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表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海龙王接见了天使,得知玉帝宣他们上天觐见,也大致猜得到为什么玉帝会召他们上天。  

四人商议了一下,认为绝对不能透露关于始祖和孙上仙的事。  

虽然他们算是天庭正封龙神,但对于天庭,其实并无多少归属感。  

实在是天庭其实也并没有多重视他们龙族。  

而现在,龙族也算是完全的站在了那位莫名存在一方。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始祖和其身后那位不知名大能到底是在谋算些什么。  

但针对灵山佛门的意图已经很明显。  

至于天庭,在还不知道始祖态度的时候,他们可不敢私自透露其信息。  

现在他们想好的就是,以找到一个远古龙族遗迹为借口,来搪塞玉帝。  

至于玉帝信不信,那就是他的事了。  

得知始祖即将现世,其背后更是有一位无上大能后,四条老龙已经变得硬气了许多。  

准备好后,四人就上了天庭。  

凌霄宝殿中,玉帝端坐宝座。  

四海龙王恭敬跪拜,“臣等参见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  

玉帝道,“平身吧…四位爱卿,朕此次宣你们前来,乃是为了表彰四位爱卿剿灭妖魔有功…”  

见到四海龙王之时,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因为他发现,这四条老龙,竟齐齐突破了金仙境界。  

要知道这四条老龙可是已经卡死在玄仙境界不知道多少年了。  

怎么就这么巧,在这段时间突破了。  

这也越发的让他确定,这四条老龙,肯定和那搅风搅雨的幕后黑手有关。  

他暂时也不说破,按照流程来了一下君慈臣忠的戏码,随后就进入了正题。  

玉帝就道,“四位爱卿,此次剿灭妖魔,为何却不向朕求取天兵援助?”  

他貌似责怪四海龙王太过冒险,其实就是在问你们这些家伙,没有天兵天将援助,有什么本事剿灭得了那蛟魔王。  

四海龙王一听,哪里还会不知道其意思,也就将想好的说辞说了。  

什么臣等本就是为陛下分忧的,怎么敢动不动就向陛下求援,幸好找到了一个远古龙族遗迹,从中得了几样龙族异宝,这才能够剿灭蛟魔王。  

这么说,不止是在为剿灭蛟魔王找托词,也是在为他们能够突破金仙境界找托词。  

也只有说是找到了远古龙族遗迹,才有可能让他们身上血脉得到提升。  

玉帝听后,暗自冷笑,“远古龙族遗迹,这倒是个好借口,可你们认为我会信么?”  

他又旁敲侧击了一下,见四条老龙口风很紧,就有些不耐。  

要不是他想要套出四人身后的人,又不想和其关系搞僵,他真是想将四人拿下,来个严刑逼供。  

玉帝此时的处境,其实挺尴尬。  

一面想要掌握更多大权,成为真正的三界之主,一面又不得不和道佛两教达成协议,配合他们演戏,帮助其掠夺更多天地气运功德。  

尤其是对如来,他是有着许多怨念的。  

其实应该说是羡慕嫉妒恨。  

如来作为这次大事件的主角,协议之中得到了包括三清在内的道佛支持,获利最多。  

只要其能够顺利完成计划,就能凭借所获气运功德,成就混元大罗金仙的无上位业。  

为了成就混元大罗金仙境界,玉帝可是已经苦修了不知多少年,可还是遥遥无期。  

而如来作为一个后辈,竟然都比他还更加的接近混元大罗金仙境界,这又如何叫他不羡慕嫉妒。  

至于恨,却是因为在他坐上了玉帝宝座之后,佛门如日中天,不断在天庭安插人手,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其他不说,天庭的兵马大元帅,托塔天王李靖,不就是佛门的人么。  

还有那幽冥地府,名义上乃是天庭管辖,却早就被地藏王菩萨掌握在了手中。  

名义上地府最高神明,酆都大帝,也就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的化身,也早就不管事了。  

想到这些,玉帝要是心中没有怨恨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修士就算修为再高,只要修炼的不是真正的太上无情之道,就不可能没有各种情绪。  

而要是真的修成了太上无情,那和成为天道傀儡又有何区别,所以其实很少有人会去走这条路。  

所以现在,玉帝察觉到有不知名存在,将佛门策划多年的计划搅乱的时候,他也随之有了更多的想法。  

此时见四海龙王口风很紧,打探不出什么,玉帝已经不耐起来。  

他收起微笑,表情严肃,“四位爱卿,朕也不与你们拐弯抹角了,这次宣四位爱卿上天,就是想从四位口中,打探一下,那位正在搅风搅雨之人,到底是何人…”  

四条老龙一惊,面面相觑,想不到一向心机深沉的玉帝,会如此直接。  

四人还想继续用借口敷衍,说什么不知道陛下在说什么之类的话。  

却见玉帝面色一沉,一股威严气息散出,如同天威一般压了过来。  

四条老龙顿时只觉呼吸困难,大惊失色,连忙求饶。  

玉帝威压一放即收,然后沉声道,  

“四位,你们可不要忘了,不管怎么说,你们都还是天庭正封的龙神,乃是朕的臣子,这欺君之罪,可是足以将尔等推上斩龙台了…”  

四条老龙见玉帝发威,吓得瑟瑟发抖,可还是倔犟的什么都没说,只一个劲喊冤。  

玉帝见状也是无奈,就道,“你们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