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山本一木和丁伟的想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要目的是破坏敌人的重要战略要地,八路军显然没什么战略要地,倒是那几家兵工厂,和工厂算的上。但他这点人,也不可能进入敌人的山区兵工厂,哪里肯定有重兵把守,大军去,还没靠近,敌人就撤退了。只能是铺个空。  

但战略要地不一定是地点,也可以是其他东西·····  

许久之后,山本目光陡然一寒。  

同时,他目光也投向了寿县的另一侧。  

第一次作战,肯定不能挑选最难的地方,所以不能去李云龙的地盘,山本心里很有逼数,李云龙的独立团战斗力很强,有歼灭他弱化版特种小队的实力。  

那句古话叫什么来着,柿子挑软的捏。  

所以,这次,山本决定将一支队伍投放到寿县另一侧,据说,哪里是李云龙曾经待过的部队,叫新一团,也是一支八路军主力部队。  

然后,另一支则是投到一个叫新二团的驻地上。  

至于第三支,因为决定太迟,兵力还没有到位,所以还要隔一段时间才能组建完毕。  

寿县另一侧。  

新一团。  

最近丁伟的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虽然他比邻两个县城,但寿县的鬼子不出门,另一边的鬼子对他根据地侵蚀力度有限,新一团压力很小,根据地几乎没有损失,甚至还因为寿县鬼子收缩,扩张了不少。  

为此,还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得到了一个模范基干团、模范根据地的称号,号召其他基干团向丁伟学习。  

日子一清闲,丁伟就开始鼓捣他的新一团了,开始准备扩军,开始学习李云龙,将部队发展成为一支超过两千人的大队。  

毕竟,放眼世界,团级部队,本来就应该是两千人以上的规模,他这一千五百人不到,才是不对劲。  

丁大团长心中豪气满满,心里也想着,虽然不可能像李云龙一样,正面硬撼甚至击溃鬼子甲种师团的满编大队,毕竟他没有哪位陈老板的物资补给,但对付一个二线师团飞满编大队,也就是诸如山崎大队这种,遇到之后直接一对一击败,还是没问题的吧?  

他新一团装备也不差。  

机枪,没有普及到班,但一个半班一挺机枪还是没问题的,步枪完全不缺。炮兵连也有,两门82迫击炮,4门60迫击炮实力不弱,就是炮弹少了点,得省着用。  

因为上次劫鬼子军列的战斗他也有参加,所以总部兵工厂的掷弹筒已经发放到位,他是第一个装备的,掷弹筒弹药也不缺乏,兵工厂调拨了一部分,而且李云龙看不上这玩意,缴获的几乎都被他薅过来了,弹药库里存量不小。  

至于子弹,他丁大团长何其会过日子?还有十几万发存量呢!  

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军和训练,新一团也终于成为人数两千的大团。  

不过,人多起来之后,丁伟开始感觉到了压力。  

两千人的正规部队,甚至其中还有一个骑兵连,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是真的不少,为了保证战斗力,得加强训练,只得提高伙食供应,更是给丁伟巨大的压力。  

“团长,咱们情况不妙啊。”  

新一团团部,一营长成和语气充满了忧虑:“仓库里粮食不多,根据地老百姓也帮助不了太多,今年天气不好,收成本来就不多。”  

“还能撑多久?”  

丁伟眉头深皱。  

“如果按照目前的消耗,最多,三个月。”  

成和苦笑一声。  

为了保证部队训练效果,新一团加大了伙食量,所以部队人均粮食消耗比以前多。  

“三个月。”  

手指敲着桌子,丁伟目光思索。  

解决粮食的办法,无非是开源节流。  

开源。  

根据地是没有办法了。  

这边人口不多,而且最近天气不好,收成不佳,无法提供更多粮食,老百姓自己日子也过的不咋地。至于鬼子那边,小鬼子也学精了,几乎不给袭击运输队的机会,偶尔的缴获,也只是一点杯水车薪。  

节流。  

只能让部队减少口粮,然后减弱训练强度。  

但丁大团长很不甘心。  

部队越多,对训练的要求越高,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发挥战斗力。一旦减弱训练强度,部队战斗力就会有一定的下降。  

李云龙的独立团之所以能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训练占据了很大的因素,对比那些陈老板提供的武器弹药,甚至训练对战斗力的影响因素丝毫不差。  

那么,就只能在开源上面想办法了···  

“继续保持目前的消耗,粮食问题,我来想办法。”  

对着成和说完,丁伟眯了眯眼睛,将目光投向了地图上李云龙的地盘。  

每一次通讯兵前往独立团,都能在那边吃上一顿饭,细粮管饱,有油有肉,而且还不少,甚至回来还给发两个夹肉油煎的大白面馍馍在路上吃,突出一个地主姥爷做派。  

搞得每一次独立团联络任务,警卫排都是抢着要去的,为此差点打起来。  

所以,李云龙那边粮食肯定是足够的,那位陈老板必然给这小子提供了大量粮食。  

但该拿什么东西换呢?  

摸着自己的下巴,丁伟陷入了思索。  

李云龙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自己刚收了人家两挺重机枪,现在上门要粮食,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必然不会给他,就算撒泼耍赖也不行。  

想了一会,他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