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最终决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天晚上,王平安一家人又商量一阵子,母亲苏文婷当然不放心儿子进山,说咱家又不缺钱,别赚了钱没命花。  

王平安同意母亲的观点,但坑爹的系统不同意自己的观点啊。  

三次雷劈的惩罚啊,自己这小身板,有点撑不住。  

“让我再考虑一下吧,去不去,我都会和你们说的。安全第一,我会慎重考虑。”  

王平安说完,带着大黄狗返回桃园。  

练了一会字,又看了一会科目四的题目,王平安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不知何时,不知在何地,一个体型高大的白须子老人,出现在王平安面前。  

老人身穿麻衣草鞋,背着药篓,慈祥中带着笑意,说道:“平安吾徒,听说你对天道很不…你对神农系统很不满意?”  

王平安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冲过去喊道:“师父,您老人家总算出现了,咱们能公平公正公开的谈一谈吗?”  

但是王平安失望了,不管他扑到哪,神农依然和他保持着最初的距离。  

神农也没有回答他,而是表情不变,继续说道:“神农系统的安排,是经过严密推算的,暗合天地至理,如果你不想完成,只需要承受三次雷劈就行了哦!看,只是很细的雷电…”  

神农说着,指尖浮现一道绿色的闪电,转瞬之间,便如水缸一样粗,像飞龙一般,在天地间闪烁。  

“以前你承受十万八千道雷电轰击,也能酣然大睡,三道小小的雷电,应该伤不到你。”  

说着,水缸粗的闪电,落到王平安脑袋上。  

轰隆一声,王平安僵化,化为碎片,在绿色的闪电中变成了渣渣。  

“哎呀呀,为师好像忘了,你现在是肉体凡胎,承受不住雷电惩罚也在情理之中。幸好,这是一道乙木培元神雷,可让受损神魂破而后立…”  

“…”王平安明明感觉自己被轰杀成渣,却能听到神农后面所说的言语。  

随后,意识一片模糊,又感觉到身体的存在。  

他猛然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  

发现出了一身臭汗,被单都湿了。  

他想起刚才那个噩梦,觉得师父太坑了,那么粗的雷电,居然往自己脑袋上轰,太狠了。  

冲了一个凉水澡,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早晨五点,天已经蒙蒙亮。  

王平安想起雷劈的可怕,犹豫挣扎、纠结无奈,最终还是拿起手机,拨打顾倾城的电话。  

“想通了吗?那就来镇上中心路口,我们的人,已经在那里集合,六点准备出发。”  

“想通了。等我,马上就到。”  

说完,王平安挂断了电话,写了一张纸,向父母解释一下原因和去向,贴在铁皮屋的门上。  

然后带着大黄狗,走出桃园,步行赶往集市。  

顾倾城说不用王平安带任何装备,于是王平安就真的空着手,带了一条大黄狗,还属于编外战斗生物。  

五点四十,王平安带着大黄狗,来到集市上的中心路口,那里停着几辆车。  

顾倾城一身迷彩装,正对几个下属交待什么,一个老猎人背着猎枪,坐在路边,身前卧着六只狗,每只狗身上都带有旧伤,是身经百战的猎犬。  

汪汪,汪汪。  

大黄狗是一条低调的狗,冲那几只猎犬叫唤几声,好像在告诉它们,没事别来招惹我,我不会咬死你们的。  

这一叫唤,顾倾城也看到了王平安,招呼道:“你来的正好,换上衣服吧,统一服装,方便辨识。每人一个军用背包,里面有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和医疗用品,不重。”  

“总共去几个人?预计进山几天?”王平安接过衣服,顺口问道。  

“猎人、你、我,外加两个负重随行人员,总共五个人。猎人姓武,是武将村的老猎人,带着六条狗。如果一切顺利,三四天就能返回。”  

“那挺好的,我没意见,对了,我也带了一条狗。”王平安指着正在那边低调惹事的大黄狗,说道。  

“你那条狗…好吧,尽量约束一下,别让它乱跑。”顾倾城瞅了大黄狗一眼,那家伙一来到,就想挑衅六条身经百战的猎犬,很有作死天赋。  

王平安应了一声,跑到车后面换衣服,然后检查军用背包里的装备,除了一把军刀,就是食品和药品,属于应急物品。其次是睡袋、简易帐篷、雨衣等,属于生活用品。  

加在一起,不过十斤左右,以王平安现在的力量,背上这点重量进山,跟玩似的。  

王平安把军刀挂在腰上,其它原封未动,背在身上。  

王平安换好了迷彩装,重新走回,顾倾城眼睛微微一亮,点头说道:“挺合身的,也很精神,你这身板,应该参军的。”  

“你也不错。”王平安很谦虚的回应一句。  

顾倾城哭笑不得,自己这模样,自己这身材,何止是不错,哪个男人见了,不是把所有的赞美之词往自己身上用?  

有人买来早饭,几个人聚在一起,蹲在路边吃。  

也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王平安才看清老猎人的模样,说是老猎人,其实不过五十来岁,精神和体力,还在巅峰的边缘,脸上有几道旧疤,像是野兽爪子留下的印子。  

“武大爷,这时候进山有什么注意的事项?”顾倾城问道。  

老猎人说道:“进了山,一切听我的指挥。不进药王谷,就没啥危险,我有把握把大家都平安带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