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2)页敖烈见识了师父展示的法则压制,心情激动。  

听悟空说想要领悟这真正的法则仙道之路,就需做出选择,毫不犹豫道,  

“不管是何选择,徒儿都愿意…”  

悟空严肃道,“你别回答的太早,还是要考虑清楚。因为这个选择,将决定你以后的道路,你可要想清楚了。”  

于是他就将需要做什么选择讲了。  

敖烈听后,果然沉默了。  

因为师父说,想要领悟天地法则之道,就要先散掉身上修为,重新修炼。  

而散掉修为后,再想修回天仙境界,千难万难。  

别看此时的西游世界,就像是天仙不如狗,金仙遍地走一样。  

其实还是那句话,相较于整个世界亿万万生灵,能够突破仙境的,就已经是站在上层的极少数人。  

就算是以龙族这种天生强大的种族,能够修成天仙,也是需要天赋加上运气才行。  

敖烈回忆起自己曾经修炼的过程,在突破境界之时,就有过好多次险象环生的情况。  

要让他重来一次,他自己都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能够突破境界。  

况且听师父的意思,修炼领悟天地法则之道,比原本的道路,难了不知多少倍。  

就算是敖烈一向对自己的天赋有信心,此时也不由得犹豫起来。  

悟空看着犹豫的敖烈,也不催促。  

他说这些,就是为了让敖烈慎重考虑再做选择。  

其实敖烈这个情况,比当初的幽罗已经要好许多。  

幽罗当初得师父点醒,意识到路走错了,而且对于魔族的身份,也产生了自我怀疑,认为单纯的以魔族之身,恐怕永远都无法达到至高境界。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转世重修。  

而敖烈是纯正的龙族,对自己的龙族身份可没有什么不满,身体神魂之中还蕴含有祖龙气息,天赋异禀。  

所以他如果想要重修,就只用散掉修为,而不用冒险去转世。  

当然,就算光是重修,肯定也是有风险的。  

悟空则故意没有告诉他,只要有他指点,还有敖云心的帮助,激活祖龙血脉后,重修后的进晋,估计比原本还要快。  

他之所以没说这些,是希望敖烈能够真正的下定决心,去拼尽全力的走这条路,而不是想着有师父扶持,就觉得轻松如意,无需努力。  

敖烈考虑良久,神情变化不定,最终化为坚毅,叩首道,  

“师父,徒儿愿意冒险重走真正的法则仙道之路,就算是失败,徒儿也绝不后悔…”  

他本就性格坚毅,在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能够通往真正至高境界的道路后,如果不去尝试一下,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心魔。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冒险去尝试一下,起码不让自己后悔,也给自己一个通往至高的希望。  

悟空欣慰道,“你能有如此决心,很好,我会传授你重修的方法和打基础的功法,先将基础打好,随后我再传授你如何感应领悟天地法则…”  

这个世界的天地法则,非常难以感悟,就像是被刻意(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隐藏在了重重迷雾之后。  

想要调取,就得破开迷雾才行。  

悟空和敖云心,能够轻松领悟如何掌控调用天地法则,一是那位师父赐下了许多逆天宝物。  

二就是那位所在的世界,调用天地法则,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  

当初毛驴刚突破天仙境界,领悟天地法则,就能撕裂空间,进行远距离穿梭。  

而悟空和敖云心,就算到达玄仙境界,能够熟练掌控天地法则,在西游世界和封神世界,也做不到这一点。  

这就是因为西游世界和封神世界被限制隐藏了的原因。  

现在敖烈要想在西游世界领悟天地法则,肯定是要比当初悟空他们困难得多。  

不过好在悟空已经有在这个世界调动法则的经验,又可让敖云心帮忙,让敖烈觉醒血脉,到也应该问题不大。  

敖烈用心记住师父传授的功法,也不犹豫,就散掉了身上修为。  

随着修为散去,他变得很是虚弱。  

幸好他乃是正统真龙,一出生就能够化形,就算没有了修为,还是能够保持人形。  

要是其他妖族,修为散掉后,估计直接就变成灵智未开的原型了。  

悟空见敖烈很是坚韧,满意的叮嘱了几句,就出了密室。  

随着他教授敖烈真正的仙道,他又感应到有丝丝莫名能量降临。  

不过却要比先前把敖烈收为弟子之时少得多,只有一点点。  

这种莫名能量,他研究后发现,竟是可以提升心境,增加突破境界概率什么的。  

其实这和先天功德有些像,只是悟空没有获得过先天功德,所以并不知道。  

他出了西海龙宫,一个筋斗朝着西牛贺洲积雷山而去。  

积雷山摩云洞,一间密室中,两大妖王相顾无言,有些尴尬的坐着。  

鹏魔王想了想,还是先开口道,“牛兄,好久不见…”  

他也没想到牛魔王会来找他,并把他带到了洞府之中。  

要知道以前这老牛见到他后,可是横眉冷眼,就差冲上来动手了。  

他当然也知道原因,实在是上古之时自己做的有些不地道。  

牛魔王冷冷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理会。  

对于鹏魔王,也就是以前的羽翼仙,他可是一直很是鄙视。  

这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