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演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样式完全成了女式龙袍。  

原本赵兴还不太相信,可是此时看到完全信了。  

光是从衣着上来说,他这个大宋官家的那些服侍,比起萧太后身上的都显的寒酸了。  

萧太后见赵兴看着她目不转睛,心里很是自得,微笑道:“陛下好歹坐拥天下,怎么跟没见过女人似的。”  

“哈哈。”  

赵兴回过神来,起身往萧太后走了过去。  

“朕见过的美人太多了,比嫂嫂美的也有不少,可嫂嫂这个身份太吸引朕了。”  

说话间,赵兴走到萧太后身边,伸手揽着萧太后的腰肢,微微用力,两人紧贴在了一起。  

赵兴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摩挲着萧太后的脸,最后托着她的下巴,低头吻了下去。  

正服穿在身上倒是很有诱惑,可是也有缺点。  

一是比较厚,隔着衣服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  

最大的缺点就是撕不破。  

不过萧太后穿着正服,显的很是威严,却可以解锁别的玩法。  

赵兴坐在罗汉床上,看着跪伏在一旁,正低着头忙碌的萧太后,有着异常的征服之感。  

“陛下,事情如何了?”  

萧太后靠在赵兴怀里,略带慵懒道。  

“此时聊这些,多破坏氛围。你闺名叫什么?”  

“闺名?”  

萧太后愣了愣,道:“好些年没用过了,陛下不说都快忘了。我记着好像是叫观音吧。”  

“观音?萧观音?好名字。”赵兴夸赞道。  

萧太后按住赵兴作怪的手,道:“陛下,本宫堂堂辽国太后,任你这般作践,你答应我的事如何了?”  

“什么叫作践,朕看你不是很享受么?”  

赵兴翻了一个身,居高临下的看着萧太后道:“复国能不能成还不一定,不如就留在宫中,朕保你富贵一生。”  

萧太后玉臂环着赵兴的脖子,轻笑道:“陛下若是愿意立我为后,废除太子,封我们的孩子为太子,本宫倒是可以答应。  

毕竟陛下身体强壮,本宫也喜欢的紧。”  

“别开玩笑了,你知道这不可能。”  

“这不是陛下先开玩笑的么?”  

萧太后抬头在赵兴嘴角一吻,媚笑道:“不过本宫并没有开玩笑。”  

虽然在辽国当太后,权势无双,可能不能复国,她心里确实没底。  

要是赵兴愿意立她为后,册封他们两人的孩子为太子,这说明赵兴真的喜欢她,并非只是喜欢她的身子和身份。  

那么留在大宋,倒也不是不可。  

“好了,不开玩笑了。”  

赵兴躺了下来,说道:“朕收到消息,辽国使臣已经入宋了,这几日应该就能抵达汴京。朝臣那边多数不愿意出兵,想说服他们,得你配合才行。”  

“如何配合?”萧太后问道。  

“在宫里住几日。”  

“住几日?”  

萧太后皱眉道:“这不可能,你知道一旦传会辽国,对我的影响多大么?”  

她在宫里住几日,等于是将两人之间的事公之于众了。  

“你不是说辽国不在意这些么?”  

“不在意和光明正大是两码事。”萧太后摇头道。  

辽国是不在意这种事,之前的太后养男宠的事,在辽国上层并不算什么秘密。  

可是底层百姓并不知道,更何况养是一回事,送又是一回事了。  

要是耶律乙辛知道后,在辽国大肆宣扬,她陪大宋皇帝睡,唆使大宋打辽国,辽国百姓怎能看她?  

“那就没办法了,朝臣大多都不赞同出兵。”  

“本宫在辽国可都听闻陛下登基后甚是强势,杀了不少官员,朝中大小事物,陛下一言可定。陛下现在以这种理由来拒绝出兵,也太可笑了吧?”萧太后冷笑道。  

“百官反对的理由并没有问题,你也该知道,大宋在北方修建长城,所耗巨大,国库空虚,无力出兵。朕难道因此杀人不成?”  

“要真是如此,陛下为何会支持出兵?”  

“国库空虚是真,真要出兵,只能加税于民了。正是因为如此,朕才不能太过强硬,否则会失去民心的。”  

赵兴摇了摇头道:“你留在宫里住几天,等耶律乙辛派的使臣到来,朕会把他打发走。到时候耶律乙辛会认为朕受你迷惑,必然会出兵。为了防范,他自然要往边境增兵,届时朕就有出兵的借口了。办法朕已经说了,愿不愿意看你,朕不勉强。你要出宫,现在就可以穿衣离开,让人送你出宫。”  

萧太后闻言眉头紧锁,留在宫里,耶律乙辛得到消息,肯定会利用这件事来坏她名声。  

辽国虽然有一些心向皇室的臣子,可她以陪睡换来的援兵,那些人根本接受不了。  

可若是不留,大宋这边短时间根本不会出兵。  

拖的越久,耶律乙辛对辽国掌控的越强,即便有大宋的帮助,想要复国也很难。  

沉默许久,萧太后手下滑,握住了赵兴的要害。  

“陛下,休息好了么?”  

“朕根本无需休息,只是让你休息罢了。”  

赵兴哈哈一笑,屋内再次响起动人的乐章。  

萧太后留在宫里过夜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满朝文武。  

虽然赵兴觉得这算是为大宋争光,为边境那些被辽国杀害受辱的百姓报仇。  

可是在文武百官来看,这种事情他们很难接受。  

不过为了赵兴和大宋的颜面,没人敢提及议论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