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选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机缘,觉醒祖龙血脉传承时,龙族的血脉已经稀薄到最多只能到达五爪真龙的地步。  

这也是为何凡间会流传五爪乃是龙族最高级形态的说法。  

其实要是没有茶肆中那位赐下的大机缘,龙族世世代代也就只能最高达到五爪。  

后世连龙族自己都会以为,五爪真龙,就是龙族的最高形态。  

而此时凭借着这一小瓶祖龙精血,四海龙王加上敖丙、应同,还可以再让四名龙族精锐觉醒到九爪程度。  

而且随着敖云心修为渐高,还可以分出更多的精血来,让龙族能够拥有越来越多的高手。  

吩咐了四海龙王等人一些事宜后,敖云心就来到了会客室,见到了小哪吒。  

小哪吒正焦急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就见房门被推开,敖云心走了进来。  

小哪吒惊喜的冲了过去,一把抱住敖云心,“姨母你回来了?你没事吧?”  

敖云心摸着小哪吒的小脑袋,笑道,“我没事,不但没事,那燃灯道人和太乙真人,已经被灭杀,真灵上封神榜去了。”  

小哪吒一愣,随后欢呼起来,“姨母真厉害,那两个老贼活该…”  

敖云心道,“不是姨母厉害,而是姨母的师兄厉害,是他帮姨母将燃灯道人打死的。”  

小哪吒高兴了一下,又咬牙道,“那两个老贼,都是我的仇人,尤其是燃灯道人,我在鸿蒙之中未能化形,就是因为被这老贼发现的原因。我原本是想亲手报仇的,让他们上了封神榜,却是便宜他们了。”  

敖云心道,“上了封神榜,就等于没有前途可言,彻底被天道束缚,对于燃灯道人这种鸿蒙之中得道,有着无限前途的修士来说,上封神榜可能比直接让其魂飞魄散还惨,所以你也不用老是惦记着报仇了。”  

小哪吒道,“也是…不过姨母你杀了燃灯和太乙,阐教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敖云心道,“大劫已经开启,就算他们不来找我麻烦,我也要去找他们的麻烦,这是迟早的事,现在你只要好好修炼我传授你的大道仙路,其他都不用担心。”  

小哪吒点头应着,经过了先前的事情,他对敖云心已经无条件的信任。  

敖云心道,“好了,我和你一起回陈塘关,刚好我有事要找你父母谈。”  

两人出了东海龙宫,就朝着陈塘关而去。  

陈塘关,总兵府。  

殷夫人双眼微红,显然是才哭过。  

李靖在一旁安慰着,“好了,别担心了,既然公主说会去救吒儿,肯定会没事的。”  

其实他也心里没底,如果真像敖云心说的,阐教一直在算计他一家子,抓了哪吒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  

李靖以前可是在西昆仑修行过的,也算是修行界的人,当然知道阐教势大,而且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以前他还不大相信堂堂阐教会算计他这个连仙道都成不了的凡人。  

但结合目前种种来看,还真有这个可能。  

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拜在普贤真人和文殊广法天尊门下时,也是这两位十二金仙中大人物主动找上门来收徒的。  

原本他以为是因为两个儿子资质超凡,现在看来确实还有些别的原因。  

说实话李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资质都一般,修行多年还不如小哪吒几年的成果。  

但就因为身带气运,才会被普贤真人和文殊广法天尊收入门中。  

此时李靖想到其中种种,开始有些忧心忡忡。  

他原本是想让两个儿子去说情的,但想到敖云心说的,既然是阐教早就有的谋算,去求同为十二金仙的普贤真人和文殊广法天尊又怎么可能有用。  

就在夫妻两人忧心忡忡的等待消息之时,  

只见两道遁光从远处飞来,直接就飞进了总兵府。  

还没见到人,他们就听见了小哪吒的声音。  

“爹,娘,我回来了…”  

两人看去,就见到了院子中的小哪吒和敖云心。  

殷夫人冲上去一把抱住小哪吒,喜极而泣。  

就连一向严肃的李靖都有些红了眼,“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对这个从小聪慧,又长得粉雕玉琢的小儿子,两人是真心疼爱万分。  

从小基本都没骂过打过,差不多算是溺爱了。  

敖云心对小哪吒也很好,但她可是从书上知道这小家伙如果不教育,会是什么德性。  

所以她不但带着小家伙去降妖除魔,造福沿海百姓,还经常给他将一些道理,这才让其没有成为原轨迹里一样的纨绔子弟,混世小魔王。  

而小哪吒也是因为这样对这个姨母不止是喜欢和信任,还有些敬畏。  

为人处世这种事情,按理说父母太过宠爱没教好,那太乙真人这个师父就该多教才是。  

但是太乙真人收徒的目的本来就不纯,根本不教这些,只是传授了功法法术和给予了法宝。  

这种情况和原轨迹里的悟空何其相似,学艺多年,连基本的为人处世和三界中的一些常识都没学到,就学了一身本领,自以为天下无敌。  

李靖夫妇搂着小哪吒看了看,又谢过了敖云心的救子之恩。  

敖云心道,“不必客气,吒儿本就是我侄儿,去救他也是应该的,好了,此地不是说话之地,进去说话吧…”  

夫妇连连忙把敖云心请进了内院书房之中,按照其意思将所有下人都支开。  

两人还没问,小哪吒就叽叽喳喳的将自己为何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