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有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悟空看着师父所赐天书,终于明白了西游大计的目的。  

“原来如此,只要佛法东渡,让人族最繁荣的大洲信仰了佛教,让他嘴里万恶的南赡部洲得到教化,那如来又将获得大气运大功德加身。加上他拯救天庭,被万仙感谢的功德,这家伙就能功德成圣,正道混元大罗金仙…”  

整个计划行使下来,这其中当然是佛门和如来获利最多,而天庭明显出力不讨好,是个陪衬角色。  

悟空就有些奇怪,为何玉帝和老君会同意做这么一个陪衬角色。  

虽然他后面看到,观音带着如来吩咐和法宝去东土找取经人,路上收了几个妖怪给取经人做徒弟,这其中就有两个天庭上原本的神将。  

这估计就是如来在这个大计划中分配给天庭和道门的好处。  

但相比起天庭和道门配合他演戏付出的代价,就这么两个名额,恐怕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他却是不知道,这又涉及到了许多上古秘辛。  

天庭和道门,或者说老君和玉帝,这是在还以前欠下的因果。  

尤其是玉帝,就是靠着道佛两教,才坐稳的这个位置。  

明面上是三界最高神明,其实却不得不配合两教的各种计划。  

在整个西游计划中,天庭丢了面子不说,还没捞到什么好处,就算是最后给了两个名额,其中其实只有卷帘大将是玉帝亲信。  

至于龙族的那个名额,可以看做是龙族这个原本的天庭忠实下属,投靠灵山佛门的一个信号。  

西游世界的龙族,处境比封神世界的还不如,有些实力的仙神妖魔就可以任意欺凌。  

龙族获得一个西行名额,小白龙最后被封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也算是有了一个厉害人物坐镇。  

而且从此以后算是背靠如日中天的灵山佛门,再有人想找龙族麻烦,那就要掂量掂量了。  

悟空看到这些,只觉这一回中的内容,信息量颇大,基本就将西游计划定了性。  

他一面细看一面思忖,还真是想到了一些破局的办法。  

原本对大局根本不了解的悟空,在思考对策之时,一直觉得找不到突破口。  

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不断捣乱,然后拉拢收服厉害妖族。  

但这种办法在面对天庭灵山这些顶级势力时,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最主要就是,此时的西游世界,根本没有妖族大能,可以影响局势。  

此时只是那些大佬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还没有太重视石猴没有按照他们安排的路线走这事。  

要是那些大佬重视起来,亲自出手,就悟空收服的那些妖族,恐怕还不够如来一只手收拾。  

所以光是靠拉拢收服妖族,根本看不到破局的希望。  

而现在,他看着天书之上的内容,到是真思忖出了一些不知道可不可行的破局计划。  

想通一些问题后,悟空看书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而另一边的敖云心,看书的速度同样也快了许多。  

因为她发现,这书中信息,可能要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发现其中更多的东西。  

而且就算一时间发现不了,也可以先将书中内容记下,回去后慢慢思忖。  

她和悟空,都想到了一块去,那就是不管怎么说,先尽量将书看完,结合前后文,才能更好的去策划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们到是都没有想过,要把如此珍贵的天书带回去。  

盖因这书中记载的内容,对于他们各自世界来说,就是泄露天机的禁书。  

就算师父允许他们带回去,他们也不敢冒险。  

要是把书带过去,引起了什么天地异动,让那些大佬察觉到,那就真的不妙了。  

虽然两人此时已经能够对上太乙金仙不输,但如果是大罗金仙以上的大能出手,除非是师父显灵庇护,不然两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所以两人根本不敢冒险将书带过去,只能是抓紧时间在茶肆中将书看完,尽量记住内容,然后回去后再细细研究。  

这么想着,两人看书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但是两人看着看着却发现,就算以两人此时的神魂强度,竟是不能将书中内容一字不差的记下。  

要知道就算是凡境修士,神魂强大了以后,过目不忘也不过是一项小技能而已。  

就更不要说已经掌握了天地法则的两个玄仙。  

按理说以两人的神魂强度,几十万字的内容,也就扫描一下就记住了。  

但这书中内容,却根本无法用神魂扫描。  

就像两人此时成了凡人一般,只能逐字逐句去看去记。  

这样一来,看书的效率就低多了。  

虽然大致内容记住了,但想要记住其中每个字,每个细节,短时间内根本就办不到。  

两人猜测可能是因为书中内容太过逆天的原因。  

不过就算是只能记住大致的内容和故事走向,也已经让他们想通了许多问题,只觉豁然开朗。  

两人正哗啦啦的翻着书,就听云千俞道,“好了好了,休息一下,都看一下午了,肚子不饿吗?快来吃饭吧…”  

却是不知不觉见,时间已经过了一下午,又到了下午饭点。  

两人回过神来,就见师父已经做好了饭菜,都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辛苦师父了。  

云千俞笑骂道,“我不辛苦,难道吃你们做的黑暗料理?相比起吃难吃的东西,我还是觉得辛苦一点比较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