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亲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母亲的声音很低,却蕴含着对仓吉的爱和愧疚。  

如果此时不是灵魂状态,而是真正的生命,那此时一定是噙着泪水,哽咽的声音。  

这种感受真的很温暖,很怀恋。  

在前世,仓吉还小的时候,他也经常被母亲拥挤怀里,感受着这份温暖。  

只是那时候他还小,根本不明白这番温暖的珍贵,也没有珍惜。  

直到没有的时候,他才彻底的感受到了。  

“不,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所以我才能安稳成长到现在。”  

“仓吉…”  

母亲呢喃自语念着儿子的名字,那张精致美丽的面孔露出复杂而欣慰的微笑。  

孩子能这么董事,他们自然高兴。  

只是,孩子长大了,就总觉得不再需要父母了,为你自己而去…  

这是所有父母都有的心病。  

“嘛!不要这样吧!“  

仓吉轻轻笑道:“我将你们的灵魂招回现世,是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父母下意识齐声问道。  

接着,他们反应过来,张大了嘴巴看着仓吉,“你说你将我们的灵魂召回现世的?”  

问完,不等仓吉回答,两人便情绪激动的劝慰着。  

”孩子,不要做傻事。”  

“虽然我们只是中忍,但也知道将以死之人的灵魂招回现实是有违常理的,能做到这种事的都是禁术,需要付出代价,千万不要为了我们做什么傻事。“  

“安心吧!”仓吉欣然笑了下,“你们的儿子已经成为整个忍界最强,就算是神话中的六道仙人也比不上我,做这种事,根本不需要付出代价。”  

“好好好,我的儿子最厉害了。”  

母亲抚摸着仓吉的面颊,笑着说:“那么,已经变得比六道仙人还强的儿子找我们有什么事呢?”  

失策了啊!  

仓吉暗叹一声。  

母亲这是哄小孩的行为分明是把仓吉刚刚的话当成小孩子在大人面前邀功炫耀一样。  

毕竟,在他们眼里,六道仙人只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现实中的人又怎么可能比得上神话里的人?  

而且,就算真有这种可能,他们对6千人的实力也没有具体的感受。  

你要说比火影更厉害的话,那他们觉得会惊讶得不行。  

“不要把我当小孩好不好!”仓吉哭笑不得,“我说的都是真的,在一年前的战争里,我可是杀了四代风影,凭借一己之力结束了战争,是木叶的英雄。”  

“好好好,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母亲不把你当小孩。”  

母亲一脸欣慰,但看他的宠溺眼神中依旧透露着看小孩的神情。  

倒是父亲对仓吉的话感到十分震惊。  

他很想问问具体情况,但看着母子两人融洽的相处,话到嘴边好几次都被吞回了肚里。  

而仓吉则是侧底的无奈了。  

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一般家庭里的孩子,在出门打工十几年后回来说自己成为了世界首富一样。  

谁信啊!  

“总之,将你们的灵魂召回现世,我不会有任何影响…”  

话语间,仓吉面色严肃起来,“另外,我想征求你们意见的是,我能同样不受影响的将你们复活,你们想重新生活在现实吗?”  

父母讶异的看着仓吉。  

仓吉则越发严肃认真的看着他们。  

“这…”  

父母感到很不可思议,两人想要说‘怎么可能’之类的话,可看着仓吉神情,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  

“还是觉得不可能吗?”  

仓吉叹了口气,随即目光凝视一旁。  

只见那空无一处的空气中聚集着空气尘埃,然后一点点化作肉体,最后长出皮毛。  

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被凭空创造出来。  

它茫然不知的扫视周围,最后遵循动物本能,嗅着外面花草的气味离开了宅院。  

这下,父母可真是震惊了。  

他们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一脸骇然,“儿子,这,这是…”  

“阴阳遁之术,能够凭空创造,从无生有的术。”  

仓吉轻柔太阳穴,略显疲倦,呢喃自语,“没有想到要创造一个拥有灵魂意识的生命消耗会这么大,不过你们的灵魂都在,我只需要为你们塑造身体就可以了。”  

父母还处在震惊中,没有发现仓吉的疲倦和呢喃声。  

他们不可思议的望着兔子的身影离开院门,确认不是幻术后,骇然道:“传说中六道仙人创造世界的忍术竟然真的存在!”  

“创造世界?”  

仓吉瘪瘪嘴,有些想笑。  

“创造世界什么的太夸张了,但创造一些东西或生命还是没问题的。”  

“父亲,母亲,告诉我吧,你们想要复活吗?”  

“只要你们点头,我立即将你们复活。”  

闻言,两人低头陷入了沉思。  

仓吉感到咤异。  

这种事还用考虑吗?  

虽然他之前想过死人复生会带来种种麻烦。  

但那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的。  

对于当事人来说,不论有再多的影响,对自己而言都是百利无害的。  

他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还是算了吧!”  

思虑良久,母亲抬起头来,看着一脸惊愕说不出话来的仓吉,美丽的面庞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人在生前对死亡很抗拒,可同样的,人在死后也会对生很抗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