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大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京城,秦国王王府。  

李戈神情激动的在王府管家的带领下,走进了正堂,就看到上首有个壮汉大马金刀的坐着。  

李戈连忙低头垂首,恭敬的行礼道:“小的拜见大元帅!”  

耶律重元看着李戈,问道:“秘方拿到了?”  

“回大元帅,已经拿到了,小的看过秘方,应该没有做假。”李戈说着连忙掏出秘方。  

管家接过,呈送给了耶律重元。  

“只要大宋不蠢,就不敢拿假的糊弄本王!”耶律重元冷笑一声。  

他派兵只是袭扰,并没有深入劫掠,其实也是在告诫大宋那边,不要跟他玩猫腻。  

虽然李戈是和赵兴接触的,但是在耶律重元来看,赵兴只是个傀儡罢了,背后还是大宋皇帝和大宋的臣子在谋划。  

大宋若是敢耍他,就要面临他无尽的报复。  

耶律重元结果秘方看了看,又递给了管家,说道:“让人照着试试。”  

“是!”管事应了一声,拿着秘方退了出去。  

耶律重元看向李戈,说道:“你这次立了大功,以后本王王府的那些汉人商人,都归你管。”  

“谢大元帅!”李戈激动道。  

“行了,退下吧。”耶律重元淡淡道。  

在他看来汉人不过奴隶罢了,李戈办事得力,让他成为奴隶头子也没什么。  

“禀大元帅,大宋太子还有话让小的带给大元帅。”李戈说道。  

“什么话?”  

“大宋太子说,大元帅拿到秘方就不能再继续派人袭扰大宋边境。否则他就会公布和大元帅的交易。”李戈说道。  

“砰!”  

耶律重元拍案而起,怒发皆张,喝道:“一个小儿竟然敢威胁本王!”  

李戈吓的瑟瑟发抖,脸色苍白,心里暗骂赵兴。  

他可是听说耶律重元喜怒无常,平常发怒的时候,经常打死下人。  

“大元帅!”  

就在这时,一个将领急匆匆的跑到厅堂外,被门口侍立的士卒拦了下来。  

耶律重元看到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将领,皱眉道:“让他进来!”  

门口的守卫闻言让开了道路,来人连忙进了厅堂。  

“你不在大同府那边坐镇,怎么突然回来了?”耶律重元皱眉道。  

“回大元帅,今天天快亮的时候,大同城外隐隐的听到一阵喊杀声。声音传来的方向,好像是派出去袭扰大宋的骑兵藏身之地。  

末将派人前去查探的时候,发现大宋竟然出兵正在围剿那些骑兵,等末将得知消息,率兵前去救援的时候,大宋的兵马已经撤走了。  

末将担心有诈,未敢继续追击!  

山谷内藏着的骑兵全军覆没,另一处藏兵的山谷,只有少数人逃了出来。”  

“废物!”耶律重元一脚将报信的将领踹倒:“大宋才多少骑兵?那些山谷对骑兵冲锋影响不大,怎么会全军覆没?”  

说是山谷,其实就是两处洼地,四周山坡地势并不高。  

那边比较偏僻,只要不到近前根本看不到那里有人扎营。  

同时也能避风。  

一旦发现敌人,也不会对骑兵冲锋造成影响。  

“回大元帅,据幸存下来的士卒说,他们没有丝毫防备,宋军趁着夜色摸到了山谷上方,点燃许多火球顺着山坡滚了下来。  

那个时候,士卒都在睡觉,火球滚下来,战马受惊乱窜,他们根本无法控制战马。  

宋军又在山谷上方埋伏了大量弓箭手,这才全军覆没的。”  

“你还有脸说?本王说了让你们小心戒备,若是派出探马,怎么会被人摸到跟前来?”  

耶律重元闻言更加愤怒,不停的踹着那个将领。  

“那些士卒都是本王从几个部落抽调的,如今人全死了,让本王怎么跟他们交代?”  

这次派出去的骑兵只有一万人罢了,死了也就死了,耶律重元并没有那么心疼。  

可是这些兵马都是他从支持他的贵族手里借来的。  

他的领地并不在这边,辽皇也不会准许他调动他手里的兵马离开他的领地。  

要是死的是他手里的兵马,他虽然心疼,也不会如此愤怒。  

“大元帅息怒!”  

李戈缩在一旁,突然想到了什么,上前说道:“大元帅可曾想过,宋军为何会找到大军藏身之地?”  

“嗯?”耶律重元停下了动作,看向李戈喝道:“有什么话就直说!”  

“是!”李戈不敢再卖关子了,连忙说道:“大宋软弱,士卒只敢在大宋城池附近,从不敢往大辽这边深入。即便大宋查到了大军的藏身之所,大宋又哪来的胆子派兵偷袭?  

小的觉得,是有人告知了大宋,打草谷骑兵的藏身之所。并且承诺大宋出兵,不会因此报复大宋,否则大宋没有那个胆子!”  

耶律重元闻言稍微一想,冷笑道:“我那个好侄儿,看样子是有些等不及了!”  

当年真宗打赢了辽国,都主动派人乞和,大宋软弱,已经深入辽国人之心。  

他刚刚太过愤怒,倒是没有去想这些。  

如今李戈一提醒,总算回过味来了。  

“那你说说本王如今该怎么办?”耶律重元问道。  

“小的也不知道大元帅的谋划,不敢妄言。”李戈说道。  

玩阴谋诡计,汉人可是游牧民族的老祖宗。  

耶律重元和辽皇之间不合,李戈早就看出来了。  

他也想为耶律重元出谋划策,一旦他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