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联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还没有那些占据海岛仙山的仙神妖魔大。  

而现在,不光是祖龙转世出现,其身后更是站着一位不可说的混元大罗圣人。  

可以说龙族这时候才是真正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想到这些,他也就不奇怪为何这位孙上仙会如此硬气了。  

悟空接着道,“玉帝想要什么,其实我能知道,我师父他老人家算无遗策,已经将一切都算得一清二楚。玉帝要是想与我等结盟,我可以代表师父去见他,但他想要直接见我师父,基本是不可能的。”  

敖广恭敬道,“孙上仙放心,小龙一定将话带到。”  

悟空点头道,“很好,我就在龙宫里等你的消息…”  

他教了敖广如何如何说,就让其立马去天庭传话。  

敖广应着,焚香沐浴,准备上天庭求见玉帝。  

九天之上,天庭,南天门。  

守门的乃是广目天王及其手下庞、刘、苟、毕、邓、辛、张、陶八大天将,和一众天兵力士。  

敖广来到南天门后,驻足禀报。  

他乃是外臣,没被召见的话,是不得随便出入天庭的。  

广目天王迎上前询问道,“龙王有礼,今日却是为了何事上天庭?”  

敖广道,“天王有礼了,在下有紧要事情禀报陛下,还请天王代为传报…对了,天王就说,乃是上次陛下询问臣等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广目天王听他说有紧要事情,也不敢耽误,进了南天门禀报去了。  

不大一会,广目天王回来,就说陛下在御书房召见龙王。  

敖广进了南天门,直奔御书房而去。  

玉帝平日在灵霄宝殿召见众仙神,但私下接见,却都在御书房。  

敖广来到御书房外,就被天兵侍从放了进去。  

御书房中,玉帝坐在书桌之前。  

敖广连忙拜见,“臣拜见陛下…”  

玉帝道,“免礼,爱卿说有要事禀报,却不知是何事?”  

敖广道,“启禀陛下,上次陛下说,想要见一见臣等身后那位,臣将话带到后,却是有了回复…”  

距离上次他们剿灭覆海宫,得到玉帝召见,其实已经过了一两年。  

但天庭的时间流速和地仙界不一样,也就过了一两天。  

所以玉帝也没有觉得敖广这个消息回复的慢。  

“哦,说来听听…”  

敖广酝酿了一下,道,“启禀陛下,陛下想要直接见那位,估计是见不到的…”  

玉帝微微皱眉,“这却是为何?”  

敖广赔笑道,“陛下,那位此时不便出世,所以别说是来这里见陛下,恐怕陛下亲自去见,都见不到那位…”  

他这是把悟空那嚣张的话语用稍微委婉的话说了出来。  

玉帝眼睛一眯,“嗯?朕亲自去见都见不到?难道你没告诉那人,朕乃是三界之主么?”  

说着他身上如同天威的气势散发出来。  

敖广一激灵,双膝一软,就要跪下去。  

可他想到自己此时乃是代表着身后那位来传话的,竟是抵住了这股如同天威的气势,没有跪下。  

敖广咬牙道,“陛下,臣已经如实将陛下的话传到那位处,此时也是如实将话传给陛下。那位的身份不可测度,连臣等也并不知道其具体身份。但臣却知道,如果这时那位现身来见陛下,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其他那些不可说的存在,也要出世了…”  

这却是悟空教他说的。  

因为悟空自从知道西游世界早就没有了真正的混元大罗圣人,就一直在猜测原因。  

后来逐渐领悟大一些大道至理,天道法则,在看自家师父隐居在一个不知名的世界中,心中就有了些明悟。  

这个时代的混元大罗圣人或者是互相牵制,或者是有某种协议,总之肯定是有某种原因,才无法亲自现身。  

这个原因,作为名义上的三界之主的玉帝,肯定也知道一些。  

而悟空之所以教敖广说,圣人现世,对玉帝不一定是好事,  

是因为他知道玉帝此时的尴尬处境。  

现在圣人不出,玉帝都被如来等人压制得几乎无法抬头,更不要说圣人回归后,他那尴尬的地位了。  

敖广说完后,忐忑的等着玉帝的反应。  

玉帝面无表情,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怒意。  

他先前不过就是试探一下敖广而已,不然以他这种不知活了多少万年的老狐狸,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流露出怒意等情绪。  

他在上次知道四海龙王身后有人支持,提出想要见那人一面后,其实就在期待着那位是混元大罗圣人。  

要不然的话,就算那人和他一样是大罗金仙大圆满的准圣,也不过是能够添一个助力,而不能起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而且如果那搞事情的只是个准圣,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佛门挖出来,所以他根本没必要去和其合作。  

在他的想法里,就是先看看那搞事情的人是谁。  

如果其实力并不能让他满意,那他绝对不介意将其控制起来,然后拿来和灵山佛门谈条件。  

而现在,从敖广的表现和话语中,他听到了满意的答案。  

敖广这条老龙,从来没有这么硬气过。  

以前见了他,连大气都不敢出。  

而现在,却能够在他的威压之下,不亢不卑的说出那一番话。  

从这里就足以看出,四海龙族身后,确实是有一位不可说的存在。  

而且没人敢用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