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三个小祖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起的名字好难听啊。”  

“木头我知道,钢筋和水泥是什么?”  

“钢筋是一种钢吗?”  

“水泥难道就是泥水?”  

宋灵儿蹲在王渊身边,看着那三只小猫,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王渊笑道:“我随便起的名。”  

宋灵儿虽然被小奶猫萌态戳得心动,但还是做出一副不屑模样:“养猫有什么用?要养就养豹子和老虎。竹熊也可以,长得那么大,肯定能拿来当坐骑。”  

“你还在打竹熊的主意呢?”王渊颇为无语。  

宋灵儿郁闷道:“早被它逃得没影了,怎么都找不到,估计是挪窝了吧。”  

王渊心里幸灾乐祸,表面却一本正经,劝道:“你跟竹熊没缘分,别再惦记了。”  

“唉,不说竹熊,”宋灵儿问道,“想不想学骑马,我可以借你一匹。”  

王渊笑问:“怎么不是送?”  

宋灵儿道:“五百两一匹的上等水西战马,我是敢送,你敢要吗?”  

“五百两一匹?”王渊惊道。  

宋灵儿道:“这种马属于贡品。宋家每隔数年,便向朝廷献马一次,每次只能献十多匹。”  

“好吧…”王渊无话可说。  

据黔书·水西乌蒙马记载:“水西乌蒙近于西,故多良马,上者可数百金,中者亦半之,其鬻于外者凡马也。而其上者蛮人亦爱之,不肯鬻,不频骑,惟作戛祀鬼也,临阵才用之,童死以为殉。”  

这说得够玄乎,上等水西马价值数百金,而且还不容易买到。土司都舍不得骑,只有打仗和祭祀才用,马死了要以童男童女殉葬。  

此言肯定夸大,但也可窥一斑。  

早在南宋时期,水西马就已经出名。南宋朝廷为了与金人作战,经常在水西购买战马。个子小,力气大,好喂养,耐持久,平原作战或许稍显不足,山地作战则堪称神器,在陡峭狭窄的山道亦能健步如飞。  

安氏为什么军事实力超强?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控制了水西马的原产地。  

宋家虽然也有养马地,但总不比安氏水草丰美,马匹的产量和质量也大大不如。  

由于贵州不产盐,盐价贵到难以承受的地步。一匹中等水西马,在贵州就可值一石精盐,至少作价三十两白银。而一匹上等水西马,没有几百两银子你干脆别问价。  

“喵~~喵~~”  

三只小奶猫叫唤得更厉害。  

王渊和宋灵儿将萌货们带回去,喂米饭和肉饼都不吃,喂米汤倒是抢着喝了不少。  

明显,还没断奶呢。  

王渊问:“你家有羊奶吗?”  

宋灵儿说:“马奶更好找,给它们喂马奶吧。”  

三只小猫喝了半个月马奶,体型蹭蹭蹭变大,食量越来越惊人。断奶之后,挑嘴得很,不怎么吃米饭,肉饼倒是啃着香,后来干脆自己学着抓老鼠。  

袁二的伤势早已痊愈,变得稍微稳重了些。他有一天过来串门,见“钢筋”叼着条小蛇,挠头说:“王二,你这猫有点怪啊,我看着怎么像‘扒鸡虎’?”  

经此提醒,王渊也忍不住仔细查看,拎着猫咪的后颈道:“我还以为是狸花猫,这他娘原来是豹猫啊!”  

随手一甩,猫咪落地。  

“喵~~~”  

钢筋不满的朝铲屎官叫了一声,嘴里那条小蛇瞬间逃脱。  

这是一条竹叶青,剧毒,此刻却慌张逃窜。  

钢筋懒洋洋趴在地上,等小蛇游到门口,才飞奔过去抓捕。一爪子将竹叶青拍歪,然后叼着回到原地,再次松口将毒蛇放开。  

小蛇飞快逃跑,到门口又被抓回来。  

如此反复几次,钢筋似乎是玩腻了,终于一口将毒蛇咬死。  

这边钢筋正在吃蛇呢,水泥又突然跑进来,嘴里还叼着一只雏鸡。它趴在王渊脚上,脑袋蹭来蹭去,似乎把雏鸡当做战利品在邀功。  

“老子不吃带毛鸡,”王渊郁闷无比,拎起水泥教训道,“以后不准去偷鸡!你才断奶几天啊,就已经学会偷偷摸摸了。”  

“喵~~喵~~”  

水泥望着铲屎官直叫唤。  

“就知道卖萌!”王渊顺手把雏鸡扔出去。  

水泥闪电般飞奔而出,把鸡叼回屋里,旁若无人啃咬起来,洒了一地的鸡毛鸡血。  

这三个不是萌货,而是小祖宗!  

不过可以当猎犬养,成年豹猫甚至能够单挑野狼。  

王渊上辈子修桥打洞,找不到啥娱乐活动,没事儿就用手机刷视频玩。  

他曾经见过一个视频,一只豹猫跟一只野狼单挑。那速度快得野狼无法招架,最后找准机会一口咬出,死死咬住野狼的咽喉。明明体型更小,却像猛虎扑食一般,把野狼按在地上直至死亡。  

不再理会这三个活祖宗,王渊拿出字帖开始练字,袁二也认认真真看起书来…嗯,三字经。  

“王渊,快出来打猎了!”又来个活祖宗。  

袁二飞快把三字经放下,这货根本不是来看书的,而是想要跟着宋灵儿蹭马骑。  

宋灵儿拎着马鞭进来,一脚踩在蛇头上,顿时吓了一跳:“这什么东西?”  

王渊暗笑:“钢筋吃剩下的。”  

宋灵儿看清那是血糊糊的蛇脑袋,既不感到恶心,也不感到害怕,反而惊喜道:“钢筋没断奶几天啊,居然都学会抓蛇了。”  

“水泥还抓了只鸡呢,”王渊说,“今天我总算认出来,它们三个都是‘扒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