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铁浮屠再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滑州,李固渡,金兀术留一支骑兵驻守,确保李固渡牢牢控制在金兵手中,然后率领铁浮屠南下,与完颜宗望对汉军进行夹击。  

前几日,一个宋军将领率领三百骑兵踏着坚冰,渡过黄河进行侦查,沿途击杀上百金兵,努力摸索清楚金兵的部署,为宋军支援开封探查敌情。  

然而,现在的宋军将领,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返回黄河以北。  

原本的李固渡只有三千金兵,此次金兀术直接将七千金兵留下,一共一万金兵。  

这群经过强化的金兵,一阶兵种相当于三阶兵种,三阶兵种的实际战力相当于五阶兵种。一万固守渡口的金兵,已经不是三百个宋军骑兵可以攻陷的。  

一万金兵使用弓弩进行齐射,至少会带走上百骑兵,然后使用人海战术,直接淹没剩下的百余骑兵。  

“金兵为何会突然增兵李固渡,莫非他们打算返回北方?”  

宋军将领被金兀术留下的兵马堵在黄河以南,一时间无法返回黄河以北。  

两个宋军骑兵将一个金兵俘虏带到他们将军面前:“大人,兄弟们活捉的俘虏交待,义军已经收复汴京,金兵占领李固渡,准备北遁!”  

宋军将领释然:“原来如此。”  

宋军骑兵问道:“大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宋军将领见金兀术占领李固渡以后,又率兵前往附近的山林,于是说道:“尾随这一队金兵。”  

他已经看出了,金兀术的铁浮屠是金国最精锐的一支骑兵,也是造价高昂的高阶重骑兵。  

金兀术确定李固渡万无一失以后,又率领铁浮屠折返,在宋军将领看来,金兀术离开李固渡,定然有所企图。  

一日后,部分追击的汉军已经陷入金兵的埋伏。  

完颜宗望亲自擂鼓,指挥金兵对部分汉军进行歼灭!  

“这回完了…”  

霍安与孙坚、徐凤年三个诸侯携手并进,面对从四面八方出现的金兵,陷入苦战。  

一个大宛国的猛将跟在霍安身边,将一个金国步兵撕成两半,凶悍无比。  

尽管有这样的武将,霍安仍然面临生死威胁。  

漫天的箭雨落下,装备重箭的女真弓箭手破开西域都护军的甲胄,射杀上百西域都护军。战旗破损、盾牌上插满箭羽、横尸遍野。  

金国的高阶轻骑兵拐子马出现在两翼,卷起沙尘。  

一阵密集的箭雨落下,西域都护府军又死伤一片。  

大宛国武将煎靡举着盾牌,为霍安挡住金兵的箭雨。  

徐凤年咬牙,命令西凉军团组成方阵,向杀来的金国骑兵、步兵投掷标枪!  

几百支锋利的标枪落下,将上百个金兵钉死在地上,形成一片由标枪组成的拒马。  

西凉步兵与罗马军团有几分相似,盾牌、长枪、搭配标枪,民风剽悍,战斗力一点不弱。  

“徒儿,跟我前去杀敌!”  

王铁枪带上马超,前去陷阵!  

两个人都是猛将,都使用长枪作为兵器。  

两匹战马突然出阵,进攻西凉军团的金兵措手不及,王彦章的铁枪已经横扫过来,一排金兵倒地,盾牌破裂!  

马超骑着战马从倒地的金兵身上践踏而过,枪如狂风骤雨,将迎面而来的两个拐子马骑兵击杀!  

一个金将见年少的马超杀死他的部下,大怒,于是拍马前来抹杀马超。  

金将双手握着一把铁锤,奋力砸向马超!只要这一锤击中马超,钝器的伤害足以击杀马超!  

这是一个伪王级的金将,以现在马超的武力,可能会被当场击杀!  

百斤的铁枪破空而来,砸中金将,金将中枪下马,从马背上滚落。  

王彦章拔出备用的铁枪,疾驰而至,补上一枪,将伪王级的金将杀死,然后拔出插在金将身上的铁枪。  

两把铁枪在王彦章手中,威风凛凛,一左一右横扫,被砸中的金兵无不骨折。  

马超见巅峰的王彦章如此可怕,不禁震撼,同时渴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达到王彦章的程度。  

斜地里一个拐子马骑兵挥舞着马刀斩来!  

“喝!”  

孙策大喝一声,一枪将拐子马骑兵挑落下马!  

另一个拐子马骑兵疾驰而来,想要斩杀孙策。  

锋利的大刀斩落,拐子马骑兵身首异处。  

周泰提着一口大刀,忠诚地担任孙策的护卫。  

小李广花荣连射二十余支箭,几乎百发百中,金兵应弦而倒。  

双枪将董平冲入金兵之中,鲁莽地冲杀,他与现在的王彦章一样,双手持枪。虽然他的武力比起握着百斤铁枪的王彦章要低,但击杀普通的金兵,仍然势如破竹。  

“坚守至援军到来!”  

孙坚砍杀一个金将,浴血奋战。  

金兵与汉军于李固渡南边的一片平原交战,双方阵亡的士兵数以千计!  

王彦章与马超陷阵,击杀上百金兵,让金兵士气为之一落。  

一个体型魁梧、犹如铁塔的女真猛将到来,一拳将一个西凉骑兵连人带马击倒!  

几个西凉骑兵冲撞,持矛刺向金国猛将蒲察世杰,蒲察世杰抓住长矛,将马背上的西凉骑兵摔飞。  

其力气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蒲察世杰又是一拳,正面将作为高阶重骑兵的西凉铁骑击毙!  

沉重的西凉铁器轰然倒地,战马竟然没了气息。  

蒲察世杰见汉军之中,王彦章带着马超接连斩杀金国士兵,于是翻身上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