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死伤惨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来到上午十点。  

久野村部队已经对七十二道湾猛攻了半个上午看着山坡上滚落的密密麻麻的皇兵伤员和尸体,久野村桃代嘴都要气歪。  

遗憾的是,生气归生气,仗还得打!因为七十二道湾没有别路可以绕行。  

而且步兵团长佐伯文郎给他们联队的是死命令,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一定拿下七十二道湾,再然后赶到雁门关侧后。  

如果不能尽快突破防线,出现在雁门关的侧后,等待他的结果只有两个,或者被送上军事法庭,或者切腹以谢天皇!  

两个结果都不是久野村桃代想要的。  

久野村桃代宁可拿日本兵往里边填!  

就是用人命填,也要填出一条血路!  

“命令!”久野村桃代咬牙切齿的道,“步兵第3中队接替攻击!”  

“哈依!”传令兵猛一顿首,旋即转身挥动两色信号旗,向步兵第3中队下达命令。  

这时候,步兵第1大队的大队长森田文三终于承受不住,哀求道:“联队长,这下强攻伤亡太大了。”  

“既便最后突破七十二道湾,我们大队也剩不下几个人。”  

“真要是这样,就算准时赶到雁门关只怕也是毫无用处。”  

“森田君!”久野村桃代霍然转头,盯着森田文三恶狠狠的大声喝问,“那么,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迂回吧。”森田文三一顿首说道,“派一个步兵中队从侧面迂回过去。”  

“我相信,只要这个步兵中队出现在八路军身后,八路军就会崩溃的。”  

“从侧翼迂回过去?”久野村桃代指了指两侧巍峨的高山,冷然说道,“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迂回过去?半天?一天?或者两天时间?”  

“这个…”森田文三顿时语塞,这个问题他还没有想过。  

“蠢货,一看你就没想过这问题。”久野村桃代道,“等我们迂回过去,平安县城只怕早就已经失守,第69师团只怕也已集体玉碎!这样的话,就算突破了七十二道湾,就算是拿下了雁门关,又还有什么意义?”  

“哈依!”森田文三无言以对。  

久野村桃代又咬牙切齿的说道:“森田君,你把第1、第2中队的残兵归拢,合编为一个临时中队,如果第3中队的进攻仍旧不顺利,你就亲率临时中队顶上去,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突破七十二道湾防线,否则你就切腹以谢吧!”  

“哈依!”森田文三重重顿首,转身匆匆离去。  

这时候,一个通信兵匆匆过来,一顿首报告道:“联队长,支队司令部来电,询问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能够赶到雁门关?”  

久野村桃代目光一凝沉声说道:“给支队司令部回电,就说久野村部队已经到达七十二道湾,大概…”  

说到这犹豫了几秒,久野村桃代最后黑着脸说:“大概傍晚之前到达雁门关!”  

“哈依!”通信兵顿首。  

雁门关,战况极为惨烈。  

看着又一次溃退下来的日本兵,佐伯文郎嘴都要气歪。  

“八嘎…牙鲁!”佐伯文郎咬牙切齿的道,“两翼阵地只是些土八路而已,装备差且不说,而且还缺乏训练!”  

“千田贞雄这个蠢货在搞什么啊?”  

“打了半个上午,都还没能打下来!”  

“照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能到平安县城?”  

独立炮兵第26联队的联队长入江莞尔放下望远镜,说道:“支队长,两翼阵地的支那军虽然只是群土八路,但是这些土八路的士气却十分高昂。”  

“你发现没有?在刚才的这次进攻中,土八路军居然发动了反突击!”  

“这群土八路,居然用皇军最为擅长的白刃格斗,硬生生的将千田联队的一个步兵中队从山坡上顶了回来!”  

佐伯文郎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的难堪。  

今时不同往日,日军的战斗力是真的下降了。  

既便是他们第26师团,士兵的技战术素养也在下滑。  

原因非常简单,第26师团的骨干老兵正被快速消耗,补充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消耗的速度,而且新补充进来的士兵不是预备役的在乡军人,就是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技战术素养完全不能跟之前的老兵相比。  

而八路军的技战术素养却在快速提高。  

现在甚至连八路军游击队也敢跟他们拼刺刀了!  

“命令!”佐伯文郎恶狠狠的道,“炮兵联队立刻对两翼阵地实施炮火覆盖,给我炸死这些土八路泥腿子,炸死他们!”  

“哈依!”入江莞尔重重顿首。  

独立炮兵第26联队的炮群便立刻将炮口对准雁门关两翼的阵地,展开炮击。  

看着雁门关两侧的山坡上腾起一团团的烟尘,不时有八路军的游击队员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飞到半空中,佐伯文郎的心情终于稍微好些。  

舒了一口气,佐伯文郎沉声道:“土八路军终究是土八路军,无论是技战术素养还是斗志都不可能跟八路军主力相提并论。”  

“所以,只要久野村部队出现在雁门关侧后,土八路一定会瞬间土崩瓦解。”  

“就是不知道久野村部队什么时候才能赶到?最好是中午之前就能够赶到,就不至于在雁门关耽搁太久。”  

话音才刚落,一个通信兵就急匆匆的跑过来。  

通信兵跑到佐伯文郎的跟前,一顿首报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