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殿下,这些账目并不单单是近几年的,而是这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其中不少官员都依旧致仕,甚至有一些已经去世了。”司马光说道。  

“这不是主要原因吧?”赵兴冷笑道:“孤猜是因为那些人致仕前官职已经不低了吧?”  

难怪会成为烂账,难怪高渤宁愿拒绝他,都不说出其中的缘由。  

赵兴估计借出去的钱肯定不止这点,但是一部分都还了,否则不可能几十年间才三百多万的烂账。  

那些没还的,自然是官职越做越高的那一批了。  

历任度支使司都不愿意得罪人,既不要钱,也不敢说出来。  

只要糊弄过去,等自己调往别处,或者致仕了,自然有别人头疼。  

自己贬了高渤,他一副面如死灰的样子,指不定心里怎么高兴呢。  

甚至赵兴怀疑,他就是故意不批户部的申请。  

否则他应该想尽办法遮掩才是。  

户部才申请多少钱,这点钱真挤不出来?  

自己亲自跟高渤说,高渤还是说没有办法,难道就没想过自己会查?  

越想赵兴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这些当官的心眼真是一个比一个多。  

司马光面对赵兴的话,沉默了下来。  

确实如赵兴所说,那些人其实就是不想还。  

别的不说,光是这些年宅子涨价的差额,只要他们卖掉宅子,都能赚上一笔。  

一开始那些借钱的官员,可能只是想拖着不还,但是随着自己官位高了,没人敢催着要了,干脆就不还了。  

一些官员想着法不责众,有样学样,才导致有三百多万两的烂账。  

“孤不想知道这其中牵扯到哪些人,孤给你半个月时间,欠钱的官员,不管是致仕还是去世了,只要还在汴京的,务必把钱连本带息还回来,不然直接革职抄家。那些已经离开汴京的,在两个月内必须收回来。”赵兴说道。  

“臣遵旨!”司马光应道。  

“去吧。”赵兴摆了摆手道。  

打发走司马光,赵兴心中的愤怒依旧南平,把张庆之叫了过来,让他拟旨,将高渤发配边疆,家中成年男子一同发配,女子则没入教坊司。  

张庆之听到这个旨意惊骇道:“殿下,不知高大人犯了什么错,需要处罚如此之重?”  

赵兴把事情缘由讲述了一遍,冷声道:“你还觉得孤处罚重了么?”  

“殿下,高大人确实有错,但是错并不在高大人一人身上。而去士可杀不可辱,殿下发配高大人即可,何必牵连其家人?”张庆之说道。  

“错是不在他一人身上,可是他知道其中的问题,不仅不禀报孤,还跟孤耍心眼,把孤当成傻子糊弄,孤如今可是监国太子,他糊弄孤就是欺君之罪!”赵兴淡淡道。  

他自然知道错不在高渤身上,司马光都说了,这笔烂账最长的都有几十年了,高渤担任度支使司才多少年?  

但是这件事高渤不可能不知情。  

赵兴最气的不是高渤跟他耍心眼,也不是气他隐瞒不说。  

而是高渤宁愿糊弄他,也不想办法把这些钱收回来。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高渤的心里,宁愿糊弄他,也不敢得罪那些官员。  

若是轻易放过高渤,他这个太子都成笑话了。  

赵兴就是要改一改朝中官员的观念,让他们明白,糊弄他,比得罪那些官员下场还惨。  

至于什么祸不及家人,简直是笑话。  

哪怕高渤没贪过钱财,只是想明哲保身。  

但是他食君之禄,却不能行忠君之事,就是渎职。  

他的俸禄,没有养活他家人么?  

既然他家里人花了,凭什么能够置身事外?  

张庆之闻言,心里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劝。  

他的性子就是如此,有什么说什么,听不听随意,不会去据理力争。  

司马光回到度支司后,就召集了官员,把赵兴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听到这个命令,度支司的官员都傻眼了。  

“大人!”一个官员说道:“这种事也不归度支司管啊。”  

检校库放出去的钱,应该检校库去收回才是。  

哪怕要交给别人来办,也不该由度支司接手。  

度支司的职权是综合国库的钱粮,规划用途,并不直接负责收支。  

“对啊大人,这种事不归我们管啊。”其他人闻言纷纷说道。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自然没人愿意干。  

官员向来喜欢推诿,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都喜欢往外推,更何况是职权范围外的。  

“太子殿下下的旨意,你们要是有意见,不如去和太子殿下说去?正好本官也不想做此事,你们要是能说服太子把这个差事交给别人,本官还得谢谢你们。”司马光淡淡道。  

“呃…”  

度支司一众官员闻言语塞了。  

他们哪有这个胆子去找赵兴。  

“既然不敢去,那就遵旨吧。你们也不用多想,这件事是太子殿下下达的旨意,我们只是奉旨办事,谁要有意见,让他们自己去找太子殿下说。”司马光说道。  

众人闻言苦笑,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别的不说,有人找他们宽限些时日,他们怎么说?  

拒绝了难道不得罪人?  

不过司马光都已经这么说了,就代表这件事没有更改的可能了。  

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这件事都得去做。  

司马光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