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皇军登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岩又道:“楚团长,其实这出大戏唱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你是说,我们358团的守城部队应该反击了,是吗?”楚云飞道。  

“就是这。”王岩道,“我们独立团已经在河源城外付出了重大伤亡,减员超过万人,你们358团要是再不反击,鬼子就该起疑了。”  

“说的在理。”楚云飞说道,“那就今天傍晚吧。”  

“傍晚好。”王岩笑着说道,“正好给鬼子留出一个晚上的行军时间。”  

楚云飞跟李云龙对视一眼,然后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跟思维在同一个频道的人进行交流,就是这么让人心情愉快。  

平安县城,日军第69师团部。  

山本良一兴冲冲走进作战室,向井上贞卫报告道:“师团长,航空侦察兵报告,晋绥军358团的守城部队反击了!”  

“哦,是吗?”井上贞卫闻言顿时精神一振,说道,“晋绥军终于还是反击了?”  

“是的,终于反击了。”山本良一重重点头道,“虽然反击的时间比预想的要晚,但是他们终究是反击了!”  

说到这,山本良一又向东富士雄投过去赞赏的一瞥。  

八路军和晋绥军的反应,跟东富士雄的判断几乎如出一辙。  

东富士雄却只是矜持的一笑,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哟西。”井上贞卫欣然点头,又道,“八路军独立团现在是什么反应?”  

山本良一道:“八路军独立团已经被迫收缩兵力,放弃了对北门以及南门的围攻,只剩下西门以及东门还没有撤围。”  

“但是以我的估计,对东门以及西门的攻势只怕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因为八路军独立团的阻援部队也快要顶不住了,晋绥军358团的援军很快就要杀到河源城下与守城部队汇合。”  

井上贞卫点点头说:“看起来,八路军独立团的兵力虽多,但是论战斗力还是不如晋绥军358团啊。”  

“是的。”山本良一深以为然。  

“八路军的兵力数量虽然够从,足足有超过15000人。”  

“但是这些战斗人员大多都是刚参军不久的新兵,技战术素养非常低下。”  

“反南晋绥军358团,不仅官兵训练有素,装备的美械装备更是火力强劲,在实战中给予了独立团大量人员杀伤。”  

“从冈本君提供的交战情形看,晋绥军358团无论炮兵火力还是机枪火力,都已经远远超过皇军任何一个联队级作战单位。”  

“尤其是他们的单兵,装备了大量的自动火力,这点是皇军所无法比拟的。”  

井上贞卫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们也必须得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次战事,足以说明美械装备在杀伤力绝不容小觑。”  

“这是不用多说的。”东富士雄忽然说道,“如果美械装备不厉害的话,皇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就不会如此之被动。”  

“所以。”井上贞卫沉声说道,“此次出击,晋绥军358团将是皇军的优先打击对象,至于八路军独立团的残部,可以暂缓。”  

山本良一顿首说道:“师团长明鉴。”  

井上贞卫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又道:“八路军独立团已经无以为继,接下来,就该轮到皇军登场表演了。”  

“命令,步兵第59旅团、骑兵第69联队、山炮兵第69联队以及独立战车第69中队立刻向河源县城方向隐蔽前进!”  

“由骑兵第69联队对行军路线实施遮断。”  

“务必保持此次行动的突然性以及隐蔽性!”  

“哈依!”山本良一、东富士雄同时重重顿首。  

河源县城跟平安县城之间,相隔大概50公里。  

两座县城之间有公路相通,而且这条公路基本都在河谷平原之中,中间几乎没有合适打伏击的地形。  

正因此,日军骑兵第69联队的搜索队推进速度极快。  

日军骑兵第69联队的任务,是对公路沿线实施遮断。  

说白了,其实就是对公路进行清场,确保日军主力的行军隐蔽性。  

骑兵第69联队原本下辖四个骑兵中队,但是其中的两个骑兵中队在之前半年内,被八路军的骑兵采用薅羊毛的战术薅了一个精光,所以后来就只剩下两个骑兵中队,但是,就是这剩下的两个中队,不久前又出现了大问题。  

松岛中队协同驻蒙军调过来的佐藤中队执行任务之时,又被八路军骑兵薅了羊毛。  

所以现在,骑兵第69联队实际上只剩下一个骑兵中队,外加联队本部的勤杂人员,所有人员加起来,还不到200骑。  

骑兵第69联队的联队长叫北条一清,这小鬼子是个典型的日军骑兵军官,骄傲,但是又严谨古板。  

北条一清严格执行了井上贞卫的命令。  

这小鬼子往公路沿线的左右两侧各派出了一个骑兵小队。  

而且前出的距离足足有两公里,也就是说,两公里范围内如果有任何异常,就逃不过鬼子骑兵视线。  

只不过,李云龙早就想到了这点。  

所以将伏兵摆在了足足三公里外。  

看着前方不远处开过的鬼子骑兵,魏大勇小声说道:“好险哪,要是咱们把伏击阵地摆在距离公里一百米的位置,就暴露了。”  

段鹏也难得的附和道:“小鬼子真够狡猾的。”  

王岩道:“鬼子的战术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