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预料之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起来,跳入敖云心怀里。  

敖云心抱着小狐狸,摸了摸脑袋,“看你乖巧的份上,就不将你收入储灵袋中了。”  

储灵袋就是她用来装那些生猛海鲜的袋子。  

那袋子虽然可以装活物,但被装入其中的生灵,需先封印全身法力修为,在里面绝即不好受。  

小狐狸讨好的用头拱了拱敖云心的手,传音道,“多谢上仙…”  

敖云心一步跨出,快速离开镇异狱。  

这镇异狱虽说戒备森严,但对于敖云心来说,就如同不设防一般。  

待到她们走后,那呆立着的守将一下瘫软在地。  

他茫然起身,竟是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然后他身体颤抖起来,因为他想起了那种什么都感受不到的无边黑暗。  

“那,那到底是什么??我,我究竟在那黑暗中,待了多长时间?”  

被法则立场包裹压制,造成了他所有感知的失衡和失效。  

这让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那种状态中多长时间,甚至让他的记忆都产生了混乱。  

这就是法则立场的厉害之处,只要不能抵消法则影响,就会被霎时镇压,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以敖云心此时的修为和对法则之力的领悟掌控,太乙金仙也不一定是对手,何况是一个小小守将。  

那守将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就见牢房中只剩下一堆断裂的铁链,早已没有了犯人的踪迹。  

他大惊失色,“是,是那狐妖搞的鬼?它跳掉了?”  

一时间,镇异狱中警钟响起,乱作一团。  

而此时,敖云心早就带着苏妲己,离开朝歌,朝着东海而去。  

话说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来到女娲娘娘庙。  

两人进入庙宇,来到女娲娘娘神像面前,跪伏念动法咒,诚心祈祷。  

不大一会就有感应。  

两人只觉光影变幻,就来到了一处神域空间。  

神域空间,乃是神明依靠香火神庙建成的独有空间,能够进入其中的其实是神魂意识,而不是肉身。  

两人神魂意识进入神域后,就见女娲娘娘高坐神台,两边碧云童儿与碧霞童女侍立。  

两人连忙跪拜,口称娘娘圣安。  

女娲道,“你二人不在朝歌,来此作甚?”  

九头雉鸡精哭诉道,“启禀娘娘,不是奴婢不用心完成娘娘吩咐的任务,而是奴婢等人有心无力啊…”  

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三人得了吩咐,如何如何尽心尽力完成任务。  

却不想从终南山上来了一个道人,不但看透了她们的底细,向纣王检举揭发,更是给了纣王一件厉害法宝,当场就将三人领头的九尾狐打得重伤显形。  

两人说的大部分倒也是实情,不过其中细节夸大了一些,比如什么三人同心协力,尽心尽力去完成任务。  

其实一开始也就九尾狐最积极,玉石琵琶精是贪玩,而九头雉鸡精则根本不上心。  

再有就是两人活灵活现的描述道人如何如何厉害,就如亲眼所见一般,就死为了推脱责任,想要少受些责罚。  

女娲听后,面无表情,其实内心却是有些惊怒。  

实在是这个情况,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听两人描述,她已经大概知道,那自称终南山炼气士的道人是什么人。  

因为两人虽是没有亲眼见到那道人,但是来报信的侍卫却见过。  

那侍卫是这么描述道人的,  

头带青纱一字巾,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双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脚登一对踏云鞋,左手花篮,右手拂尘。  

这一描述,又说是终南山炼气士,女娲大概也就知道是谁了。  

这封神世界,虽是广阔无比,但真正厉害出名的仙神修士,也就那么多。  

尤其是金仙以上的仙神修士,其实已经算是顶尖人物。  

除非是从来不出山,一直隐居,不然互相之间,肯定是都认识的。  

女娲又向两人确认了事情经过,闭目推算,隐隐就算出了两人所说乃是事实。  

这混元大罗圣人的推算之术,其实并没有其他人想象的那么厉害和神奇,只是被传的神乎其神而已。  

尤其是在大劫降临,天机混乱是时候,能够推算出大致的事情真假就已经不错了。  

女娲推算一番,知道两人所说非虚,心中更怒,暗道,“果然是那云中子干的好事,他们阐教,这是想要干什么?”  

她派出三妖去迷惑商纣,祸乱商朝朝纲,自认是暗合天意之事。  

作为上古神明,她对商纣不尊神明,废除祭祀活动,确实有着不满意。  

但是她乃是古神,和现今天庭并不是一个神系,也就是不是一个系统的。  

其实商纣废除祭祀,不尊神道,最不满意的乃是想要完成神道体系的天庭,而不是她这种古神。  

她之所以会积极参与这事,就是想要融入主流。  

而封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当然是天庭和三教了。  

不止是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在西游世界里,天庭和三教等教派更是成为了主导。  

而女娲等古神,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连补天的功德名声,都成了老君化身所为。  

而在这两个世界里,则都没有女娲造人的传说。  

所以女娲和正气运兴盛的人族,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封神世界的女娲,是凭借着补天的功德,才得证混元大罗金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