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巨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以为你是驸马,本王就不敢杀你么?本王是摄政王,你勾结逆王,致使本王损失数万兵马,罪不可赦!来人,拖下去,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处死!”耶律乙辛冷冷道。  

萧霞抹不仅是萧太后的族人,还是萧太后的女婿,回上京请罪,萧太后也会保他。  

“摄政王也只是王,并不是陛下,我可是上将军,摄政王还没有那个权利处死我!”萧霞抹起身冷笑道。  

“你看本王有没有这个权利!”  

耶律重元喝道:“来人!”  

萧霞抹手里掌控着不少兵马,耶律乙辛早就想除掉他了。  

更何况,这次的事,他就怀疑是萧太后和耶律重元暗中勾结了。  

他不仅要除掉萧霞抹,等回了上京他还要找萧太后算账。  

帐外冲进十几个士卒,将萧霞抹围了起来。  

“你敢!”  

萧霞抹和身边几个武将站了起来,怒视着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你别忘了,如今城里可是有我四万兵马,你敢动我,必然会引起大乱。到时候耶律重元万一打过来,你也落不到好。”萧霞抹喝道。  

“你当本王是傻子?那个贱女人,和耶律重元勾结,不过是想利用他削弱我的实力罢了。我真要死了,她能挡得住耶律重元?”耶律乙辛冷笑道。  

他根本不怕耶律重元会带兵攻城,此时朔方城附近耶律重元的兵马绝不会多,否则前几天的偷袭,他就不会只损失那么点兵马了。  

萧太后算计的很好,既让他损失不小,又不想让他损失太大。  

这样萧太后才能慢慢掌控主动权。  

反之,一旦他损失严重,耶律重元就会反攻。  

对于萧太后来说,不管是耶律重元,还是耶律乙辛掌控局势,对她都不是好事。  

“你好大的胆…”  

“噗呲…”  

萧霞抹低头看着穿身而过,被鲜血染红的刀,难以置信的转过头来。  

“你…你…”  

萧霞抹抬手指了指身后的人,眼神慢慢失去了神采。  

“你没想到吧,你身边的人也有人被我收买了!”耶律乙辛冷笑道。  

萧霞抹是萧太后的女婿还是族人,根本收买不了,耶律乙辛只能从他手下下手了。  

也就萧霞抹谨慎,安排人配合耶律重元的人结营,选的是自己的心腹,而且只告诉了他一个人。  

否则还没等动手,耶律乙辛早就知道了。  

萧霞抹手下剩余的几个将领,此时都懵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件事和你们无关,太后勾结耶律重元害死先帝,如今更是想害本王。你们只要弃暗投明,本王既往不咎。”耶律乙辛说道。  

几人面露犹豫,耶律乙辛说的他们自然不信,可此时萧霞抹已经死了,他们拿什么反抗?  

犹豫许久,有一人丢下了手中的武器,单膝跪下道:“末将愿意追随摄政王!”  

其余人见状,也丢下武器,跪了下来。  

“末将愿意追随摄政王!”  

“哈哈哈…”  

耶律乙辛哈哈大笑,道:“太后谋害先帝,控制陛下,妄想执掌朝政!诸位,整顿兵马,随本王回京,为先帝报仇,救出陛下!”  

“是!”  

耶律重元花了两天时间,整顿兵马,带着十余万兵马往上京而去。  

虽说他损失不小,但吞并萧霞抹的兵马后,依旧有十余万兵马,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为了不引起萧太后警觉,他派人回京说遭逢大败,损失惨重,只能班师回朝。  

一路上,也没有抽调任何地方兵马。  

萧太后得知耶律乙辛损失不小,很是高兴。  

然而她没有高兴多久,就收到耶律乙辛班师回朝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她没有收到萧霞抹的信。  

按照她和萧霞抹的约定,每天都要传一封信回来。  

可昨天到现在她都没有收到萧霞抹的信,这让她非常不安。  

萧太后派人前去打听消息,人却迟迟未归。  

“不行,耶律乙辛肯定是想对本宫下手了!”  

萧太后其实也知道一旦动手,耶律乙辛肯定能猜出一些,她赌的就是耶律重元没有解决前,耶律乙辛不敢跟她翻脸。  

如今看来她赌错了,耶律乙辛已经准备翻脸了,萧霞抹那边怕是凶多吉少了。  

萧太后也算果决,当即命人召来担任南枢密院使的兄长萧阿速,一番商议后萧阿速匆匆而去。  

当晚,上京城乱了一晚,等天亮后,萧阿速已经解决掉那些忠心耶律乙辛的将领,彻底掌控了上京城。  

耶律乙辛离开上京,带走了不少兵马,城内只留了五万兵马。  

而萧太后一方加上禁军,也才五万兵马而已。  

之所以快速被平定,是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有防备。  

次日上午,耶律乙辛派回来通知心腹的人就到了上京城外,看到城门紧闭的上京城,传信的人也知道城内出现了大变,连忙回去禀报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得知后,也不在掩藏,派人四处调兵,前往上京。  

萧太后那边也在调集兵马,同时派人传信给耶律重元。  

辽国这边这么大的动静,英国公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传信回汴京,请示赵兴,该如何应对。  

通过陆续传来的消息,赵兴也大概知道耶律乙辛兵败的缘由。  

当收到英国公的消息后,沉吟许久,还是决定作壁上观。  

萧太后和耶律乙辛打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