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战役结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巾之乱战役第三十天,曲阳县战场,张宝还在死守曲阳,他现在是黄巾军为数不多的希望。  

董卓率领汉军骑兵前来围攻曲阳县,却遇到了巨大的麻烦——曲阳县与广宗县之间的距离太远,也只有骑兵可以及时赶到曲阳县,沉重的攻城器械却难以移动。  

第一次史诗战役持续三十天时间,楚天等身处广宗县的领主考虑到时间问题,选择放弃前往曲阳县战场,继续留在广宗县清扫附近的黄巾军。  

“玩家您杀死25级黄巾长,获得150点经验。”  

“恭喜玩家升到30级。”  

楚天亲自上阵,骑着战马追杀一批逃跑的黄巾军。  

他现在的等级已经到30级,等级意味着身经百战的程度。  

姓名:楚天(我只想好好种田)  

爵位:五大夫官职:无等级:30 经验:30/10000  

统帅:39 武力:34 智力:41 政治:40  

装备:武斩刀、精制皮甲、普通战马功法:黄天诀(1/10)  

特性:无专属兵种:无“这大概就是普通领主玩家的属性,职业是武将的玩家,统帅和武力可能更高一些。”  

楚天对自己的面板不是很满意,不过绝大多数玩家的面板和楚天相差无几。没有特殊的道具和奖励,玩家的属性不可能有多高。不然一百个武力90以上的玩家就可以平推一支精锐军团。  

只有使用特殊的道具和获得特殊奖励,玩家的属性才能接近史实英雄。  

因为学习了张梁的“黄天诀”,楚天发现自己的力气果然大了几分,与三阶黄巾长交手时没有那么吃力。  

嗯…不能砍翻敌人的领主不是好领主。  

“叮!东汉区通告:第一次史诗战役‘黄巾之乱’即将结束,请各位领主、自由玩家做好离开战场的准备。距离正式传离战场还有两个小时,届时将会清算军功和排名奖励!”  

所有还在战场的领主和自由玩家都收到了通知。  

黄巾军还在曲阳县抵抗,董卓率兵继续攻打曲阳县。  

不过汉军阵营已经获胜,收复曲阳县是迟早之事。  

楚天听到通告以后,立即率领剩下的兵马回营。  

汉阵营幸存的领主大喜过望,他们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可以使用军功兑换奖励。  

各个领主收兵,接下来就由汉军和黄巾军继续打了。  

“楚兄弟,这次可以认识你,也算是一个收获。唉,你们在关内,以后还容易见面,我在西域都护府,当地除了面积扩大十倍的绿洲可以养兵以外,其他地方可是相当贫瘠。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希望到时我还活着吧。”  

西域都护府的领主霍安向楚天道别。  

他率领的400西域都护府士兵,此时仅剩下210人,让霍安不时大叫心疼。  

“希望以后我们不会成为敌人。”  

辽西郡的燕太子牵着战马,同样前来与楚天告别。  

楚天半开玩笑:“幽州有不少强大的领主,你还是小心自己。”  

所有玩家都在等待离开战场。  

楚天清点夏镇一个月以来的损失。  

此战他带来100轻骑兵、200徐州弓箭手、500精锐步兵,一个月后只剩下73个轻骑兵、134个弓箭手、341个精锐步兵,一共548人。其中又有两三成活下来的士兵轻伤或者重伤。  

“俘虏的黄巾兵合计1745人。”  

周亚夫汇报俘虏的黄巾兵数量。  

俘虏可以带回各个领主的领土,将近两千人的黄巾兵将会是夏镇冲击世界第一城的重要劳力。  

曹操发家还要靠青州的百万黄巾军,其中精壮就有三十万。  

青州黄巾军?  

楚天差点忘记还有这么一支黄巾军。  

张角三兄弟即使身亡,各地的黄巾军残余还在活动。  

成就任务“讨伐黄巾”,目前进度为4151/100000,俘虏的黄巾军同样视为击杀,但不能反复释放,然后再俘虏。  

楚天想要完成这个成就任务,多半还要着落在青州黄巾军身上。现在的楚天根本无法剿灭或者俘虏十万黄巾。周亚夫在广宗县攻城战时率领的汉军不属于夏镇的军队,因此不计入成就任务。  

除了重要的劳动力,夏镇的战利品还有130匹战马,价值1500两的金银铜钱,各种低级的技能书、兵器、建筑图纸。  

在不耽搁领土发展的前提下斩获这些战利品,对夏镇而言是额外的收入,可以加速领土的发展。  

刘备收兵,见到楚天清点战利品,心情有些复杂。  

楚天抢走了不少军功,而且如果不算投靠他的异人,刘备的兵马还没有楚天多。  

关羽抚长须:“我们此次讨伐黄巾军,凭借大哥的军功,说不定可以当上县尉。”  

“最多也只是县尉…”  

刘备对楚天说不上怨恨,战场上各凭本事获得军功。  

只是,刘备有些不爽而已。  

第一次战役结束,各个领主陆续传离战场,回到各自的郡县。  

楚天眼前的景色一变,他离开苍莽的广宗县战场,回到了琅琊国开阳县。开阳县城又因为曾经是琅琊王的府邸所在,所以又名琅琊城。  

回到琅琊城以后,楚天还要押送俘虏的1745个黄巾兵回到夏镇。  

如此多的俘虏,浩浩荡荡,让不少领主玩家、还有琅琊城居民为之侧目。  

如果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