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怀念(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敖云心知道了孔宣被西方教追杀的原因,只觉这家伙真是胆大包天,竟从圣人手里偷东西。  

西方教所在的西方地域,确实是比较贫瘠。  

西方二圣手中的先天灵宝,据敖云心所知,好像每人就两样。  

准提道人的七宝妙树和六根清静竹,接引道人的十二品功德金莲和东方青莲宝色旗。  

两人一个主攻,一个主防。  

虽然看上去每人两件已经很多,但比起三教的三位圣人,可就有些禅寒碜了。  

一个偌大的教派,如果没有足够的宝物和高手镇压气运,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这也是为何西方教会乘着大劫,到中原大地上四处找寻所谓的有缘人的原因。  

而孔宣却在这种情况下偷走了西方教不多的先天宝物,肯定就引来了西方二圣的亲自追杀。  

要不是他机灵,当机立断的跑进大商军队里躲藏,估计早就被抓回去了。  

敖云心道,“那准提道人亲自出马追捕你,恐怕不止是因为你偷了五行神石的原因吧?”  

孔宣沉默了一下,道,“确实如此,他们追捕我,不止是因为我偷了五行神石,还因为我身带元凤始祖留下的后手,他们想要据为己有…”  

敖云心点点头,心道这就对了。  

准提道人怎么说也是混元大罗圣人,亲自出马从西方地域追踪到中原来,肯定不止是因为五行神石。  

西方教虽说此时门人稀少,但再少,除了两位圣人外,还是有一些高手的。  

如果是怕门下对付不了五色神光,接引完全可以赐下青莲宝色旗,就可以抵挡得住五色神光。  

而准提道人亲自出手,只能说明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孔宣说出了被追捕的秘密,也就不再隐瞒,如实道来。  

原来却是元凤当年陨落之际,将能够浴火重生的火种藏在了孔雀身上。  

而只要有这颗火种,再找到一颗纯正的凤凰蛋,就能够浴火重生。  

当然,这是元凤当年的设想。  

可惜,这个后手和祖龙留下的后手一样,在天道规则的打压下,失效了。  

孔宣觉醒了前世记忆传承后,同时也接收到了元凤留下的火种。  

而他之所以去偷取五行神石,练成五色神光,并不只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而是为了复活元凤。  

先天五行之力,加上火种,再加上凤凰卵,这才能更容易的复活元凤。  

可当他偷到了五行神石,并找到了一颗凤凰卵,使用火种想要复活元凤之时,却发现根本复活不了。  

也不知是这个年代的凤凰卵已经承受不住元凤火种,还是什么原因,在毁坏了三颗凤凰卵后,都没能成功。  

也正是因为他损毁了三颗凤凰卵,导致差点和凤凰一族仅存的十几位族人闹翻。  

这个时代凤凰一族繁衍本来就非常困难,三颗凤凰卵已经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也是凤凰一族知道,想要族群重新繁荣,就只有元凤复活的原因。  

所以他们拿出了好不容易诞下的凤凰卵,去搏一搏。  

显然他们博失败了。  

孔宣此时不止是毁掉了三颗凤凰卵,更是招来了西方教的追杀。  

而原本隐居的凤凰一族,也很可能会被牵连。  

西方教更是发现了他身带元凤火种的事情,于是准提亲自出马,誓要将孔宣抓捕回去。  

敖云心有些恍然,“元凤火种,浴火重生,涅槃重生?原来如此…”  

封神世界里虽然还没有佛教这个教派,但因为大师兄孙悟空和佛门为敌,和她也想了解一些后世发展的关系,所以向大师兄了解了一些佛门的情况。  

而佛门之中就有一个词‘涅槃重生’,或者说佛门中有一个境界名叫涅槃重生境。  

他们的解释就是通过涅槃斩断一切因果,身心俱灭,一切无有,然后再重生获得超脱。  

这是佛门里极高的境界,也是佛门独创的一种法门。  

但现在看来,这所谓的佛门独创,其实不过就是准提道人抓住了孔宣后,获得了元凤火种,然后从凤凰浴火重生的天赋中衍化而来。  

敖云心道,“看来西方教对你和你身上的东西确实是势在必得,难怪准提道人会亲自出手。”  

孔宣听她提起那个人的名字,一下紧张起来,“祖龙陛下,圣人名号,还是不要轻易提及的好…”  

敖云心淡然道,“别说此时天机混乱,就是平日里,此界之中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算到和我相关的东西,所以不用紧张。”  

孔宣虽然将信将疑,但见其如此有信心,也就没再说什么。  

“祖龙陛下,我知道的都和你说了,你看…”  

敖云心道,“放心,我此次来的目的,其实和你的目的并不冲突,我本来就是为了来找凤凰一族,就算你不说,我其实也会尝试着帮元凤转世复活。”  

孔宣感激道,“多谢祖龙陛下…”  

敖云心又道,“不过你却也别抱太大希望,我能够转世成功,是因为得了可遇不可求的大机缘,我只能说是尽力而已。”  

孔宣郑重道,“只要祖龙陛下能够帮手,不管成与不成,我等都感激不尽。”  

元凤复活,已经是凤凰一族恢复元气的希望。  

敖云心道,“元凤火种在你身上吗?”  

孔宣道,“此时并不在我身上,被西方教追捕后,我就将其藏在了一个地方…”  

他逃出来的时候也没把握逃过准提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