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地雷逞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不过,日军还是够谨慎。  

进入南天门右侧丛林的日军足有一个步兵中队200多人,但是这个步兵中队并没有聚集在一起行进,而是以小队为单位分成前后三个部分。  

紧随尖兵小组之后,一个步兵小队最先踏入到伏击圈中。  

虽然王岩很想一口吃掉日军的一整个步兵中队,但既便现在已经不可能,那么先吃掉一个步兵小队也可以接受。  

当下王岩大喝一声:“打!”  

一声令下,埋伏在12点钟方向的30多个炮灰率先开火。  

从三挺班用轻机枪、六支汤姆森冲锋枪外加20多支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喷吐出的密集火力,瞬间就将日军覆盖。  

猝不及防的日军顷刻间倒下好几个。  

“支那军!”  

“十二点方向!”  

“反击,撕丝改改!”  

日军迅速做出反应,准备回击。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四点钟方向和八点钟方向也突然间喷射出密集的火力。  

来自三个方向的火力迅速构筑成毫无死角的交叉火力,将日军完全笼罩住,日军小队顷刻之间又倒下了十几个。  

“四点钟方向!”  

“八点钟方向也有!”  

“我们被包围了!”  

“八嘎,快撤!”  

日军小队彻底慌了。  

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然而这时候想要撤退,却已经晚了。  

在侦察连凶残的交叉火力的覆盖下,一个小队的日军很快就被摞倒大半,剩下的日军既便侥幸没死,也只能躺在死尸堆中装死。  

只不过,这里的枪声也惊动了随后跟进的另外两个日军小队。  

日军最擅长的进攻阵形也是三角形,刚才遭到伏击的是走在前面的小队。  

但是这边的枪声一响,跟在左后角以及右后角的两个日军小队就被惊动,然后第一时间猛扑了过来。  

虽然侦察连动作很快,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基本全歼了日军的前锋小队。  

但是日军反应也不慢,所以侦察连根本没时间打扫战场,只能迅速撤离,而且既便是这样,也还是被日军给咬住。  

只不过,王岩对此却一点也不在意。  

因为这早在他们意料之中,他们也已经做足了万全准备。  

“叭钩!”  

“咻!”  

伴随着枪声,不时有子弹尖啸着从炮灰的头顶飞掠而过。  

丛林中,不时有树枝被打折,也不时有树叶被子弹打碎。  

但是侦察连的炮灰们却是毫发无损,因为茂密的丛林给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掩护,基本上十米外,就已经看不见对方身影。  

所以无论日军还是侦察连的炮灰,都只能盲射。  

不过主要是日军在盲射,侦察连的炮灰基本上都没怎么开枪,只有当日军也沉寂下来不开枪之后,炮灰们才会偶尔打上两枪,勾引身后的日军继续开枪。  

很快,侦察连的炮灰就撤退到了一处开阔地带,这也是王岩选定的屠宰场。  

“1班,放!”当下王岩大喝了一声。  

听到王岩的命令,大多数炮灰继续往前方飞奔。  

只有十几个炮灰从挎包里取出一枚反步兵地雷,放于草丛中。  

在放好地雷之后,这十几个炮灰便又一个翻身卧草在开阔地边缘的草丛中。  

过了不到两分钟,开阔地对面的丛林中就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日语咒骂声,还有树枝被折断时发出的哗哗声。  

紧接着,几个日军便端着刺刀从丛林中追出来。  

紧随那几个日军身后,是更多的上百个的日军。  

转眼间,至少五十个日军已经进入到开阔地中。  

王岩高举的右手便狠狠落下,埋伏在开阔地边缘的十几个炮灰便用力的捏了三下紧握手心的引爆器。  

下一刻,被放置于草丛中的十几只反步兵定向雷便同时爆炸。  

“轰隆!”十几只反步兵定向雷同时引爆,场面那叫一个凶残。  

每一枚反步兵定向雷引爆后,可以向前方六十度夹角、半径一百米的区域内喷射出一千多枚细铁钉!  

十几枚反步兵定向雷,那就是一万多枚细铁钉!  

霎那间,方圆超过两百米的整片开阔地就几乎被呼啸溅射的细铁钉布满!  

进入到这片开阔地的至少五十个日本兵,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也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供藏身的死角,就已经被射成筛子!  

但是这些细铁钉又不像子弹那样的致命!  

既便是被射穿了头颅,一下也不会丧命!  

所以在十几枚反步兵定向雷被引爆之后,场面那叫一个惨烈。  

五十多个日本兵几乎是齐刷刷倒在地上,歇斯底里哀嚎起来。  

等到带队的日军大队长江岛常雄也追进开阔地带时,但只见,第2小队的50多名日本兵已经全部倒在了草地上。  

江岛常雄走近其中的一个日本兵,只见,这个日本兵的胸口、脸部已经被钉满了细细的铁钉,几乎被射成了蜂窝!  

再看其他的日本兵,几乎都一样!  

江岛常雄完全无法想象,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八嘎牙鲁!”江岛常雄从牙缝里发出一声咒骂,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透顶门,这仗没法打了,中国军队这是使用了什么恶毒的新式兵器?  

跟在江岛常雄身后进入开阔地的日本兵也是面面相觑。  

日军是凶悍,也不怕死,但是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