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梁广川的打算(2/3)
“你是说都是李杰干的?”太上皇皱眉道。
按照赵兴之前说的,假币的事情早就出现了,怎么可能和李杰有关?
“也不能说是他干的,他应该是那些人推出来的。”赵兴说道。
太上皇闻言松了一口气,他已经知道李杰是如何对待福宁公主的了。
虽然心里愤怒,恨不得宰了李杰,可他心里对生母的愧疚更大。
当年他生母李氏和先太后刘氏去世的时间基本差不多。
李氏比刘氏早去世数月。
直到刘氏去世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生母并非是刘氏,而是李氏。
一想到直到李氏去世,他都未能和李氏相认,心里的愧疚可想而知。
哪怕他追封李氏为太后,心里依旧充满了愧疚。
因此哪怕他对李杰居然如此待福宁公主气的不轻,也不想要李杰的命。
可若是李杰参与铸造假币,他也不好让赵兴徇私。
毕竟赵兴当初对待自己的亲舅舅都没有手软,他如何让赵兴轻饶李杰。
不过既然李杰是被那些人退出来背锅的,罪名就可轻可重了。
“父皇,李杰虽然是被人利用了,可他自己心里清楚,并非是不知情。即便只是利用,以其罪名,也是死罪!”赵兴说道。
“你…”
太上皇闻言指着赵兴,被气得不轻。
他不信赵兴不知道他想要留李杰一命。
“你可曾想过,你处死他,福宁怎么办?文哥儿怎么办?他们是你的姐姐和外甥啊!”
“父皇!”
福宁公主起身跪伏在太上皇面前,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驸马既然犯错,自然要按照律法处置。陛下这么做,也算是帮女儿出气了。”
“福宁说的不错!”
曹太后怒声道:“陛下,你难道没听说那李杰是如何待福宁的么?福宁可是您的女儿,他居然敢如此慢怠,光是这一条,都是死罪了。”
福宁当年也在她跟前养了一些年,她因为没有子嗣,对福宁一直视如己出。
得知福宁公主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她恨不得宰了李杰。
赵兴都没来得及开口,福宁公主和曹太后就站出来要求严惩李杰。
他看了一眼福宁公主,本以为福宁公主是来替李杰求情的,没想到福宁公主居然要求严惩李杰,让他颇为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他就明白了,福宁公主这是不想让他为难。
否则福宁公主真因为受了委屈,怨恨李杰,为什么之前不告?
“那文哥儿呢?”
太上皇见福宁公主和曹太后都支持严惩李杰,指了指一旁的李文说道。
李文面对几人的目光,神情充满了无措,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
他虽然不满父亲对待母亲的方式,可那毕竟是他的父亲。
即便他年纪还小,从刚刚赵兴的语气,也大概猜出了父亲的下场。
赵兴眉头微皱,这确实是个麻烦事。
如今朱程理学还没有出现,女子再嫁并不算什么。
更别说一个公主了。
但是李文怎么办?
朱元璋手腕那么狠的一个人,诛了李善长九族,却留下了他一个儿子。
不是朱元璋想给李善长留点血脉,而是因为李善长的儿子娶了老朱的女儿。
即便老朱这种人物,都不能免俗,更别说父皇了。
“父皇,这件事暂时还未调查清楚,具体如何处置,等调查清楚再说吧。”赵兴沉默了一会说道。
太上皇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叹气一声,道:“就按你说的办吧。”
“陛下,不少官员上了扎子,弹劾皇城司!”
赵兴回到龙图阁,三水行了一礼,指了指桌案上堆积的一堆扎子说道。
“哼。”
赵兴看着桌上堆积的扎子,粗略一看,估计有数十份,冷笑一声道:“他们这是急了啊。”
参与铸造假币的官员,光是汴京就有数十人,整个大宋有多少?
后世说,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世界上所有人。
这个说法是什么理论赵兴忘记了,他也不确定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
可他清楚一点,这次牵扯到这么多官员,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和这些关系有一定的关系。
门生故吏也好,姻亲也罢,甚至曾经提拔过。
这些官员出事,他们都有可能受其牵连。
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才上书弹劾,想要阻止此事。
赵兴简单地位翻看了几份扎子,这些人倒也聪明,没有为那些被抓的官员辩解。
而是弹劾皇城司的人在抓捕官员的时候趁机搜刮好处,还有人说此事不该交由皇城司负责云云。
“先收起来吧。”赵兴摆了摆手道。
剩下的应该都差不多,他也懒得看了。
西夏,梁家书房梁广川看着梁乙埋说道:“如今面对河湟的进攻,节节败退。那些人也没心思监视我梁家了,这是个天赐良机。”
“我会让人送你悄悄离开西夏,前往大宋。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把你姐姐救回来!否则我梁家就完了!”
虽然李明孝也死了,可党项贵族在朝中的势力本就强于汉人官员。
原本他暗中拉拢到的那些党项贵族,也全都背刺了梁家。
他们被梁广川拉拢,是因为李谅祚重用梁家,想通过梁家获得好处。
李谅祚死了,梁皇后掌权,他们都不会背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