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擂台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连的官兵齐刷刷地回头。狂沙文学网视线里,韩小北站在队伍的最后面,举起了那只右手,脸色微微发红,目光里既有熊熊燃烧的斗志,也有新兵特有的那种羞怯。  

张建兴好一阵没回过神来,倒是庄严第一个做出了反应。  

“小北,你想好了?”  

庄严心中存在疑惑。  

作为步兵,构筑散兵坑当然也算是一项战术科目。  

韩小北当然也学过,可是只接触了这个科目短短两个月。  

散兵坑构筑,说白了就是比拼体力。  

那玩意并不难,只是有个标准,按照标准挖,达到标准即可。唯一称得上技术的,就是士兵对工兵锹使用。  

落锹的位置要准,力度要狠,先挖型,再精修,比的是体力,拼的是速度。  

这就是一门功多手熟的活儿。  

“班长,你就让我上场吧,我不会让你失望。”韩小北央求道。  

庄严想了想,回头看着连长张建兴。  

张建兴看起来倒是兴致满满。  

毕竟韩小北今天的表现实在很优秀,完全突破了他以往的印象。  

虽然他同样对于韩小北是否能够胜过工兵连那些地老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握,甚至可以说是不抱希望。  

工兵是谁?  

这些家伙别说散兵坑了,人家训练的时候经常模拟机械失效,手工挖掘前进指挥所或者临时的大型炮位阵地等等,那些大型的土木工事可不是小小的散兵坑能比的。  

步兵虽然在战斗科目上强悍,可是要说到刨地构筑工事,在工兵连面前还真的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说个“服”字。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273团每次这种擂台赛,在构筑散兵坑的项目上永远没有人能赢过工兵。  

战斗科目人家比不上你,比人家的老本行?  

别人哪会给你任何机会?  

倒是工兵连的那帮兵兴奋起来了。  

不光是兵,工兵连的连长杜晓宁也笑了,说:“好!这兵有勇气!不过别光说不练,上来!”  

韩小北依旧看着庄严,庄严仍旧看着张建兴。  

他要得到批准。  

张建兴沉默了片刻,一挥手道:“行,你上去试试!”  

八连的官兵全部转过,又围到了比赛场地周围。  

其实所谓的散兵坑,就是步兵掩体的一种。  

步兵掩体主要分单兵掩体和步兵班掩体,机枪连还要额外学习机枪掩体,火箭筒手、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班的战士也要学习相应的掩体构筑。  

最常见的散兵坑属于单兵掩体,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土坑。  

根据战斗准备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卧掩体、跪掩体、立掩体三种,机枪掩体除这三种外还有高掩体。  

当然,这个土坑也不是没有标准的。  

首先,根据击姿势的不同,散兵坑可分为卧姿击单人掩体、跪姿击单人掩体、立姿击单人掩体、带击踏跺的掩体。  

散兵坑的位置选择应根据作战任务、地形条件、敌、社及火器能等条件而定。  

其中,卧姿击单人掩体坑长170厘米,减深25厘米,前口宽180厘米,后口宽60厘米,崖径30厘米,左墙高25—30厘米,口右墙高10—15厘米。  

如果是跪姿击单人掩体,则减深80厘米,崖径30厘米,口宽90厘米,底宽70厘米,左右墙高40厘米,中间高30厘米。  

立姿击单人掩体减深110厘米,底宽50厘米,崖径65厘米。  

这几种散兵坑里,最简单的就是卧姿散兵坑,难度最大的就是立姿散兵坑。  

挖散兵坑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记住标准,挖就是了。  

可实际上,散兵坑是否合格,检查的要求可是十分严格的,所有的标准误差不得超过5厘米,伪装符合要求,推土要靠前等等一系列的小细节,否则就算不合格。  

还有就是,时间上也有规定,按照步兵教材上的规定,要求卧姿散兵坑要在12分钟内完成,跪姿18分钟内完成,而难度最大的立姿散兵坑则要求在36分钟内完成。  

一般的老兵挖这种坑,时间能够缩小三分之一,并不需要教材上标定的那么多时间。  

这样听起来,散兵坑好像很简单。  

其实那是因为教材上假定是在“中等土壤”条件下的时间和标准。  

当然,还有低等和高等。  

什么叫低等?就是在一些泥土极其松软的地方,例如沙质地面、浮土地面。  

什么是高等?就是在北方那些冻土地带,地面硬得跟冰块似的,能把人虎口都震出血来的地面。  

今天这里设置的场地,符合中等土壤条件,黄泥草地,土质软硬适中,没有岩石。  

张建兴上去就问:“老杜,几个一组?”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既然是擂台赛,那么就比在多长的时间里挖完多少个散兵坑。  

这种比赛方法不考虑一些细节,只考虑速度和标准还有数量,以此定输赢。  

“7个吧!”杜晓宇说:“7个上限,算一组。”  

张建兴说:“行!”  

完了回到庄严和韩小北旁,说:“7个一组,计算最短挖完的时间,谁的成绩最好,今天的擂台冠军就是谁的…”  

他的目光落在韩小北的脸上,问:“你确定你要上?”  

韩小北说:“连长,我今天还没拿过第一呢。”  

张建兴笑了:“就你这样,你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