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天竺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军婚,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  

已经成年的儿子,无非王策、王素、王澈、王骐、王骥、王铮。  

王策身为吕宋国主,儿女都好几个了,别说留在大明,就连天竺他都不会去。  

王素身为大明驸马,整天跟公主撒狗粮,剩余时间用来研究物理,今后估计是大明科学界的代表人物。  

王澈今年考进士失败。  

王骐今年考进士失败。  

王骥暂时安家在吕宋,把妾室安置在大哥那里。他还没娶正妻,但已经有两个妾室,每年至少四五个月在海上航行。  

王铮今年刚满十六岁,是黄峨建的小号。这货徒有神童之名,却连考举人都够呛,写诗填词倒是有一手,平时还喜欢吹拉弹唱。  

王澈首先表态:“我…孩儿想留在大明继续科举。”  

王骐跟着说:“我也是。”  

王铮左右看看,扭扭捏捏说:“天竺那边,怕是没有几个文人…”  

得,成年子嗣当中,居然没人愿意去天竺。  

想想也是,大明正值黄金盛世,谁愿意去穷乡僻壤?就算能继承国王都不去。  

这么比喻吧,就像美国政治世家的精英,留在美国肯定能做议员。现在非洲有一个落后国家,让他立即过去当王子,而且这辈子很难再回美国,你觉得他会作何选择?  

王澈几兄弟看待天竺,就如同美国世家子弟看待非洲。  

殷洲就更别说了,王渊都不想去,那里百年之内根本别想发展起来。地理环境确实优越,各种资源确实丰富,但人烟稀少啊,过去整天跟土著打交道吗?  

王渊想了想,说道:“抓阄吧,必须去一个。去的那个,必为天竺王世子。”  

三兄弟面面相觑。  

折纸为签,两长一短,三人都心中祈求,千万不要被自己抽中。  

王澈首先把纸条拆开,顿时松了一口气,笑道:“不是我。”  

王骐接着拆开纸条,笑着说:“也不是我。”  

“可我不想去啊。”王铮哭丧着脸。  

王铮是神童,是京城有名的才子。他只想留在大明,跟文人雅士交流,吟诗作词、写赋唱曲,闲来喝喝小酒,没事儿去看几场球赛。  

天竺可有这些耍子?  

王渊也很头疼,居然是最不看好的儿子中签,如何放心把天竺王位给传下去?  

王澈笑着朝弟弟抱拳:“恭喜世子。”  

王骐也促狭道:“世子贤弟,咱们今晚喝酒庆祝一番如何?”  

“我…我不想当天竺世子。”王铮欲哭无泪。  

王骐说道:“买定离手,愿赌服输,六弟你就认了吧。”  

王渊一句话更让儿子心如死灰:“从明天开始,你不要再碰诗词歌赋了。上午学习政略兵法,下午练习骑射武艺,天竺那地方可不怎么太平。”  

王铮瞬间无语。  

我好端端一个神童才子,居然逼着我去天竺开疆拓土!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十月中旬。  

王渊前往吏部报道,瞬间恢复首辅之位。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首辅丁忧,次辅自动晋升。首辅归来,相权交回,就连皇帝都不能无端阻拦。  

十月三日,例行早朝。  

王渊来到东华门外,文武百官纷纷躬身行礼:“太师安好!”  

官员们早已议论开了,猜测皇帝什么时候批准辞职。一些心理阴暗者,则不相信王渊愿意放权,认为那三封请辞奏疏都是试探。  

总算熬到皇帝升殿,王渊再次走到文官班首。  

今天不议别的事情,朱载堻开口便说:“太师的第四封请辞奏疏,我已经收到了。”  

王渊手持笏板出列,摘下官帽跪地:“请陛下恩准!”  

朱载堻沉默不语,良久才说道:“准了。”  

“轰!”  

满朝哗然,文武百官的脸上,纷纷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文治武功天下无双,带领大明走向盛世的王太师,居然真的就此退出朝堂?  

这也太不真实了吧!  

次辅罗钦顺出列道:“陛下,太师在朝,先平刘六刘七之乱,又抵定西北边患,再参与平定宁王谋反。开海禁,取大宁,收河套,复集宁,定交趾,更是变法一扫弊政。如此功绩,即便致仕,也应格外封赏。”  

朱载堻说:“授上柱国。”  

罗钦顺道:“似乎不够。”  

朱载堻说:“太师之子、当朝驸马王素,加官太子少保,封贵阳候。”  

罗钦顺立即退下。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王渊又说:“臣在大明一日,陛下与众臣必定束手束脚。臣请远走海外,未得陛下召见,永世不再回大明之土。”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  

这是要绝自己的退路,不仅仅是致仕那么简单。  

正常致仕,可以复官。比如闹出什么大乱子,王党重臣必定建议召太师回朝,到时候谁又拦得住呢?  

王渊只要不死,留在大明境内一日,即便离开了中枢,皇帝和某些官员都坐立不安。  

王渊居然自请远走海外!  

朱载堻眼神复杂道:“准了。”  

吏部尚书何瑭突然出列:“功成而身退,此乃千古贤相也。更何况远走海外不毛之地,请陛下再次加封!”  

朱载堻问道:“封什么好?”  

金罍出列道:“封王为宜。”  

朱载堻问道:“太师欲往海外何地?”  

王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