且人力资源众多,能弥补帝国的不足,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如果事情能按照战前计划的发展,这里必然变成帝国的大后方,为帝国源源不断的输血。  

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经过了三年多的清剿,盘踞在这边的八路军非但没后被消灭,反而还愈发壮大了。牵制了十几万华北方面军无法动弹。为了维持十几万作战部队,帝国也被迫投入了大量资源。  

这导致了前线的兵力也严重不足····  

此时此刻,筱冢义男突然发现,华北地区,虽然帝国号称占领,兵力上也占据绝对优势,但实际上这里是一个窟窿,一个不断消耗帝国力量的窟窿,而且似乎看不到头·····  

那几十万八路军,能消灭吧?  

那个李云龙能消灭么?  

还有那个陈凡,能找到么?  

一连串疑问,让筱冢义男心里的阴云越发浓厚。  

最好的办法,就是抽离出来,执行之前石原将军的计划,少量占领民国,然后引动内斗,帝国座山观虎斗,从中获利。  

但局势发展成这个样子,哪怕是天蝗,这个名义上的帝国掌舵人,也无法撤出华北了,只能咬牙消耗,期待能肃清治安,将华北变成帝国发后方。  

更别说,现在海军还和美国干上了···  

“还好,我已经要离开了。”  

筱冢义男长舒一口气。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筱冢义男已经彻底躺下了。  

“岩松君,李云龙就交给你来对付了。”  

想到这里,筱冢义男突然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扫荡,按照他的直觉,肯定能对李云龙造成比较大的打击,但绝对无法消灭李云龙,有那个陈凡提供武器弹药等物资,李云龙实力能很快恢复,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