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战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演习还在继续。  

C旅侦察营几乎全军覆没,这对于红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战场形势对于C旅来说似乎有些不妙。  

N1通道的战斗从夜里一直打到天亮,但C旅依旧未能突破蓝军旅的防守。  

战斗异常惨烈。  

红蓝军在这里都损失了至少一个营的兵力,双方却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能各占据N1通道的一半。  

期间,张大炮打算在N1通道的左右两侧开辟新的通道,组织陆航实施空降,企图打开一个新的突破点。  

但不幸的是,蓝军旅似乎早有准备,机降分队刚落地就被保卫,最后被一举歼灭。  

与此同时,右翼主攻方向的进展也十分不顺利。  

要进攻,就必须开辟通道,通过蓝军预先布置好的障碍场。  

在破障环节上,右翼主攻的3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计划开辟四条通道,结果反倒因为开辟的通道数量太多,工兵分队数量不足,很快阵亡后无法得到补充,只能让负责主攻的3营自己利用攻击部队上去开辟通道,干工兵的活儿。  

其中2连顶着蓝军的炮火的确打开了其中两条通道,可是整个连队到最后之剩下3人还存活。  

因为损失太大,导致通道是开了,可是进去的部队兵力不足,被放血太多,失去了应有的战斗力,打了一晚上仍旧没能突破蓝军右翼,最后只能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形成了消耗时间的拉锯战。  

而左右两翼也不能获得有效的补充和支援。  

因为预备队全投入到了战斗最激烈的N1方向上去了。  

在整个夜间,C旅的部队全线推进,却始终被死死挡在了防御线上,未能取得任何令人眼前一亮的战绩。  

到了早上9点50分,“红军”旅再次集结兵力,开始对N1通道的蓝军旅发动猛攻。  

与此同时,张大炮把自己的警卫部队和后勤部队的一些能战斗的人员都组织起来,搞了一支预备队。  

因为演习还有十来个小时就要结束,如果再没有突破,红军旅后继乏力,过了中午恐怕更是难以在地图上推进半分。  

他这次并没有将预备队继续投入到N1通道争夺战里去,因为那里就是一个绞肉机。  

由于N1的地形问题,装甲部队进去多少部队都卡在里头,出不来。  

10时20分,预备队投入了蓝军左翼的攻坚战里。  

战斗异常激烈,战至11点,“红军”旅终于获得了演习打开以来第一个令人振奋的进展——蓝军左翼已经被攻破第一道防线,红军旅一鼓作气,已经推进到二线阵地前沿。  

蓝军旅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  

红军旅得到了预备队的增援,攻击异常猛烈。  

而此时蓝军旅的预备队已经被投入到N1方向,根本抽不出任何人支援,为了减少损失,只能让左翼的蓝军后撤,减少伤亡。  

这一下子,“红军”旅在整个战场局势上终于获得了略微有利的态势,给“红军”率一个车技连续突击的机会。  

但令人惋惜的是,左翼攻击的红军旅部队并没有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继续进行连续突破,他们却在关键时刻停了下来!  

没错!  

他们停了下来!  

“010,我是031!听到请回答!”  

在3营的指挥车上,营长曾庆国拿着电台话筒已经将这句话重复了不下二十次。  

但是,话筒里都是沙沙沙声。  

干扰。  

又是通讯干扰。  

蓝军的通讯干扰在演习一开始就不断出现。  

虽然红军的电子对抗部队最后总能找出化解的办法,只是都显得被动。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可是红军电子对抗部队却一直在防守。  

打得一拳去,避得百拳来。  

曾庆国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要“享受”这种被电磁压制的待遇,而他们蓝军方面好像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必须要得到旅指的批准。  

因为全旅最后一支预备队已经投入左翼,都调拨给自己指挥。  

蓝军显然在撤退。  

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追击。  

可曾庆国却拿不准到底应不应该追击。  

他担心这是蓝军的圈套。  

现在,他急需情报来为自己下一步作战命令提供有效的支持。  

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友邻部队进攻方面敌人有没有撤退。  

如果是全线撤退,那就意味着蓝军在收缩防御圈。  

如果仅仅是自己对面的蓝军后撤,并且撤出的地区存在被伏击的风险,那就是圈套。  

曾庆国感觉自己急得都要疯了。  

假如真的是圈套,自己冒进会导致整个营和后来加入战斗的预备队全部被包围、重创。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红军旅肯定无力回天,只能坐等失败。  

面对这种涉及到整个战局胜败的决策,曾庆国犹豫了。  

原地占领有利地形等待命令,还是继续前进宜将剩勇追穷寇?  

连个选择,如同一个岔路口,曾庆国站在了路口中央。  

往左?  

往右?  

哪是通往胜利的殿堂?  

哪又是通往失败的地狱?  

“010,这里是031呼叫!听见请马上回答!”  

他无力地继续呼叫着旅指。  

他希望旅长能给自己下达一个命令。  

那样就能下决心了。  

“…这里是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