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对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云心要不是为了去救你这小东西,怎么会和阐教那些大佬起冲突…”  

他也知道敖云心很宠小哪吒,也不好发火,将其打发去一边,思忖起对策。  

想了想,觉得这乃是事关整个龙族命运的大事,就派人去通知其他三海龙王,还有其他几个突破了金仙的龙族精锐,速来东海龙宫商议对策。  

因为发出的是最紧急的召唤令,大概几个时辰后,一众龙族高层就火急火燎的赶到了东海龙宫。  

议事厅中,其他三海龙王见到了敖光,就问道,“大哥,何事如此紧急召唤我等?”  

三人正问着话,就见又来了两个龙族,却是除了他们四个外,龙族突破了金仙了另外两人。  

这两人一人是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  

敖丙以前就是龙族精锐,带领东海龙族四处征战,战功赫赫。  

敖云心觉醒祖龙血脉后,其作为敖云心的父亲,地位水涨船高,当然也获得了大量资源。  

尤其是祖龙神韵这方面,有敖云心的帮助,甚至比四海龙王获得的更多,所以也就突破到了金仙境界。  

而另外一个突破了金仙的龙族,却是那原本被罚去阴寒地宫之中做守将的应同。  

这应同出生于一个龙族小氏族,并不是敖氏族人。  

当初敖云心到龙族关押本族犯人的阴寒地宫找龙族逆鳞,炼制龙神甲,就遇到了这个应同。  

那时候的龙族,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者,内斗不断,别说不同氏族之间,就连敖氏之间都因为分别统领四海,也有着内斗。  

当时的应同就是因为得罪了敖氏的一个龙太子,虽是战功赫赫,却还是被罚去看守阴寒地宫。  

所以其心有怨念,原本还想看敖云心的笑话。  

后来却被敖云心的一番表现和言论打动,帮其收集逆鳞,对付那些不愿献出逆鳞的穷凶极恶龙族囚犯,主动背负屠戮同族的罪名。  

敖云心自然也不会埋没了这种忠肝义胆的人才,随后就大力提拔培养。  

果然这应同也没有辜负敖云心的提拔培养,突破了金仙境界,成为了龙族的中流砥柱。  

他们见敖光将龙族此时突破金仙的几人都叫来,就知道肯定是出了大事了。  

敖光也不废话,就将小哪吒带回来的消息说了。  

其他几人大吃一惊,没想到事态这么严重。  

敖光沉声道,“你们也知道目前情况了,云心既然敢去救人,逃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接下来要如何应对阐教的报复。”  

阐教众仙的护短和睚眦必报,那可是出了名的。  

就算以前没有应杀劫作为借口,阐教众仙照样杀伐果断。  

要不然怎么这次大劫降下的说法会是,十二金仙犯了神仙杀劫,必须应劫。  

就是因为阐教众仙不止是看不起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还看不起天庭众神。  

别的不说,四海龙王这种天庭正封的龙神,在人家眼里就是能够随便打杀的存在。  

所以昊天上帝才会要让十二金仙应劫称臣。  

哪知人家后台硬,师父又护短,原轨迹里谋算一番后就成功的让其他人为十二金仙挡了劫数。  

不过大劫过后三教都表面上向天庭称臣,就连三清都是天庭臣子,也算是完成了昊天上帝的命令。  

当然,其实这个命令乃是道祖鸿钧所下,也就是天道的意思。  

阐教这种护短又杀伐果断的作风,其实只要能够真正的加入其中,肯定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但要想真正的加入阐教核心,谈何容易,多少散修屁颠屁颠的去抱大腿,只要气运跟脚不够,最终也不过是被当做了炮灰而已。  

而此时敖云心偏偏得罪的就是阐教最核心的大人物,  

作为一个真的会打了小的来老的这样一个教派,接下来的报复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几人七嘴八舌的开始商议对策,就想出了两个方案。  

作为主战派的敖丙和应同,当然是无条件支持敖云心,说根本不用多说,等待敖云心回来做决策就可以。  

就算是敖云心要他们立马带领龙族和阐教开战,他们也毫不犹豫的执行。  

而四海龙王作为活了多年的老狐狸,当然是不同意这么做。  

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拖延推诿。  

按照他们的说法,龙族现在正是蒸蒸日上之时,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因为敖云心明面上的身份只是东海龙族的一个公主,  

所以如果阐教前来问罪,就说镇海公主不知所踪,会尽力寻找,然后拖延时间。  

说白了就是先将敖云心得罪阐教这事归到她个人身上,说是她的个人行为,与龙族无关,然后再行想办法。  

敖丙和应同当然不同意,说这是对转世祖龙的不敬,大不了拼死和阐教一战就是。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之时,只听外面传来响动。  

却是守在外面的侍卫纷纷说着,“拜见公主殿下…”  

接着议事大厅的大门就被推开,一身白裙的敖云心走了进来。  

大厅中的几人欣喜的围了上来,连忙问着有没有事。  

敖云心道,“我没事,你们怎么都在这里,却是在商议什么?”  

几人见她说没事,都松了口气,  

他们都想得到敖云心会有手段逃脱,没想到的是这么快就能全身而退。  

敖光就道,“我接到了小哪吒传回来的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