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引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能被救回来,恐怕封神榜上早就有他的一点真灵了。  

敖云心此时想要破开青莲宝色旗,就只有用刀阵模拟开天辟地之威。  

可刀阵此时正在梧桐神树上,帮助孔宣融合火种。  

她稍微思忖了一下,“孔宣此时应该已经稳住了阵法,就算撤了刀阵一会,应该也问题不大,此时灭杀这胖道人才是当务之急,要是让其跑了,引来了西方二圣,就麻烦了…”  

想好之后,她心念一动,  

随着她的念动,梧桐神树上的四把小刻刀嗖的一下飞出了树洞。  

孔宣见刀阵撤掉,吃了一惊,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心道难道局势已经坏到祖龙陛下不得不动用刀阵的地步了。  

他心思一乱,阵法也就不稳起来,  

孔宣连忙收束心情,全力主持阵法,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如此了。  

如果西方教来的人真的连战力远超他的祖龙都挡不住,那他就算出去了,也无济于事。  

洞窟之外,四把小刻刀飞到了敖云心身边。  

她心念一动,就布置下了刀阵。  

因为要维持刀阵,自然也就无法继续维持琉璃灯的照射。  

幽冥火光停下照射后,弥勒渐渐就恢复了神智。  

他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事,因为头顶的青莲宝色旗并没有因为他失神而失去效果。  

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青莲宝色旗,所以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件先天灵宝居然能够自动护主。  

他得意笑道,“哈哈哈,破不开宝旗,我看你拿我有什么办法…”  

不远处的敖云心道,“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正想办法破开这旗子…”  

随着话语,只见四把小刻刀就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悬停,布下了刀阵,将弥勒包围在中间。  

霎时间,弥勒只觉天地倒悬,规则混乱。  

他大惊失色,发现这已经不止是法则领域那么简单,而是好像整个空间都在崩塌重组。  

他就像是来到了一个正在破灭的世界之中,一切都是混乱的,包括组成世界的地火水风四大元素。  

然后,一把比天地还要大的长刀出现,看似缓慢的劈了下来。  

弥勒眼睁睁的看着长刀以切开一切的势头劈下,却根本无法躲开。  

因为缓慢,只不过是他的错觉而已。  

咔擦,整个世界都被劈开,地火水风汹涌而出,新的规则出现,然后又坍塌。  

巨大的能量撕开了一切,包括裹着弥勒的青莲宝色旗。  

敖云心见用刀阵模拟的开天辟地之威,果然撕开了青莲宝色旗的防护,哪里还会犹豫,抬手又是一刀劈出。  

噗嗤一声,没了青莲宝色旗保护的弥勒,被一刀砍下了脑袋,同时神魂也被刀光搅得细碎,魂飞魄散,身死道消,只有一点真灵飞出。  

弥勒乃是大罗金仙,天道降下封神大劫,不就是想要让这些修为高深的修士去填补天庭空缺么,所以其真灵肯定是上封神榜去了。  

原本封神大劫主要是以中原大地之上的三教为主,西方教众人只要不主动参与进去,基本是不会应劫的。  

所以西方二圣这才一个门人都没带,亲自去了中原抢夺气运功德。  

哪知此时却因为敖云心这颗已经跳出了此方世界天道布置的棋盘的棋子,将大劫的火引到了西方地域来,让西方教的众多精锐门下都应了劫。  

原本门下就少的西方二圣,在得知弥勒都应劫后,恐怕直接会被气得跳脚。  

敖云心一刀砍死了弥勒,神色凝重的抬头看天。  

因为使用了刀阵模拟了开天辟地之威,她担心会引来此方世界天道的注意。  

在西游世界之时,她和大师兄联手使用这招时,就引来了那个世界的天道之眼。  

不过还好,这次并没有引来天道的注意。  

因为西游世界那次不光是她出手,还有大师兄的混动法则,制造出了更加真实的开天辟地大爆炸,所以才引来了天道之眼。  

这一次她只不过是想将青莲宝色旗的防御撕开一瞬间,所以还控制了威能,自然也就没有引来天道之眼。  

敖云心放下心来,一把抓住如同游鱼一般想要逃走飞回原主人处的青莲宝色旗。  

这青莲宝色旗乃是接引道人的法宝,不过是赐个弥勒暂时使用。  

如果是正常情况,除非是同样的圣人出手,才能够将其收走,并抹除其上的烙印。  

可偏偏敖云心却有不正常的手段,那就是直接将其收进意识大殿之中,隔绝起来,不让接引收回去。  

所以在抓住青莲宝色旗的瞬间,她就心念一动,将其收进了意识大殿里。  

青莲宝色旗被收进大殿后,没头苍蝇一样乱转,却怎么都跑不出来。  

敖云心微笑道,“待到下次去师父那里,将这旗子拿给师父看看,估计咱们又能多一件先天灵宝…”  

说着她又一招手,将弥勒身上的东西都招了过来,然后一把火将尸体烧得干干净净。  

这一招摸尸后毁尸灭迹,他们师兄妹是用的越来越熟练了。  

弥勒身上的好东西不少,不过除了人种袋外,此时的敖云心已经看不上眼。  

人种袋乃是极品后天灵宝,擅长收人困人。  

她此时手中刚好就缺这种属性的法宝。  

弥勒带着一票人来找凤凰一族,想要谋取凤凰一族的先天灵根和元凤火种,  

想不到反而成了送宝童子,不但自己的人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