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算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丈师侄,事已至此,你也莫要太过心痛。五位太师祖,除却普泓太师祖外,其余四位皆近百五十岁,也快到了佛法圆满,往西天极乐世界成就罗汉位的时候了。”  

见智海痛苦如斯,宗远还以为他在为普渡神僧之死和其他三位普字辈神僧的重伤感到心碎,因此安慰说道。  

普泓神僧虽为五僧之首,但那只是因为他功参造化,当年在同辈乃至高一辈中,佛法和武功修为都无人可及,才确立了中心地位。  

但他的年岁,要比其他人至少小二十岁。  

再加上他武功早已臻至化境,所以只要有他在,宗远便不担心。  

除非东方青叶不要脸,以武圣身再临金刚寺山门,以威强压之。  

而且,宗远还有一些别的小心思…  

《金刚不坏神功》被请回山门后,若是论资排辈,排八辈子都排不到他一个宗字辈长老。  

布金刚伏魔阵,只需三名修练神功的宗师巅峰即可。  

若五位普字辈神僧皆安在,哪有其他人的份?  

可现在…宗远觉得近水楼台先得月,未必没有先一步的机会!  

虽然智海小宗远一辈,可他是依靠智谋手段才得普泓神僧相中,简拔成一代主持方丈的,又岂会看不破宗远的小心思?  

但他根本都不在意,能决定《金刚不坏神功》修练名额的,金刚寺内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普泓神僧,另一个,便是智海。  

普泓神僧自己当然算一个,智海虽为中品宗师,但有自知之明,《金刚不坏神功》可以练,但不会去布金刚伏魔阵。  

这或许是太聪明之人的一个劣处,总想施巧计取胜,而不愿硬碰硬的去杠。  

但《金刚不坏神功》练就不坏身,真谛便是莽杀一切,头都不抬直接杠!  

所以他不占三个名额中的一个,但他有一弟子,虽然目前只是一流高手,甚至还未入宗师。  

可这位弟子的天赋之佳,乃他生平仅见。  

普泓神僧也已经认可,将会大力培养。  

那三位身受重伤的太师祖,一身功力精血造化,说不得就要落在他这位弟子身上了。  

如此,还有一个名额。  

再怎样,都不可能轮到宗远。  

所以对于宗远的小九九,智海只在心里鄙夷一番痴心妄想,便不再理会。  

他沉声将姜太虚临金刚门所谈之事简略的说了遍后,宗远就再也无法保持师叔之姿了,简直气急败坏的骂道:“姜太虚欺人太甚,三大圣地欺人太甚!这是要掘天下门派的根基啊!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智海冷眼旁观稍许后,一叹道:“师叔,三大圣地原本就这么霸道,就这么欺人太甚哪。”  

宗远快疯了:“若是如此,金刚寺除了太师祖外,所有宗师都要被稷下学宫给圈起来,连方丈师侄你也不例外?”  

智海缓缓点头,不过又道:“原本应该如此,但,姜太虚提出了另一法子…”  

说着,将迁移山门的法子说了遍,直听的宗远目瞪口呆,连声道:“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  

智海叹息一声,道:“事已至此,还能如何?总不能果真都被圈进稷下学宫,若如此,金刚寺千年传承,才要真正断绝在我等手中。”  

宗远想不通:“姜太虚为何会如此做?”  

智海道:“想来,是想要祸水东引,让东方青叶和侯万千打个你死我活,也好给稷下学宫一段时间休养生息。师叔,说这些,是想告诉师叔,山门真正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了。如果不能在青云寨立足,那天下之大,几无佛门存身之处。原本弟子以为,金刚寺是因为相助青云寨伏杀黑冰台才惹出的滔天大祸,如此倒可让青云寨为我山门提供一处立身之地。可现在看来…”  

“方丈师侄不必担心,老衲以为,青云寨一定愿意金刚寺立足沧澜山中!”  

宗远忽然斩钉截铁的说道。  

智海不大相信,“哦”了声,问道:“师叔此言怎讲?”  

宗远道:“方丈师侄可知此行十八人,其余十五人此刻在何处?”  

智海不知,宗远呵呵一笑,道:“都被青云寨安排,去深山中伐巨木,然后运到榆林城外的村庄处,剖木制作农具去了。这青云寨行事,当真与江湖门派相差太多。竟不以杀伐为主,非但不打家劫舍,反而相助无数百姓。更难得的是,他们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安排百姓劳作,让他们自己来奉养自己。且多劳多得,并非一味供养。对于青云寨来说,一个宗师做起农事来,顶一千百姓还多。如今青云寨的地盘一下扩大了十倍还多,正是急用人时,若我山门来投,他只有高兴的份儿。”  

智海看着宗远,一言不发。  

好一会儿后,直看的宗远有些发毛,才听智海道:“师叔,金刚寺只是迁移山门,却不是投靠一个山寨。金刚寺所需者,只是沧澜山间一座山泽,仅此而已。”  

开什么玩笑?  

若是举寺相投,前来卖身,金刚寺会选青云寨?!  

三大圣地哪一处卖不得身?  

这宗远师叔怕是迷了心了!  

宗远哭笑不得,道:“我自然知道方丈师侄之意,说的也不是举寺相投。只是金刚寺想托庇于天剑圣人麾下,暂避黑冰台之凶威,若不付出些代价,怕是不可能。而青云寨那位林神医,最好以宗师为劳力。他先前让法克回山门请出十八僧下山,便是为了让我们来做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