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下一个人选,就是那黄花观中的百眼魔君,咱们这就去寻他,看看他的意见如何…”  

四人一路又朝前飞了一段路程,就见那山岭之中,楼阁重重,宫殿巍巍。门前杂树密森森,宅外野花香艳艳。柳间栖白鹭,浑如烟里玉无瑕。双双野鹿,忘情闲踏绿莎茵;对对山禽,飞语高鸣红树杪。  

悟空带着三人按下云头,来到大门前,就见门上嵌着一块石板,上有“黄花观”三个大字。  

门两边还贴了一副对联,‘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  

黑风一看,轻咦一声,“这还是个修习炼丹炼药的羽士…”  

他自己在黑风山上时,就经常和那苍狼精论道炼丹,所以也就好奇起来。  

悟空笑道,“这百眼魔君,确实是个烧茅炼丹,弄炉火提罐子的道士。”  

百眼魔君修炼的就是丹道,所以修为比黑风和九头虫都还要高一些,但却不擅长争斗,西游记里和孙悟空打了五六十回合就手软不支。  

不过原形真身带来的天赋神通却很厉害。  

他两胁下有一千只眼,迸放金光,森森黄雾,两边胁下似喷云,千只眼中如放火。左右却如金桶,东西犹似铜钟。  

这金光黄雾一出,就组成了一个金光阵法。  

这金光阵法,杀伤到不是很大,但是迷惑困人,却是一绝。  

孙悟空被困在里面后,晕头转向,不辨东西,一头撞在金光上还撞得连头都软了。  

最后是变个穿山甲往地下钻了二十里才钻出了金光阵范围。  

总之这又是一个用原形真身让孙悟空吃亏的妖魔。  

而且难得的是,这百眼魔君还是个擅长炼丹炼药的。  

炼丹在西游记中没有体现,但炼药可是有着描述。  

其炼出来的毒药,只用了三厘,无色无味,连猪八戒和沙和尚都直接药毒倒了。  

老猪和沙僧虽然西行路上表现出来的战力平平,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太乙金仙,曾经的天庭大将。  

要知道金仙以上的修士,几乎就可称不死,恢复能力极强,就是这样,两人还是被分分钟毒到在地,恢复不能。  

这足以说明百眼魔君炼制的毒药有多厉害。  

这也是悟空会把其作为七大圣人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悟空看了看紧闭的道观大门,微笑道,“去叫门吧…”  

牛魔王应着上前叫门。  

他们此时是越来越相信这位大哥身后那位确实是推算出了许多天机。  

不然的话,这种犄角旮旯里的一个道观里,有着一个修为不弱的蜈蚣妖,这种事情连他们这些混西牛贺洲的妖王都不知道,这位外来的大哥为何会知道得一清二楚。  

要知道这个世界广阔无比,咨询又不发达,想要找出这种低调修行的妖王,除了推算天机,还真不一定找得到。  

牛魔王叫了门,不大一会,就有一个小道童来开了门。  

那小道童见到几个长相奇特的客人,也不惊怕,问道,“几位叩门,却是有何事么?”  

老牛咋咋呼呼道,“我等乃是来寻你家观主的,就说万妖盟盟主孙大王,携牛魔王等人前来拜访…”  

他知道自家大哥虽然厉害,但崛起的时间还短,名声不显,所以就提了自己的名号。  

那小道童听了,说请稍等,急急忙忙的就进去了。  

不大一会,就听脚步声响起,只见道观里出来一人。  

几人一看,再稍加感应,都不由暗赞一声。  

却是那人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淄乌皂服,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黄拂拂吕公绦。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道心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  

要不是他们听大哥说这乃是一个蜈蚣修成的妖仙,还以为确实是个玄门真羽士。  

说起这自号百眼魔君的蜈蚣妖,确实修的乃是玄门丹道,确实也是个一心修仙的妖族。  

这道观中供奉的乃是三清,西行路上,他也自称是个清静修仙之辈。  

要不是那七个蜘蛛精找上门来,说什么被猪八戒欺负,变成鲶鱼在她们腿裆里钻来钻去,欲行奸骗之事,见她们不肯相从,就使一柄九齿钉钯,要伤她们性命话,百眼魔君也不会动怒,出手与师徒几人起了冲突。  

最后却被毗蓝菩萨用法宝制住,收回山中看门去了。  

这却说明,这百眼魔君虽然一心向道,却不是正统的三清玄门门徒,不然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西行路上,和他经历几乎一样的,就有黑风这个家伙。  

还有更惨的三个,却是那车迟国的三个国师,大国师虎力大仙、二国师鹿力大仙、三国师羊力大仙。  

这三个家伙同样自称玄门道士,供奉三清。  

三人行事激进,想要清除车迟国中的佛门信徒,下场可想而知,连个看门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全部惨死。  

所以这西行路上,只要是信奉玄门道教,又不是正统道教门徒的妖王,全都下场凄惨。  

话说那百眼魔君出来后,就见到了门口的几个妖王。  

他连忙道,“不知几位到访,有失远迎,快请里面坐。”  

他虽是一心清修,不问世事,但眼力见还是有的。  

这几个妖王身上的气息,要不是完全看不透,就是比他强,最差的也只是比他弱一点。  

如此厉害的几个妖王联结到访,他可不敢怠慢。  

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