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六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是何人?”  

满脸胡茬的张任看向来到地牢之人,年纪不到四十,眼神有力,如同一把利刃,举止间有杀伐之气,显然身经百战。  

“孤乃夏王楚子谋。”  

“竟然是你!”  

张任身躯一震。  

被刘备俘虏以后,刘备为了招揽张任,始终没有杀掉张任,而是令人将其关押在地牢。  

张任落寞说道:“既然你出现在成都,想必你已经击败刘备。”  

“不错,刘备被困于定军山,失败是迟早之事。本王要你效忠,为本王征战。”  

张任陷入纠结。  

这个时候,楚天向刘璋使了一个眼色,刘璋赶紧说道:“我已降服朝廷,夏王代表朝廷,四方征伐,统一寰宇,张将军若是继续被关押于这地牢之中,又是何苦呢?”  

刘璋亲自出面劝说,张任见到故主之子,不由啜泣:“张任愿降。”  

“叮!钻石级统帅张任向您效忠。”  

在刘璋的劝说下,张任最终还是归降了楚天。  

楚天已经可以看到张任的面板。  

姓名:张任天赋:钻石级统帅(步兵系)  

等级:97  

身份:益州名将,阻挡刘备入蜀忠诚:85  

统帅:86  

武力:84  

智力:76  

政治:59  

魅力:76  

相性:忠义好感度:50  

特性1:刚将(s级特性,军团防御力25)  

特性2:山将(a级特性,于山地地形作战时,军团全属性8)  

特性3:不屈(b级特性,没有领主的命令,不会投降)  

特殊兵种:无张任很明显是一个防守型的将领,能力还算可以。  

三国时期,似乎益州没有出类拔萃的武将,蜀汉的五虎将、魏延,甚至马岱、姜维都是来自于外地。  

益州比较有名的武将可能是王平、张任等人。  

楚天倒是漏算了一个跑到江东的猛将,甘宁,是益州巴郡人氏。  

“刘璋,从今往后,你迁往夏城,本王会令人为你准备住处。”  

利用完刘璋,楚天弃之如履。  

刘璋在益州的影响力依然不小,继续留在益州,有碍于楚天整顿益州,于是将刘璋迁往夏城,与袁绍、曹嵩等人,一同监视起来。  

三国的名士必须要监视,楚天这才放心。  

尤其是司马懿。  

司马懿比诸葛亮年长此时已经二十一,楚天认为有必要铲除这个威胁。  

一旦司马懿在楚天势力和在曹魏势力一样韬光养晦,将来司马家上位那可大事不妙。  

不是所有人,楚天用起来都会放心。  

楚天势力不缺少文臣武将多司马懿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现在楚天用人更加考虑忠诚与制衡。  

司马懿对楚天的威胁在于,司马懿实在是太年轻了。  

楚天敢用曹操、宇文泰等人,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有野心,但寿命不长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楚天可以镇压,他们不敢有小动作。  

但司马懿还可以活50多年,足以熬死楚天势力绝大多数文臣武将,包括楚天。一旦让司马懿掌权楚天留下的江山有可能会被司马家夺走。  

司马懿的后代品德更不怎么样,正是司马氏建立的西晋发生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神州陆沉。  

这也是楚天为何对司马懿忌惮,不想任用的原因。  

即使一个人再有才能,对君王可以造成威胁,君王决计不会重用。  

历史上,曹操对待司马懿其实还算可以,但如果让曹操知道司马懿的家族会取代自己的家族,想必曹操会想办法诛灭司马懿三族,以绝后患。  

曹操的江山是自己亲下来的,就这样让给司马氏,未免过于令人不甘。  

楚天也是这样的想法,楚天认为自己也有可能被司马懿熬死,因此司马懿变得相当危险。  

试想一下,四、五十年后,楚天、房玄龄、诸葛亮、岳飞、吴起等可以压制司马懿的人凋零,以司马懿的辈分和能力,上位其实还真不难。  

到时候,又有谁可以压制司马懿?  

楚天暂时放下这个念头,将视线转移到年迈的将领廉颇身上。  

廉颇十几年前被招募出来时,年纪已经颇大,此时头发花白。  

廉颇看到楚天到来,浑浊的眼神中迸发神采。  

楚天令人打开地牢,放廉颇出来,不禁问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二话不说,端起地牢之中的饭桶,大口嚼肉,狼吞虎咽。  

刘璋等人无不震惊。  

廉颇竟然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廉颇又单手将刘璋提起来,口中含有饭菜,对楚天含糊不清说道:“如何?”  

可怜的刘璋像是小鸡一般被勇将廉颇提起,喘不过气,憋红了脸。  

楚天微微露出笑意:“不愧是廉颇将军,尚可一用。你之故主胡马为我效力,你也一同为我效力。”  

廉颇这才放下刘璋,声音洪亮:“悉听遵命!”  

“好。”  

楚天拍了拍廉颇的肩膀,廉颇的身体还十分硬朗,可以打死几头牛。  

廉颇、黄忠都属于老当益壮的武将。  

当然,老当益壮不代表武力不会下降,只是下降的幅度比常人少。  

廉颇的能力可能被不少人低估了,七八十岁还能以长平之战以后,青壮死伤殆尽的赵军暴打燕国和魏国。至于长平之战的失利,长平之战本就是一个死局,国力差距面前无解。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