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生死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峰所想,自然就是混沌青莲莲瓣所化成的天地人三书之人书!  

生死簿和千秋轮回笔。  

其中千秋轮回笔,陈峰在万灵城莫修之处就已经取得,现在只缺生死簿的材料。  

这件本命装备其实陈峰并不是很着急制作,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点原因就是相比于价格高昂的生死簿和千秋轮回笔,陈峰还有更关键的材料要去购买,比如说混沌钟,这些都是能够帮助陈峰直接提高战力和灵力级别的。  

第二点原因就是生死簿和千秋轮回笔的能力并非想象般的无敌。  

这个世界是有天道规则的。  

所有人脑海之中印象的生死簿,都是将世间众生的印记凝聚在其中。  

内容记载着人世间所有人畜的名单,包含着每个人以及其他生物的阳寿期限与阴寿期限,有着决人生死之能。  

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你就死。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黑白无常勾魂,便是因为阳寿已到,但修成仙道,跳出五形,已经不服阎罗管辖,就算大闹幽冥,十殿阎罗也无可奈何。  

一本生死簿就能决人生死,让陈峰天下无敌?  

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西游记》中,被勾去了名字的花果山群猴,最后还是陆续死去,只剩下了数千猴妖,在生死簿上被划去名字并非永生,而是不会被幽冥阴司勾魂。  

但上述这些,只是在《西游记》之中对于生死簿的构建。  

要知道,中国古代关于生死簿并没有系统的详细说法。  

所有详细设定都来自于各种作者的自行想象。与古代中国人民传说的生死簿不一样。  

陈峰如果类似于“死亡笔记”那样构建生死簿,可能能够制作出来,但效果绝对不会好,只能咒杀一些实力不如自己的人。  

他是灵卡师,虽然他制卡从未失败过,但构建这种技能一定有失败的风险。  

既然关于生死簿并没有系统的详细说法,那么就能够让陈峰自由发挥了,关于人书的制作设定其实陈峰早有想过。  

聚魂之术,绝对在生死簿的范畴之中。  

陈峰有足够的的信心可以将方琳救活。  

不过陈峰的信心并不代表方家几人的信心。  

陈峰凭空出现在周天城之中。  

如果说没一点目的,方天阴是不信的,陈峰又不是医者仁心的医师。  

阴阳法则的书册,就算是混元级别的,这价值恐怕都会接近百万灵石…  

怎么能确定陈峰不是骗子?  

专门利用他们救女心切的情绪,来骗他们珍贵材料的呢?  

“好。”  

在方天阴还在犹豫之际,身边的柳敏果断的答应道。  

“敏儿!”  

“娘!”  

身边的方天阴和方淼陆续喊了出来。  

柳敏和陈峰对视一眼,陈峰露出一个笑容,柳敏也道:  

“八年了,我守在琳儿身边八年时间。”  

“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我相信他。”  

傻女人…  

方天阴的心中也有些苦涩。  

不过就算是再犹豫,以方天阴的性格,也不会放弃这一丝希望,而且正如陈峰所说,他没有理由骗他们,在周天城的城主府,陈峰要是真的是骗子,还能走的出去周天城?  

陈峰老油条,很清楚方天阴心中的顾虑。  

于是乎微笑着将自己虚拟空间中的五十万灵石全部拿了出来,闪耀的灵石几乎堆满了城主府!  

无论是司马承天还是方天阴都露出了极其震撼的神情!  

一个人族青年,竟然有如此恐怖的财富!  

就算他作为周天城的城主,能够动用的财富也比这多不了多少。  

“这是五十万灵石。”  

“就当材料费了,如果我成功救活了你女儿,还我就行。”  

陈峰自然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  

不过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第一点自然是消除方天阴的顾虑,给自己更多施展的空间。  

第二点是他不怕方天阴吞下这笔灵石,除非方天阴觉得自己女儿没这五十万灵石重要,实际上方天阴为了方琳所花的灵石,远在这个数字之上。  

第三点就是就算他有着巨款,在救人成功之后被司马承天或者方家盯上,陈峰自信以自己的身手,依旧能够逃脱。  

综上所述,陈峰并不惧露出自己的部分财富。  

方天阴的神情震撼,随后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目的,你的目的是什么。”  

方天阴是一名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族高手,知道陈峰不可能没有任何目的的来到周天城。  

陈峰同样没有任何遮掩:  

“我要你的星图。”  

“天星图?!”  

司马承天知道陈峰的目的,所以并不意外,但是柳敏和方淼都看向了方天阴!  

陈峰索要的至宝实在是太过珍贵,但正因为如此,方家才会更信任陈峰。  

就打一个简单的比喻。  

同样一件食物,一个要价一万,一个免费送你。  

前者,我们所想的肯定都是,这食物竟然要一万,肯定是好食材!  

后者,我们所想的肯定都是,这食物竟然免费,怕不是有毒吧?就算没毒,也是垃圾食材。  

这就是人性。  

陈峰所要的天星图,简直恰到好处。  

因为太昂贵了!  

“我答应你。”  

“如果你能救活小女,别说天星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