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轰他娘的。(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炮楼丢了进来,落在了鬼子小队长脚下。  

炮弹造成的重伤让鬼子小队长没有及时逃离。  

轰···  

‘八嘎,八路军怎么会有步兵炮,而且好像还比帝国的威力大。’手榴弹爆炸的最后一刻,鬼子小队长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敌人会有大炮。  

设计之初,根据地内的炮楼就没有设想过防备大炮的轰击。倒是顶部有所强化,能抵御迫击炮的连续命中。  

毕竟,这几年来,还从没见过八路军有身管炮,而且迫击炮也少的可怜。  

“报告队长,有五个兄弟受伤,三个牺牲了。”  

十分钟后,完全垮塌的鬼子炮楼外,杵着大刀片的张大彪浓黑的眉头舒展开来:  

“收拾战场,派几个人把伤员送回杨村,我们继续去下一个鬼子炮楼。”  

对于这次战斗,张大彪很满意。  

步兵炮的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不少。  

消灭三十个鬼子,自己这边只有八个受伤,牺牲的更是只有三个,而且还是打鬼子炮楼作战,这简直是破天荒的大胜。  

至于八个伤亡,三个牺牲···  

哪怕舍得耗费大量炮弹将鬼子炮楼完全轰塌陷,也不可能完全避免,鬼子虽然穷凶极恶,但论作战意志,完全不输于独立团。  

这一点,张大彪心里也是不得不承认。  

“走!”  

“咱们去杜村炮楼。”  

岩盛也已经拆装好了步兵炮,对下一个炮楼跃跃欲试。  

刚才十几炮,他完全没有轰爽。  

时值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  

“中佐阁下,今天一天之内,杜村,小马村,渡头,东阳村等五个炮楼遭到八路军进攻,这些炮楼内的皇军全部玉碎。”  

“根据这些炮楼内皇军的消息,敌人动用了两门九二式步兵炮连续轰击,这才导致炮楼被敌人轻易攻破。”  

寿县内,一个参谋向黑岛多人汇报着让他头皮发麻的消息。  

一天一夜的时间,寿县附近连续五个主要炮楼被拔掉,阵亡皇军接近百人。  

“其他炮楼有消息么?”黑岛多人连忙询问。  

在小泉多泽被伏击全歼之后,他理智的进行了收缩防守,撤出了几个不重要的,防御力低下的炮楼,只留下十二个主要交通要道的炮楼,并加强了防御措施。  

原以为能抵御八路军的进攻,至少也能阻滞八路军的进攻。  

没想到人家速度不仅没减慢,还大大加速,仅仅一天就拔掉他五个炮楼。  

还有,八路军怎么会有九二式步兵炮。  

有炮也就算了!开战到如今,被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虽然不多,但也有那么几门。  

但连续炮击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炮弹?  

他们那里来的这么多炮弹?  

那个白痴让八路军缴获了这么多炮弹?  

不要告诉我八路军能自己制造炮弹了!  

黑岛多人心里气得七窍生烟。  

“五个主干道炮楼都完好无损,也没有遭到攻击,不过他们白天有报告说,发现了八路军的远距离观察哨。”参谋回应道。  

每一天,寿县参谋部都会对各个炮楼的情报进行汇总。  

主干道炮楼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的,防御力强大,驻军多。  

“小罗庄,上堡的两个炮楼呢?”黑岛多人问道。  

他语气有些紧张。  

九二式步兵炮威力不足以破坏钢筋水泥炮楼,八路军不攻打这五个炮楼他可以理解,也能够想到,而且近期这些炮楼都加深加宽了周围的壕沟,达到五米宽度,还增加了铁丝网,在没有办法摧毁炮楼火力点前,八路军除非舍得付出数百人的代价,否则绝对不可能去进攻这些炮楼。  

但小罗庄,和上堡这两个炮楼,因为材料不够,所以修建的时候,使用的是砂浆和砖石,防御力不足以抵御九二式步兵炮的连续轰击。  

“目前联系还在。”  

参谋的第一句话让黑岛多人顿时舒缓了一口气,就在他意外八路军因为炮弹不足没有继续发动进攻的时候,参谋接下来的话让他心里顿时感觉烦闷。  

“不过,今天这两个炮楼附近都出现了大量的八路军侦查人员,从迹象上来看,八路军即将进攻这两个炮楼。”  

“即将进攻···”  

“八嘎呀路。”  

黑道多人看了一眼桌子前的参谋,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着心中的烦闷。  

他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些军官都喜欢扇下级耳光了。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他也不敢出去支援,不然小泉多泽中佐就是他的前车之鉴。而眼睁睁看着炮楼一个一个被八路军拔掉,自己却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这种压力,打人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发泄。  

突然想打人。  

“下去吧。”  

黑岛多人挥了挥手,在他想试一试巴掌解压法之前,赶紧让参谋离开。  

“来人。”  

随后,他叫来了报务参谋:“给太原司令部发电报。”  

夜色已深,七月初的山西灼热难耐,而被迫躲在炮楼内的鬼子更是热的极其难受。  

今天连续五座炮楼被拔掉,以及八路军有炮的消息已经转达到各个炮楼,炮楼内的鬼子们纷纷胆战心惊,一众炮楼更是连忙加强了防御,连门都封闭的死死的,缺乏通风自然就热的难耐。  

“哼。”  

夜间,李大团长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