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河湟动兵(2/3)
道。
梁皇后和她的儿子,对于梁家掌控西夏大权都很重要。
可真要算起来,梁皇后比西夏太子更为重要。
西夏太子毕竟年幼,继位后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梁皇后在,西夏的大权就会落在梁皇后身上。
别看梁广川是西夏宰相,可西夏朝中官员大半还是党项贵族,特别是军队,几乎都在党项贵族手里。
有李谅祚支持,梁广川这个宰相就能掌控实权。
梁皇后在,效果也是一样。
可如今西夏小皇帝只是傀儡,掌握不了大权,西夏那些党项贵族,不可能让梁广川成为这个掌控傀儡的人。
“这些都不重要了。”李云初摇了摇头。
在西夏,她只在乎李谅祚。
如今李谅祚已经死了,西夏内乱与否,会不会灭亡,她其实都已经不在意了。
赵兴笑了笑,这样也好。
不管怎么样,李云初给他生了个儿子,赵兴也不想将她打入冷宫。
若是她心念西夏,将来大宋对西夏出兵的时候,谁知道她会做什么。
不过赵兴也没有因为她这么说,就放下心来。
回头赵兴肯定会让人盯着李云初,她若是真不在意这些也就算了,否则赵兴也不会因为她替自己生了个儿子,就心慈手软。
“陛下,这是枢密院根据功劳拟订的赏赐。”曾公亮双手捧着扎子道。
三水上前接过,送到了赵兴的手里。
赵兴接过展开看了起来,英国公作为主将,自然赏赐最高。
不过扎子中,对于英国公的赏赐却不高,只有一些金银和田庄。
赵兴看到这里,眉头微皱道:“为何英国公的赏赐这么少?”
“回陛下,朝中有不少人弹劾英国公,虽然被陛下压下来了,可若是赏赐多了,那些人怕是不会罢休。”曾公亮说道。
“所以你就折中了一下,给了赏赐,却又不多。可你想过没有,这么做等于是承认英国公搜刮好处,乃是确有其事。”赵兴淡淡道,看不出喜怒。
曾公亮看了一下赵兴的脸色,说道:“陛下,不管怎么样,英国公收受好处是真。这么做,对朝廷好,对英国公也好。”
“对朝廷好?对英国公也好?”
赵兴闻言冷笑道:“那你说说怎么好了?”
曾公亮闻言沉默了。
“怎么不说话了?”
赵兴冷冷道:“那朕来说吧。这样做,朝廷省了赏赐,还能安那些文官的心。英国公也无需担心会功高震主,所以对朝廷好,对英国公也好,对吧?”
曾公亮沉默了一会,苦笑道:“陛下,这是英国公一番苦心。”
“苦心?”
赵兴看着曾公亮的冷冷道:“英国公是武将,有些事情他想不明白,你还不明白么?”
“你有没有想过朕装作不知道,默认了此事会有什么后果?”
“文官会觉得朕想打压武将,武将们则会寒心!”
“这次北伐,军中将士大多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有很多士卒乃是地方厢军,但是将士战场之上奋勇厮杀,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朕承诺的赏赐!你们文人读过圣贤书,士卒们却没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士卒们连家人都养活不了,你指望他们上战场上奋勇杀敌?重赏之下才有勇夫。”
“是,朕默认此事,士卒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可军中那些将领呢?他们会不会担心,以后也学着自污,甚至不敢立功?”
赵兴并不觉得限制武将的权利有什么不对。
在古代这种制度下,不管是从权谋上来说,还是从天下的安定来说,限制武将的权利,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并没有毛病。
可这一切是建立在天下太平的前提下。
都谁鸟尽弓藏,哪有鸟还没有尽,就把良弓给毁掉的?
限制武将权利,防止武将作乱,那是灭掉辽国和西夏后的事。
而且即便这么做,赵兴也不会想大宋如今这么病态。
英国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赵兴要让天下将士看到他对待武将的态度。
“陛下,可不管怎么样,英国公收受好处乃是事实。”曾公亮说道。
其实英国公所做的那些,他一开始就知道了,还劝过英国公。
可英国公说朝廷艰难,他立了大功,必须要给赏赐。
他身为主帅,也不能拒绝赏赐,否则让其他将士怎么办?
因此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朝廷不给他赏赐。
而且他还是外戚,他本就在军中威望很高,加上外戚的身份,身居高位于朝廷不利。
曾公亮对英国公如此深明大义,很是佩服,也被他说服了。
赵兴眉头微皱,这一点确实是个麻烦。
他虽然压下了朝中弹劾的声音,但军中将士有人能猜到英国公在自污,自然有一些头脑简单的,看不出这其中的内情。
赵兴若是完全不当成一回事,那么这些人又会怎么想?
沉默许久,赵兴说道:“赏赐就按照这个上面的来,另外再加封英国公为枢密院副使!”
这样赏赐,虽然不足以表其功劳,却也不算轻。
不管将士怎么想,都算有个交代了。
“是!”
曾公亮见赵兴一脸坚定,也没再劝。
武将担任枢密副使还是很常见的,并不会触动文官的敏感神经。
赵兴又看了看其他将士
梁皇后和她的儿子,对于梁家掌控西夏大权都很重要。
可真要算起来,梁皇后比西夏太子更为重要。
西夏太子毕竟年幼,继位后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梁皇后在,西夏的大权就会落在梁皇后身上。
别看梁广川是西夏宰相,可西夏朝中官员大半还是党项贵族,特别是军队,几乎都在党项贵族手里。
有李谅祚支持,梁广川这个宰相就能掌控实权。
梁皇后在,效果也是一样。
可如今西夏小皇帝只是傀儡,掌握不了大权,西夏那些党项贵族,不可能让梁广川成为这个掌控傀儡的人。
“这些都不重要了。”李云初摇了摇头。
在西夏,她只在乎李谅祚。
如今李谅祚已经死了,西夏内乱与否,会不会灭亡,她其实都已经不在意了。
赵兴笑了笑,这样也好。
不管怎么样,李云初给他生了个儿子,赵兴也不想将她打入冷宫。
若是她心念西夏,将来大宋对西夏出兵的时候,谁知道她会做什么。
不过赵兴也没有因为她这么说,就放下心来。
回头赵兴肯定会让人盯着李云初,她若是真不在意这些也就算了,否则赵兴也不会因为她替自己生了个儿子,就心慈手软。
“陛下,这是枢密院根据功劳拟订的赏赐。”曾公亮双手捧着扎子道。
三水上前接过,送到了赵兴的手里。
赵兴接过展开看了起来,英国公作为主将,自然赏赐最高。
不过扎子中,对于英国公的赏赐却不高,只有一些金银和田庄。
赵兴看到这里,眉头微皱道:“为何英国公的赏赐这么少?”
“回陛下,朝中有不少人弹劾英国公,虽然被陛下压下来了,可若是赏赐多了,那些人怕是不会罢休。”曾公亮说道。
“所以你就折中了一下,给了赏赐,却又不多。可你想过没有,这么做等于是承认英国公搜刮好处,乃是确有其事。”赵兴淡淡道,看不出喜怒。
曾公亮看了一下赵兴的脸色,说道:“陛下,不管怎么样,英国公收受好处是真。这么做,对朝廷好,对英国公也好。”
“对朝廷好?对英国公也好?”
赵兴闻言冷笑道:“那你说说怎么好了?”
曾公亮闻言沉默了。
“怎么不说话了?”
赵兴冷冷道:“那朕来说吧。这样做,朝廷省了赏赐,还能安那些文官的心。英国公也无需担心会功高震主,所以对朝廷好,对英国公也好,对吧?”
曾公亮沉默了一会,苦笑道:“陛下,这是英国公一番苦心。”
“苦心?”
赵兴看着曾公亮的冷冷道:“英国公是武将,有些事情他想不明白,你还不明白么?”
“你有没有想过朕装作不知道,默认了此事会有什么后果?”
“文官会觉得朕想打压武将,武将们则会寒心!”
“这次北伐,军中将士大多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有很多士卒乃是地方厢军,但是将士战场之上奋勇厮杀,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朕承诺的赏赐!你们文人读过圣贤书,士卒们却没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士卒们连家人都养活不了,你指望他们上战场上奋勇杀敌?重赏之下才有勇夫。”
“是,朕默认此事,士卒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可军中那些将领呢?他们会不会担心,以后也学着自污,甚至不敢立功?”
赵兴并不觉得限制武将的权利有什么不对。
在古代这种制度下,不管是从权谋上来说,还是从天下的安定来说,限制武将的权利,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并没有毛病。
可这一切是建立在天下太平的前提下。
都谁鸟尽弓藏,哪有鸟还没有尽,就把良弓给毁掉的?
限制武将权利,防止武将作乱,那是灭掉辽国和西夏后的事。
而且即便这么做,赵兴也不会想大宋如今这么病态。
英国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赵兴要让天下将士看到他对待武将的态度。
“陛下,可不管怎么样,英国公收受好处乃是事实。”曾公亮说道。
其实英国公所做的那些,他一开始就知道了,还劝过英国公。
可英国公说朝廷艰难,他立了大功,必须要给赏赐。
他身为主帅,也不能拒绝赏赐,否则让其他将士怎么办?
因此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朝廷不给他赏赐。
而且他还是外戚,他本就在军中威望很高,加上外戚的身份,身居高位于朝廷不利。
曾公亮对英国公如此深明大义,很是佩服,也被他说服了。
赵兴眉头微皱,这一点确实是个麻烦。
他虽然压下了朝中弹劾的声音,但军中将士有人能猜到英国公在自污,自然有一些头脑简单的,看不出这其中的内情。
赵兴若是完全不当成一回事,那么这些人又会怎么想?
沉默许久,赵兴说道:“赏赐就按照这个上面的来,另外再加封英国公为枢密院副使!”
这样赏赐,虽然不足以表其功劳,却也不算轻。
不管将士怎么想,都算有个交代了。
“是!”
曾公亮见赵兴一脸坚定,也没再劝。
武将担任枢密副使还是很常见的,并不会触动文官的敏感神经。
赵兴又看了看其他将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