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地之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突然,系统提示再一次响起。  

[订!检测到宿主拥有同源道具“仙人羽衣”与“自然之石”,可以锻造出特殊道具“天地羽衣”,是否锻造]  

“又是锻造新道具?”  

他在动漫中属于正派人物,属于主角领路人一样的角色,为人虽然好色不正经,却颇有侠义风范,很受观众喜欢。  

对于这样的角色,很少有人会给他乱起外号,相应的,关于他身上的梗,也非常少。  

而他虽然很强,但自身也只是一个天赋普通的忍者,没有学习什么禁术,也没什么特殊能力。  

手中的自然之石也同样散发着光飞了起来。  

两者在空中交融融合,最终化为一体。  

光芒散去,里面的物品显示出来。  

依旧是一件羽织服,不过黑白相间的颜色比例有了变化。  

原本黑白的比例差不多的,现在白色占据了大部分,只有低端才是黑色。  

并且,白色的部分秀有山水墨画。  

山川,平原,河流,森林,沙漠,还有蓝天白云。  

小小的衣服上绣出了一整个世界。  

变得更加优雅,具有诗意了。  

仓吉伸手接住衣服,视网膜上出现了衣服的信息。  

“天地之衣:天地自然之衣,能自动吸收自然能量,若主动注入查克拉,会自动提炼出仙术查克拉回馈给宿主。”  

看完系统的介绍,仓吉微微沉吟。  

仙人羽衣是衣服本身蕴含仙术查克拉,但拥有的量和强度有限,一旦使用速度超过衣服恢复速度,那就会出现仙术查克拉不够用的状况。  

而且,仙人羽衣所具备的仙术查克拉来源于重吾到咒印,自然能量与身体能量和精神能量的比例不是很平衡。  

会导致身体发生变异,对身体与忍术的强度增幅也不如那些正经修炼出仙人模式的人。  

而天地之衣本身不具备能量,但能自动提取自然能量,需要仙术查克拉的时候得注入自己的查克拉。  

而道具后面没有系统的危险提示,就算仙术查克拉的比例没有达到绝对平衡,也达到了不会让身体发生变异的水准。  

就是不知道天地之衣吸收自然能量的速度如何。  

要是能比得上九尾或千手柱间的话,那场景现在靠这一件衣服就敢跟大筒木辉夜硬刚了。  

不过,毕竟是从自来也身上锻造出来的自然之石,就算有过二次锻造升级,功能也不会夸张的太离谱。  

想达到九尾或千手柱间那种地步,估计不可能。  

不过,也不差就是了。  

仓吉迫不及待的将衣服穿在身上,然后尝试注入查克拉。  

仅仅过了一秒,便有一种全新的查克拉反馈到体内,在这种查克拉的增幅下,他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  

并且,对周围,对世界的感官都变得不同了。  

透过这种感官,他能感知到很远的地方,能提前察觉危险。  

对事物的变化,能更容易理解了。  

在这种状态下,他觉得曾经很难修炼成功的S级忍术,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了。  

这种感觉很奇妙,但真的很爽!  

仓吉觉得,不用写轮眼,不用其它道具,也不用仙人体那不死一样的治愈力。  

紧紧靠着天地之衣赋予的仙人模式,他就能打赢佩恩了。  

收起收获的喜悦,仓吉来的侧面的卧室,站在挂着大镜子的衣柜以前,里面照映着他现在的样子。  

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多出了一抹黄色的眼影,漆黑瞳孔中多了一个针孔大小的点。  

比鸣人的仙人模式变化还小。  

仙术查克拉的比例越是平衡,身体的变化就越小,对身体与忍术的增幅就越强。  

“果然,能仅靠仙人模式与忍术就能对战佩恩的感觉不是错觉,而是真正的强到这种地步了。”  

仓吉兴奋地握了下拳头,内心的激动怎么也压抑不住。  

不过,天地之衣吸收自然能量的速度果然无法与九尾和千手柱间相比。  

这两个家伙,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大地的自然能量吸收,一个能在几分钟内将整个天空的自然能量吸收。  

这种强度,是天地之衣远远不能比的。  

不过,以仓吉目前的消耗来说,绝对不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果然,锻造的道具虽少,却很牛逼。”  

仓吉想起了之前安慰自己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好一会,他想起还有三件道具没看。  

立马收起查克拉,回到道场查看另外三件物品。  

先是那做蛤蟆石像。  

只要往里面注入查克拉,蛤蟆石像的眼睛就会投射出记载了妙木山一族历史与传承的影像,其中就有很多仙术查克拉的运用。  

比如蛙手。  

能够调动附近的自然能量进行攻击和防御。  

不过这种人类能运用的仙术很少,大多都是蛤蟆或者蛤蟆配合人才能使用的术。  

仓吉也不气馁,那一件天地之衣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仙术是他唯一的超凡之处。  

以上两种原由,使得他身上能锻造出的道具很少。  

“看起来好像都很…”  

仓吉看了眼系统介绍,正准备发出感想。  

“蛤蟆精灵:这是妙木山历代逝去的蛤蟆的意志集合体,承载着妙木山蛤蟆一族的传承。”  

自来也的身体组织锻造不了多少道具是有原因的。  

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