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打算(2/3)
进七出的威名。
是因为他们能打么?
或许有这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其忠义。
吕布武艺更高,曹操活捉吕布后,也想收服,就因为刘备说吕布喜欢背主,曹操毫不犹豫就杀了吕布。
天下大乱的时候,经常出现背叛的人。
为了千金买马骨,背叛的人都能得到高位。
然而等天下平定,这种人要么没有好下场,要么被闲置。
背叛一次,就能背叛无数次。
关羽要是真答应投靠曹操,曹操或许会高兴一阵,却未必会重用关羽。
道理都是相同的。
更别说赵兴还承诺给梁家封王。
大宋满朝文武,除了宗室都无人能够封王。
即便赵兴按照承诺,真给梁家封王,梁家必然会被大宋满朝文武针对,能有什么好下场?
更何况,只要梁皇后回到西夏,谋划的好别说封王了,梁家取而代之,称帝都有可能。
这不比投靠大宋好么?
“大宋陛下说笑了,梁家现在在西夏举步维艰,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即便答应投靠大宋,也做不到。更何况这种事外臣也做不了主,需要禀报外臣的父亲做主。”
“外臣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换回皇后娘娘,此事并不影响梁家归降大宋。就算梁家答应,皇后娘娘不回去,梁家也难有作为。”梁乙埋说道。
赵兴闻言心里冷笑,梁乙埋倒是聪明。
按照他的说法,不管梁家答不答应投靠大宋,大宋答应交换对大宋也是有利的。
而梁家要答应投靠大宋,大宋也要把梁皇后放回去,梁家才能有作用。
左右梁家都是不吃亏的。
至于他为什么不当即答应,先把人换回去再说。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
就像他不相信赵兴承诺的,赵兴也不会轻易相信梁家的承诺。
说不定赵兴会提出把他留下当质子的条件来。
到时候为了换回梁皇后,梁广川说不定真的会答应。
对于如今的梁家来说,梁皇后可比他这个梁家嫡长子重要多了。
梁广川又不止他这一个儿子,梁皇后却能影响梁家的未来,谁重谁轻一目了然。
可梁乙埋没有牺牲自己成全梁家的想法。
“这件事朕要仔细考虑考虑才行,毕竟梁皇后可是朕的臣子献给朕的,朕要是答应了,也会寒了臣子之心。”
梁乙埋闻言心里暗骂,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大宋皇帝陛下,如今西夏内部,党项贵族只顾内斗,面对河湟的进攻节节败退,已经丢了十几座城池了。若是西夏被河湟灭了,对大宋也非好事。”
赵兴闻言面不改色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外臣告退!”梁乙埋行礼道。
看着梁乙埋离去,赵兴沉默了一会,说道:“传大相公,枢密使…”
赵兴话还未说完,一个内侍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什么事?”赵兴皱眉道。
“禀陛下,几位相公和曾枢密使及六部尚书等大人求见!”内侍说道。
“呵!”
赵兴冷笑一声:“来的倒是快!让他们进来!”
这么多官员一起过来,显然是已经知道梁乙埋所来的目的。
“是!”内侍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不一会,一众官员,鱼贯而入。
“臣等拜见陛下!”众人躬身行礼道。
“平身!”
赵兴摆手看着众人道:“诸爱卿一同来见朕,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众人闻言看向了韩章,韩章却微微垂首没有说话的意思。
自从上次赵兴说让申相公接替他的位置,他在朝堂就很少开口了。
这次过来,也是被其他人裹挟来的。
见韩章不开口,不少人又把目光看向了黎相公。
赵兴看到这一幕,心里冷笑。
众人想让韩大相公先开口,倒是正常,毕竟韩章乃是百官之首。
可是他们看向黎相公,就不同了。
黎相公在几位相公里,并不是最高的。
显然这次的求见,是黎相公联络的。
黎相公感受到赵兴的目光,心里暗骂那些看他的官员。
不过此时他不开口也不行了。
“陛下!”
黎相公出列躬身道:“臣等听闻,西夏谴使前来,想要以灵州城及附近数城换回梁皇后。”
“没错。”
赵兴淡淡道:“黎相公莫非有什么高见?”
“臣不敢!”
黎相公说道:“灵州城乃是通往西域门户,自从丢失后,大宋损失极大。如今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回,全赖陛下之威名。”
赵兴闻言冷笑,黎相公虽然没有说要不要答应,却直接把这件事当成了既定的事实,最后还捧了他一下。
要是他说不答应,好像不够英明一样。
“黎爱卿可知道如今西夏的局势?”赵兴淡淡道。
“臣知道一些,西夏如今在河湟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因此才迫切想要迎回梁皇后。”黎相公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爱卿知道,就该明白西夏如今的局势多大宋是有利的。”赵兴说道。
黎相公闻言心里一喜,说道:“陛下说的没错,可河湟灭掉西夏于大宋色利益并不相符。西夏节节败退,只有梁皇后回去才能稳住军心!”
“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朕就答应了。”赵兴说道。
是因为他们能打么?
或许有这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其忠义。
吕布武艺更高,曹操活捉吕布后,也想收服,就因为刘备说吕布喜欢背主,曹操毫不犹豫就杀了吕布。
天下大乱的时候,经常出现背叛的人。
为了千金买马骨,背叛的人都能得到高位。
然而等天下平定,这种人要么没有好下场,要么被闲置。
背叛一次,就能背叛无数次。
关羽要是真答应投靠曹操,曹操或许会高兴一阵,却未必会重用关羽。
道理都是相同的。
更别说赵兴还承诺给梁家封王。
大宋满朝文武,除了宗室都无人能够封王。
即便赵兴按照承诺,真给梁家封王,梁家必然会被大宋满朝文武针对,能有什么好下场?
更何况,只要梁皇后回到西夏,谋划的好别说封王了,梁家取而代之,称帝都有可能。
这不比投靠大宋好么?
“大宋陛下说笑了,梁家现在在西夏举步维艰,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即便答应投靠大宋,也做不到。更何况这种事外臣也做不了主,需要禀报外臣的父亲做主。”
“外臣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换回皇后娘娘,此事并不影响梁家归降大宋。就算梁家答应,皇后娘娘不回去,梁家也难有作为。”梁乙埋说道。
赵兴闻言心里冷笑,梁乙埋倒是聪明。
按照他的说法,不管梁家答不答应投靠大宋,大宋答应交换对大宋也是有利的。
而梁家要答应投靠大宋,大宋也要把梁皇后放回去,梁家才能有作用。
左右梁家都是不吃亏的。
至于他为什么不当即答应,先把人换回去再说。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
就像他不相信赵兴承诺的,赵兴也不会轻易相信梁家的承诺。
说不定赵兴会提出把他留下当质子的条件来。
到时候为了换回梁皇后,梁广川说不定真的会答应。
对于如今的梁家来说,梁皇后可比他这个梁家嫡长子重要多了。
梁广川又不止他这一个儿子,梁皇后却能影响梁家的未来,谁重谁轻一目了然。
可梁乙埋没有牺牲自己成全梁家的想法。
“这件事朕要仔细考虑考虑才行,毕竟梁皇后可是朕的臣子献给朕的,朕要是答应了,也会寒了臣子之心。”
梁乙埋闻言心里暗骂,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大宋皇帝陛下,如今西夏内部,党项贵族只顾内斗,面对河湟的进攻节节败退,已经丢了十几座城池了。若是西夏被河湟灭了,对大宋也非好事。”
赵兴闻言面不改色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外臣告退!”梁乙埋行礼道。
看着梁乙埋离去,赵兴沉默了一会,说道:“传大相公,枢密使…”
赵兴话还未说完,一个内侍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什么事?”赵兴皱眉道。
“禀陛下,几位相公和曾枢密使及六部尚书等大人求见!”内侍说道。
“呵!”
赵兴冷笑一声:“来的倒是快!让他们进来!”
这么多官员一起过来,显然是已经知道梁乙埋所来的目的。
“是!”内侍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不一会,一众官员,鱼贯而入。
“臣等拜见陛下!”众人躬身行礼道。
“平身!”
赵兴摆手看着众人道:“诸爱卿一同来见朕,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众人闻言看向了韩章,韩章却微微垂首没有说话的意思。
自从上次赵兴说让申相公接替他的位置,他在朝堂就很少开口了。
这次过来,也是被其他人裹挟来的。
见韩章不开口,不少人又把目光看向了黎相公。
赵兴看到这一幕,心里冷笑。
众人想让韩大相公先开口,倒是正常,毕竟韩章乃是百官之首。
可是他们看向黎相公,就不同了。
黎相公在几位相公里,并不是最高的。
显然这次的求见,是黎相公联络的。
黎相公感受到赵兴的目光,心里暗骂那些看他的官员。
不过此时他不开口也不行了。
“陛下!”
黎相公出列躬身道:“臣等听闻,西夏谴使前来,想要以灵州城及附近数城换回梁皇后。”
“没错。”
赵兴淡淡道:“黎相公莫非有什么高见?”
“臣不敢!”
黎相公说道:“灵州城乃是通往西域门户,自从丢失后,大宋损失极大。如今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回,全赖陛下之威名。”
赵兴闻言冷笑,黎相公虽然没有说要不要答应,却直接把这件事当成了既定的事实,最后还捧了他一下。
要是他说不答应,好像不够英明一样。
“黎爱卿可知道如今西夏的局势?”赵兴淡淡道。
“臣知道一些,西夏如今在河湟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因此才迫切想要迎回梁皇后。”黎相公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爱卿知道,就该明白西夏如今的局势多大宋是有利的。”赵兴说道。
黎相公闻言心里一喜,说道:“陛下说的没错,可河湟灭掉西夏于大宋色利益并不相符。西夏节节败退,只有梁皇后回去才能稳住军心!”
“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朕就答应了。”赵兴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