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路边炸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保定···”  

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山本坐在椅子上,眉头一皱。  

前往保定,山本不十分情愿。  

保定原本是河北的省会,有多条铁路线通过,是河北的经济和交通中心,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北平,因此,华北警备司令部也驻扎在河北,主要防备兵力也是警备部队。  

虽然都隶属华北方面军节制,但警备司令部与第一军的关系并不和谐,甚至可以说是敌视。  

身为筱冢义男的亲信,山本在保定那边非常不受欢迎。  

之前华北方面军总部要求的反特种作战训练,警备司令部就非常抗拒,只是派人来简略的了解特种作战,自己针对性调整警戒,对于后续的实战训练,完全无视了。  

甚至连警备大队负责驻防的石家庄都没有进行,仅仅加强了兵力。  

“来人···”  

山本叹了一口气,叫来了一个队员,这是一个特工队的小队长:“去把关于李云龙的情报都收集起来,然后跟我一起去保定。”  

即便万分不想去,但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推广特种作战,山本也不得不动身。  

“嗨。”  

小队长不啰嗦,立刻去准备。  

就在山本准备出发的时候,张大彪带着人也抵达了保定。  

“就是这里了。”  

张大彪看了看远处的密林,再看了看手里的地图,说道。  

二十人的特种小队,八匹骡马携带武器和辎重,一路来到这片距离保定只有五公里远的一处密林中,这是预先选定好的隐蔽地点。  

“这边,真的是保定?”  

回头看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即便这远比寿县大的城市近在眼前,和尚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对,这里就是保定。”  

张大彪语气肯定。  

十几年的从军生涯,奔袭过最远一千五百里的距离,手里又是超高精度的地图,还辨别不出位置来,那他这个老兵也太掉价了。  

“不是说保定是重镇么?”  

“这保定周边的鬼子,警戒怎么比阳泉的鬼子还要松懈?”  

和尚对于这几天见到的情况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从寿县出发,一路通过山路前往保定,途径过阳泉,但偏离了石家庄。  

之前经过阳泉周边的时候,队伍行动得十分谨慎,不得不说,阳泉的鬼子警惕心极高,即便是偏远山路,夜间行军,一路上也好几次半夜都遇到了鬼子的巡逻队,甚至有些鬼子还是便衣巡逻,好在他们队伍一直保持警惕,几乎不和任何人接触,才没有被鬼子发现。  

通过阳泉之后,随后的几个县城也是如此,夜间山路也遇到了不少鬼子巡逻队。  

只是,在接近接近保定地界之后,情况就陡然一变,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们再也没有遇到过鬼子的巡逻队,这让和尚感觉很古怪。  

保定作为比石家庄还要重要的城市,警戒如此松懈的么?  

“这边是警备大队的地界,可不是第一军。”  

张大彪自然知道原因,毕竟,陈老板给的情报资料上写的明明白白。和尚不知道,是因为这小子根本没有去看情报资料而已。  

“石家庄这边地界的鬼子,可没有进行山本的反特种作战训练。”  

张大彪冷笑一声。  

虽然没有和山本正面交过手,但独立团也是吃了几次山本的亏,张大彪很清楚,山本一木实力很强,而且小股部队渗透指挥能力,恐怕还在他之上。  

这一点,从阳泉周边几个县城的警戒就能看出来。  

太原阳泉周边的鬼子,在调集了大量兵力去警戒公路之后,山区路段就不得已放松,而山本也发现了这一漏洞,虽然迫于兵力不足,没办法彻底解决,但还是安排了随机的小规模巡逻队,乃至便衣巡逻队。  

要不是他警惕,怕是已经被发现好几次了。  

他能在鬼子地界来去自由,主要靠的是陈老板提供的地图还有鬼子情报。对比山本,指挥上恐怕还真一不定是对手。  

虽然平时嘴里视鬼子为垃圾,但张大彪心里对鬼子从来不轻视。  

“小鬼子也不咋地嘛····”  

听了这个理由,和尚不屑的撇了撇嘴。  

平时听鬼子宣传的什么大日本帝国蝗军,天蝗最忠诚的武士,结果,还不是搁着闹内斗呢。  

“今天就在这里休息,根生,你辛苦一下,去保定周围转一转,重点去看看保定火车站,找几个能监视的位置,明天派人去监视火车站的情况。”  

张大彪说道。  

情报中有详细的岩松老鬼子行踪,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们还是要盯着这老鬼子动向。  

“是。”  

王根生当即迈着步子离开。  

保定火车站是鬼子重点警戒的地点,但有着详细地图,甚至鬼子布防图的情况下,对于积年侦查老兵王根生来说,只要不靠近火车站站台,几乎是来去自由。  

进入林子之后,张大彪从一匹骡子背上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包东西,这是一个麻袋,外表有些破旧,但颇具分量,即便张大彪的体型,扛起来也有些吃力。  

“嘿嘿嘿···”  

看着被密封保存的麻袋,张大彪嘿嘿一笑,笑容中杀气毕露:“这东西,带劲。”  

一旁,和尚看着这个袋子,也是抽了抽凉气。  

八十公斤炸药,而且是缴获的鬼子炸药,里面还塞了大量破片,弹头,以及铁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